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心    禪(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raw-image

所有的僧人都應學習並投入禪修,直至體證阿拉漢。禪修的具體方法並不是一本書能詳盡解釋的。但是,若不知曉至少一種禪修業處,則無法圓滿實踐自己的出家生活。此處僅著重介紹慈心禪。比庫可以通過修習慈心禪而獲得禪定,並將因此在此生和來世受益。但是,由於比庫在城鎮和鄉村忙碌於生活,沒有充分的時間禪修以獲得禪定,所以這裡只以一般能達到的成果來介紹慈心禪。

許多比庫常無法從在家人那裡得到足夠的幫助以維持生活,其中一些比庫因此而責備在家人或自己蓄積財物。

一些比庫為了從在家人那裡獲取生活必需品,常有失當的行為,比如誇顯(自己的)德行、讚美在家人,或為在家人做事等等。當某些比庫無法以恰當的方式獲得必需品時,他們會轉向以不恰當的方式去尋求,卻從不思考為什麼不能獲得必需品。那些沒有得到足夠必需品的比庫,應當思考不能獲得的原因。以下舉例以便於理解:

人們通常喜歡看到年輕美貌的女子,因為十五、六歲的年紀,高矮、胖瘦及膚色皆適宜,外貌柔和、令人賞心悅目。大多數人喜歡看到她、與她聊天,並和善地對待她;大多數人喜歡為她留出座位、讓她坐在他們旁邊;如果沒有座位,人們會在汽車或火車上起身為她讓座;如果人們有她需要的東西,也會高興地送給她;如果她在表演,許多人會來看,還會付很多錢。

raw-image

然而,沒有人喜歡看到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她血肉衰敗、血管凸顯,皮膚滿是黑白斑點、全身佈滿皺紋,乳房下垂、骨骼隆起,沒有牙齒、臉頰深陷,頭髮灰白、身體發臭。

當她走近時,人們會轉移目光、遠離她,不允許她進入屋子;就算她進入,也不會給她位子坐;不會在汽車或者火車上讓位給她,有時甚至不會允許她上車。

為何人們會善待年輕女子,而對待年老婦人卻有所不同呢?人們善待年輕女子並非出於某種特殊的品質。同樣地,人們厭棄老婦人也非出於瞋。這兩者的發生皆是由於其身體特徵的區別:年輕女子的身體特徵上有能吸引人的東西,所以人們被其吸引、對她和善;年老婦人的身體特徵則令人排斥、使人想要遠離,所以人們厭棄她、遠離她。

同理,如果比庫的沙門品行令人信服,確實能匹配 āhuneyyo(應受供養者)、pāhuneyyo(應受供奉者)、 dakkhineyyo(應受佈施者)和 añjali-karanīyo(應受合掌者),此人就會獲得世人的尊敬和供養。持守微少戒律的比庫只會獲得施主少量的供養,不具戒的比庫就不會獲得供養。如果一名比庫不能獲得足夠的尊敬和供養,那麼他應該自我省察,自己是否缺乏值得被尊敬和供養的沙門品行。該比庫應做的是,努力提升自身的沙門品行,如此才值得被尊敬和供養,而非以聚斂財物的邪命生活苟且偷生。

raw-image

修習慈心能提升比庫值得尊敬和供養的素質,可以讓自己值得被人天尊敬和友善對待。因此,願所有比庫都能修習慈心,這將為此生與來世帶來利益。修習慈心的人應理解慈心的意義,應懂得如何善用慈心的力量為他人帶來喜悅、減輕他人的痛苦和艱難。若比庫修習慈心確實能令他人喜悅、減輕痛苦,慈心的修習將會意義非凡。

那些獲得禪定和神通的人,其心念有著強大的力量,能成就很多事。普通人的心力則很弱,甚至不足以撼動一團棉花;將一團棉花放在面前,試試用意念去移動它,你會發現無論多麼渴望,它都不會動。基於這種對心念的理解,如果僅僅口頭說:「我散播慈心,願眾生祥和、快樂。」而眾生並未變得祥和、快樂,那麼這只是空洞的行為。應學會真誠地散發出慈心,不要使慈心成為空談。

raw-image

慈心意為友善,這種友善是令人愉悅的。具備慈心的人,與人相處融洽、沒有敵人,易得到所需、不遭受苦難,易於達成所願、遠離邪念、不被冒犯,疾病遠離、生活和諧。慈心也可稱作對他人的善意,它是一個心所;當該心所生起時,心充滿著慈愛。將這種慈愛的心散播給他人,並反復地鞏固,願為他人帶來利益,這稱為修習慈心。

修習慈心應以真真切切、願為他人帶來益處的誠摯之心修習,不願為他人帶來益處、不誠摯的慈心修習很難成功。人們的心常常不夠真誠,有人甚至不能認識到自己心中包藏的虛假。

如果你問一個念誦「希望眾生祥和、快樂,希望眾生祥和、快樂!」的人,他是希望某一些特定的人祥和、快樂,還是也祝願所有人都祥和、快樂呢?基於其個人立場,可能對於許多特定範圍之外的人,他並不由衷地希望他們祥和、快樂。然而,他卻這樣修習慈心:「希望眾生祥和、快樂!」如此修習慈心,缺乏真誠、不夠坦白,這樣的禪修也不會產生任何利益。決意修習慈心禪的人應首先調伏自心,真誠地散發慈愛。《清淨道論》記載了許多調伏心的方法,此處舉出一個我們認為很好的方法。請務必記住下面的話:

(我是佛陀的弟子。佛陀對意圖殺害自己的人都願意付出極大的善行,是一切眾生的聖友。我將追隨佛陀,並將成為所有眾生的朋友。我將成為善友的朋友,中立者的朋友,敵人的朋友,以及每個人的朋友。)

記住這段話,每天清晨背誦十次,直到晚上入睡前再背誦十次,堅持十天,一個月更好。當你如此堅持數日,心將被調伏。堅持數日後你會生起此想法:「我是世界上每個人的朋友,因此應該善待每個人。」即使別人傷害你,你仍然會善待他,不會想要傷害他。大家互相友愛、善待對方,乃至善待敵人。這樣才會成為賢良善士和一個真正追隨佛陀教法的人。

在背誦上面一段話後,當你感到(我是世界的朋友,我必須為此世界做好事)的時候,應該尋找自己能為世界做的有益之事。世上雖有許多人得不到足夠的食物和飲水,但自己卻無法為他們提供食物和飲水、令他們安好快樂,也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衣服。即使沒有辦法使很多窮人變富裕,或令他們安樂,但是散發慈心給他們是可使其受益的。雖然散發慈心無法提供人們必須的食物和水,但他們的心將會跟隨你的心而改變。通過修習慈心能為眾生帶來利益。

raw-image

沒有力量的心很難改變事物。正因為一個人的心可以影響他人的心,禪修者便有能力讓自己的心影響他人的心,從而令他人產生某些變化。柔軟的慈心能減少並去除內心的敵對情緒、嫉妒和仇恨,同時調伏內心、不令負面情緒增長。

敵意(瞋)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心所。敵意生起時,人們不能分別善惡好壞,不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敵意較輕的人使用嚴厲的語言;怒火中燒的人會使用拳腳;再進一步升級,就會用石頭和棍棒、用手肘擊打他人,毀壞財物。有時,被敵意佔據的人甚至攻擊自己的父母、虔誠的比庫、善意的兄弟姐妹和親屬。當權者產生敵意則會發動戰爭,致使數十萬人死傷,城市和村莊被摧毀,無數財產遭到毀滅。心懷敵意的人會帶給他人許多苦難,自己也飽受內心的痛苦。

許多懷有敵意的人會做不善行,死後投生到地獄。嫉妒、仇恨和敵意同等危險,引生傷害。如果世界上那些極大攻擊性的敵意、嫉妒和仇恨不再出現,對人類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解脫和慰藉。

通過修習慈心,幫助禪修者減少仇恨、嫉妒和敵意,可以去除它們產生的自我傷害,同時也帶給他人極大的安慰。如果你已成為眾生的朋友和祝福者,請修習慈心為世界增添美好吧!

raw-image

當禪修者將心導向特定的一個或一群眾生,誠摯地散播美好的祝願: 

願他或他們無仇恨!
願他或他們不傷害他人!
願他或他們祝願彼此安好!

禪修者的善意會對眾生產生影響,逐漸減少並去除眾生的仇恨,逐漸去除眾生內心邪惡的本性。接受者的內心被轉化的程度,取決於禪修者善意的強弱和禪修的時程。僅僅向一切眾生散播一次慈心的力量是很弱的。

因此,禪修者應向不同方向和區域的眾生散播慈愛。正如燈光會隨著距離拉遠而減弱;同理,心的力量也會隨著距離拉遠而減弱,對近處的眾生散播慈心力量會更強。

raw-image

《〈中部第 79 經〉義注》記載,阿塞穀特長老(Assagutta thero)(84又譯為馬護長老) 慈心第一,他生活在阿育王時代,他的慈心能使森林周圍三十由旬的動物和平地生活。《清淨道論》還記載,有一位居住在莊嚴山寺(Cittalapabbata vihāra)的維薩卡長老(Visākha thero),他的慈心也讓居住在這片森林中的非人能友善和平地生活。與禪修者一起相處的生靈,乃至那些生性對立的動物,都不再互相傷害。這一切的發生皆因那些眾生的意識已被禪修者的慈心轉化。修習慈心能輕易調伏他人的心,令其心轉惡為善。

修習慈心時,不應使用心智無法領會的字眼,或沒有明確含義的字眼。例如(願你安好和幸福)概括諸多含義-沒有食物的人得到食物是幸福,沒有衣服的人得到衣服是幸福,有衣服的人得到更好的衣服是幸福,沒有房子的人得到房子是幸福,有房子的人得到更好的房子是幸福,沒有工作的人得到工作是幸福,有卑微工作的人得到更高級的工作是幸福,沒有財富的人得到財富是幸福,富有的人得到更多財富是幸福,沒有丈夫的人擁有丈夫是幸福,沒有妻子的人擁有妻子是幸福,沒有孩子的人得到孩子是幸福。

幸福包含許多義涵無法被涉及,因此,(願你安好和幸福)的意義含糊不明,以如此含糊的字眼修慈,不能產生有意義的結果。若祝福眾生(願你幸福、安樂!)時,應以一種能實現的、某一特定形式的幸福(許多幸福涵義中的一種)來修習慈心禪。願此眾生沒有仇恨和敵意,這能令眾生幸福,所以禪修者應以類似(具體的)美好祝願修習慈心禪。

raw-image

同樣地,(願你沒有痛苦)也包含多層的意義。生、 老、病、死、怨憎晦、愛別離苦,尋找食物的苦,過去的業因產生的苦等等。僅僅念誦(願你沒有痛苦)無法減輕以上的痛苦。修行慈心禪的行者,只有在試圖減輕因仇恨和憤怒所產生的痛苦時適合念誦(願你沒有痛苦)

禪修者應首先對自己散播慈愛,做一兩次就足夠了。接著應向他人散播慈愛,向他人散播慈愛時,應向特定群體、以及一切眾生散播慈愛:先向群體散播慈愛(對自己散播後,對寺院裡的所有眾生散播慈愛);向某一群體散播一次或數次慈愛,接著轉向另一個群體;向寺院裡的眾生散播慈愛後,擴散慈愛至村莊,接著擴散至整個國家,直至整個宇宙。這是散播慈愛的方法之一。


Mettāsahagatena   cetasā      ekaṃ       disaṃ      pharitvā

viharati, tathā dutiyaṃ, tathā tatiyaṃ, tathā catutthaṃ

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

――《相應部 心相應》

許多經文均提及按照方向散播慈愛的方法,也可以向無足、兩足、四足、多足的眾生,小的、中等的、大的眾生,或以其他方式散播慈愛。

raw-image

向自己散播慈愛

「願我無仇恨、無瞋、做高尚的人,我祝願敵人、朋友和中立的人幸福、遠離痛苦,平安、快樂!」

以這樣的方式向自己散播慈愛。凡是企圖傷害他人的身體、生命、榮譽和財富的傾向皆屬於瞋,此處(願遠離痛苦)意指遠離瞋恨及惱怒所產生的痛苦。由於遠離仇恨和瞋之苦而帶來的快樂即是(幸福)。應以此方式理解這些祝願的涵義。

向寺院裡的眾生散播慈愛

(願居住在寺院裡的眾生沒有仇恨、沒有瞋,願這裡的眾生不會輕視他人,願所有的眾生都祝願他人幸福,願所有眾生遠離痛苦,願所有眾生幸福和安樂。)

向寺院裡的眾生散播慈愛時,應涵蓋這裡的護持居士、僧眾、大大小小的動物和附著於樹上的生靈等。向指定村莊的眾生散播慈愛時也是同樣的思惟。

向指定村莊的眾生散播慈愛

以同樣的方法向一個指定村莊的眾生散播慈愛,(願村裡所有的眾生遠離仇恨、遠離瞋。)以此方式向這座島上的眾生散播慈愛,(願島上所有的眾生沒有仇恨等等。)

接著向此世界的眾生散播慈愛,(願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眾生遠離仇恨等等)。

向無數輪圍世界和他方世界的眾生散播慈愛,願所有的眾生遠離仇恨等等。

最後,向所有的眾生散播慈愛,願所有眾生遠離仇恨等等。

按方向散播慈愛

應如此向六方散播慈愛:願所有居住於東方的眾生遠離仇恨,願所有居住於南方的眾生遠離仇恨,願所有居住於西方的眾生遠離仇恨,願所有居住於北方的眾生遠離仇恨,願所有上方的眾生遠離仇恨,願所有下方的眾生遠離仇恨。

若禪修片刻,可以對所有六方散播慈愛一次或兩次。長時間禪修時,最好向每個方向多次散播慈愛。禪修者應面向該方向,同時將心導向那個方向,首先祝願該方向的眾生幸福。不斷地朝一個特定的方向散播慈愛,幾天後效果自現。

向一個指定的人散播慈愛

向一個指定的人散播慈愛時,首先說他的名字,然後如此思惟:「願此人沒有仇恨!願此人沒有惡念!願此人不輕視他人!願此人不傷害他人!願此人能祝福他人!願此人遠離痛苦!願此人平安、快樂!」

如果向敵人散播慈愛,對方的敵意會消除;即使不會完全消除,也有減退。經常散播慈愛可以將敵人變成朋友。如果你需要某人的説明,可以先向他散播慈愛,他會很快來幫助。若行者的心充滿力量,慈心禪的效果立竿見影。若行者的心無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產生效果。出於某種特殊目的向一個指定的人散播慈愛時,先尋找他的位置,然後朝他所在的方向坐下,將注意力專注於他的面部,散播慈愛給他。

向病人散播慈愛

raw-image

如果方法得當,慈心能給病人帶來很多利益。但若為了能幫助病情,僅僅以上述方法散播慈愛仍然不夠,應以另一種方法修習慈心。若只是簡單散發慈心給病患如(願他痊癒,願他平安和快樂!)是很難對治疾病的。

要用散播慈愛來幫助對治疾病,需要瞭解病患的身體需要何種治療,並相應地散播慈心,祝願能生起此類治癒效果。行者應面對病人坐下,將心導向其身體內部和外部,如果病患身體需溫熱才可以治癒,應(願他的身體暖和!);如果病患身體需降溫才能治癒,就(願他的身體降溫!);如果病人的身體是因元素的缺乏而衰弱,就祝願(願他體內增長七種元素!)如果其中一個元素如血液缺乏,就祝願(願他體內增長血液!如果血壓升高,就(願血壓下降!如果體內有一個血塊,就祝願(願血塊消除!);如果病患神經衰弱,就(願他神經強健!);如果患有風濕病,就(願風濕病減輕!);如果有傷口,就(願傷口癒合!)。以上沒有提及的情況須以智慧抉擇,並散播相應的慈愛。

行者散播慈愛時,不要頻繁地改變祝願的話語。慈心須念念相續、避免分心。短暫的禪修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所以應長時間地禪修,至少專注每個病人十五分鐘。真心誠意地散播慈愛,相信慈心的力量能使病人復原。

如果慈心禪方法得當,效果顯而易見。如果有部分國民可以系統地修習慈心,祈願去除人類的惡習、撫慰人類的心靈,那麼人與人之間的分歧,以及現今社會的犯罪現象會大幅度地降低。願比庫們思慮這一點。

願遵從此書指導修習的具信比庫,能夠收穫善良之人的讚美。他們生活安穩、戰勝生老病死之苦,體證不死、出世間的涅槃之樂。

raw-image

聲 明–《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著 作者– 雷盧坎納月無垢大長老

英譯 – D.J.Percy Silva

中譯 –至賢光 易志行

實體書發行者 –台灣法寂禪林

地址 –台南市左鎮區榮和里 106 之 1 號

電話 –﹙06﹚5732987

傳真 –﹙06﹚5731629

網址 – http://www.buddhadipa.tw

E-mail – buddhadipa@gmail.com

西元 2016 年 11 月出版

raw-image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佛陀教導妙法,為世間與出世間指明繁榮之道,依此道而行者能獲得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利益。正是比庫們防止了佛陀教法的消亡,若非比庫,或許佛法早已從世間隱沒。令佛法久住是比庫們對世間最大的貢獻。 人們親近比庫、聆聽佛法開示,由此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增長慈悲、學習佛法、減
不善業已經成熟,怎麼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很正常。學習佛法之後,當通過業果法則來重新審視人生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或多或少都做了比想像中更加嚴重的過失,想要自己好的法友,自然會想到如何彌補,很多法友會覺得做點法事,善事,或者懺悔一下,也許就可以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任何事情的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財富有兩種:聖財和非聖財。 非聖財指金銀珠寶、服飾、房舍、土地和稻田;聖財指信仰、戒德、為佛陀等聖者所讚歎的品質。 持守任何戒條一兩天並不難,每個人都能做到;難的是長久守護,哪怕只是一條戒。因此,在家人能圓滿持守五戒一週、一條也不違犯的,並不常見。短期守戒容易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Sāsane kulaputtānaṃ, patiṭṭhā natthi yaṃ vinā;Ānisaṃsaparicchedaṃ, tassa sīlassa ko vade. 教法中的善男子,除了戒之外實無其它依怙;戒德的分量,任誰不能說盡。 這首偈頌表達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佛隨念、慈心、不淨、死隨念 55 是四種禪修業處,僧人不應忽略它們的重要性。總體來說,每天修習這四種業處一兩次,會提升信心,生起對輪迴的厭離,提升禪修的動力。這四種修習對於僧人也是一種保護,因此,他們又被稱作(四護衛禪)。為了便於省思這四種業處,早期的導師們編寫了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善男子遠離父母、兄弟姐妹和親眷,捨棄了財產和諸多擁有之物,離家而成為非家者,只為解脫生死輪迴。他們應始終致力於守護戒德,正如以下偈頌所述: Kikīva aṇḍaṃ, camarīva vāladhiṃ; Piyaṃva puttaṃ, nayanaṃva ekak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佛陀教導妙法,為世間與出世間指明繁榮之道,依此道而行者能獲得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利益。正是比庫們防止了佛陀教法的消亡,若非比庫,或許佛法早已從世間隱沒。令佛法久住是比庫們對世間最大的貢獻。 人們親近比庫、聆聽佛法開示,由此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增長慈悲、學習佛法、減
不善業已經成熟,怎麼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很正常。學習佛法之後,當通過業果法則來重新審視人生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或多或少都做了比想像中更加嚴重的過失,想要自己好的法友,自然會想到如何彌補,很多法友會覺得做點法事,善事,或者懺悔一下,也許就可以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任何事情的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財富有兩種:聖財和非聖財。 非聖財指金銀珠寶、服飾、房舍、土地和稻田;聖財指信仰、戒德、為佛陀等聖者所讚歎的品質。 持守任何戒條一兩天並不難,每個人都能做到;難的是長久守護,哪怕只是一條戒。因此,在家人能圓滿持守五戒一週、一條也不違犯的,並不常見。短期守戒容易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Sāsane kulaputtānaṃ, patiṭṭhā natthi yaṃ vinā;Ānisaṃsaparicchedaṃ, tassa sīlassa ko vade. 教法中的善男子,除了戒之外實無其它依怙;戒德的分量,任誰不能說盡。 這首偈頌表達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佛隨念、慈心、不淨、死隨念 55 是四種禪修業處,僧人不應忽略它們的重要性。總體來說,每天修習這四種業處一兩次,會提升信心,生起對輪迴的厭離,提升禪修的動力。這四種修習對於僧人也是一種保護,因此,他們又被稱作(四護衛禪)。為了便於省思這四種業處,早期的導師們編寫了
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善男子遠離父母、兄弟姐妹和親眷,捨棄了財產和諸多擁有之物,離家而成為非家者,只為解脫生死輪迴。他們應始終致力於守護戒德,正如以下偈頌所述: Kikīva aṇḍaṃ, camarīva vāladhiṃ; Piyaṃva puttaṃ, nayanaṃva ekak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有一位在家修行的女子,數年前家運不濟,親人連番出事,女人感到非常無助,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一名老智者,老智者對女子說,祖輩無德,子輩照單全收。女子回家詢問長輩細節,得知有位祖輩凌辱同村女子五六十人,因不堪受辱而輕生有七八人。女人想到老智說,這種重大敗德業力由上天降罰,屬於公報,想要解決不是那麼容易,要用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老法師跟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佛陀時代,有一位貧婆,每到黃昏就會看到許多人捧著油燈供養佛,心中很是羨慕,她只能雙手合十,讚嘆別人供燈的隨喜功德。這位貧婆一身破爛,身無分文,但是貧婆決定剪掉留了數十年的長髮跟老闆換一點點油來供佛,老闆換給她一點點的油,她滿心歡喜。 貧婆在人群中捧著油燈,突然來了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個尼姑到施主人家化緣,夏天看見主人家睡在椅上,露出很大很雄偉的陽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有一位在家修行的女子,數年前家運不濟,親人連番出事,女人感到非常無助,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一名老智者,老智者對女子說,祖輩無德,子輩照單全收。女子回家詢問長輩細節,得知有位祖輩凌辱同村女子五六十人,因不堪受辱而輕生有七八人。女人想到老智說,這種重大敗德業力由上天降罰,屬於公報,想要解決不是那麼容易,要用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老法師跟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佛陀時代,有一位貧婆,每到黃昏就會看到許多人捧著油燈供養佛,心中很是羨慕,她只能雙手合十,讚嘆別人供燈的隨喜功德。這位貧婆一身破爛,身無分文,但是貧婆決定剪掉留了數十年的長髮跟老闆換一點點油來供佛,老闆換給她一點點的油,她滿心歡喜。 貧婆在人群中捧著油燈,突然來了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個尼姑到施主人家化緣,夏天看見主人家睡在椅上,露出很大很雄偉的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