2023-08-2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B02】謂語分類與四大句型(二:有無句)

我們提到敘事句是「主述賓」的詞語序列,然而有些述語的性質較為特殊,需要獨立於敘事句之外,例如本章的「有、無」。

1. 有無句

有無句如同字面,描述某個人或物的「有」或「沒有」。有無句的結構上和敘事句相同,但是這類句子的述語通常是「有」、「無」、「沒」、「沒有」等,例如以下句子:

圖一:有無句的例句與結構

圖一:有無句的例句與結構

要注意的是,有無句的述語(「有」、「無」、「沒」、「沒有」)其實有兩種用法:一種是表示某件事情的存在與否、一種是做為述語的強調與否定,如下面例句:

2-A. 我去學校。[註一]
2-B. 我沒有準備考試。
2-C. 宅邊五柳樹。(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2-D. 何處月?何處竹柏?(蘇軾〈記承天夜遊〉)

上面例句中,(2-A.)、(2-B.)的「有」、「沒有」修飾後面的行為「去」、「準備」,可以理解為副詞,並不是描述某個東西是否存在,所以不屬於有無句,而是一般敘事句。而文言文例句(2-C.)(2-D.)和前面(1-A.)(1-B.)一樣,都是說明個人或東西的存在,才屬於有無句


2. 文言文述語省略

古人在書寫文言文時,為了簡潔方便,常常省略文字。在肯定有無句裡,就會省略述語「有」,例如下面例句:

3-A. 山多石。(姚鼐[ㄋㄞˋ]〈登泰山記〉)──山裡有很多石頭。
3-B. 食客千人。(〈列子.說符〉)──食客有千人。

這些例句翻譯成白話文後,都會加上「有」,表示「石頭」、「人」的存在,所以也屬於有無句的範疇。


3. 有無句的陷阱

那麼,要怎麼樣更簡單辨認有無句呢?大家可以把握一個原則,就是看看這個句子能不能簡化為「什麼人有(沒有)什麼東西」、「什麼地方有(沒有)什麼東西」(通常賓語是名詞)。

我們下面來舉一些句子裡面出現「有」、「無」,但卻不是有無句的句子,這通常是考題的陷阱,大家可以多多留意喔!

4-A. 賈人搬有運無。
  • 根據上面的兩個轉換規則,這句話沒辦法翻譯成「什麼人有(沒有)什麼東西」、「什麼地方有(沒有)什麼東西」,所以不是有無句。
  • 接著,我們先找出主語,大部分情況下會在句子最前面(賈人)。然後,從字義來判斷哪個詞是述語,這句話的述語是動詞「搬、運」。最後,句子中的「有、無」屬於主語「賈人」所「搬、運」的對象,是句子賓語。
  • 從上面結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句描述主語(賈人)動作行為(搬有運無)的句子,所以是一句「敘事句」。
4-B. 別擔心,你沒有做錯事
  • 雖然這句話看起來可以解釋為「你+沒有+做錯事」,但是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你沒擁有『做錯事』這個東西」,所以這句也不是有無句。
  • 這句話的主語是「你」,而述語是動詞「做」,動詞行為的對象是「錯事」。
  • 從上面結構,可以發現這句話的「沒有」是一個否定詞,說明「做錯事」沒有發生。如果把「沒有」拿掉,「你做錯事」是一句敘事句,所以「你沒有做錯事」是一句否定的敘事句。
4-C. 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 這句話一樣不能放進去的「有」是「某個、不確定」的意思,所以「有人」並不是真的「有一個人」,而是指「某個人」的意思。
  • 就算前面解釋為「有一個人」,但是這句話的重點應該是主語(人)做了一件事(說你很講義氣),重點在於描述動作或行為,所以屬於一般敘事句。


4. 【本章重點整理】

  • 有無句一樣是「主語+述語+賓語」的結構,通常表示「什麼人有(沒有)什麼東西」、「什麼地方有(沒有)什麼東西」。
  • 文言文的肯定有無句,有時候會省略述語「有」。
  • 句子中就算出現「有」、「無」等述語,也不一定是有無句,需要進一步從語意來判斷。



本章內容就到這邊,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介紹國文的其它基本句型,還請大家繼續鎖定【國文文法一把抓】這個專題系列,讓我們一起發掘語言的奧妙。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作者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喔!



※參考資料與註釋:

註一:​有些語法學家認為這句話在華語不合法,事實上華語「有+V」的用法是受到臺語的接觸影響,詳細用法與內容之後可以另外討論,或者大家可以參考《試論臺灣華語「有在V」句式語法及語用之特殊性這本論文的內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