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真的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事情不一定非黑即白,人也並不是只有好人壞人做區分,都是有著灰色地帶的,甚至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都不一定是事情完整的樣子,或許我們認為看到了事實,但其實在我們認為的事實背後還藏有真相,就如書中所說「事實是最不容易產生爭議的客觀存在嗎?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當你想表達你發現的一件事,你所說的話是想表達哪一種?是事情的真相?是個人的觀點?是個人的立場?是自己認為的事實?


書中提到三點,讓我們在以後遇到再複雜、繁瑣的事,也能抽絲剝繭、洞察本質

1.拋棄經驗,不要輕易下結論,懷著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不管以前是否遇到過類似甚至相同的事情,每一件事可能表面雷同,但細節卻大不同。

2.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做出調整

用書中例子舉例:二戰期間,飛機的損失量相當慘重,少數回來的飛機也都在機翼上佈滿彈孔,為了讓損失降低,軍隊的初步判斷是機翼需要加固,於是考慮在機翼上增加機甲,以拉高性能。

「假設—驗證—結論—調整」放在這個例子中:

  • 假設:應該給機翼增加鋼甲
  • 驗證:去看被擊落的飛機是不是機翼上中彈很多
  • 得出結論:被擊落的飛機頭部和尾部中彈多,機翼不多給機翼部分增加鋼甲作用不大
  • 根據結論做出調整:增加飛機頭部和尾部的鋼甲

3.不要被利益、立場左右,就事論事

在事情處於兩難的情況下,應該理性思考,不被利益和立場左右,因為每人第一都會希望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也會第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立場,所以應該如何做?就如上述說的「假設—驗證—結論—調整」運用在事情上,就能得到事情的結果。


也藉由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如:在找工作時,正確思考想學習與得到什麼?

和朋友交往時,如何拉長時間觀察,不因小事而漸行漸遠?在處理公事時,要如何互相幫忙達到雙贏的局面?藉由一本書讓我們在分析事情真偽更容易些。

avatar-img
78會員
142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翻轉危局的解答並不一定在前方,而在你的每一個「想不到」裡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按照以往所學的方法、經驗去執行,是規律是規矩也彷彿是規定,長久下來我們習慣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處理各種事情,不管公私事,大小瑣事,都是如此,或許也因為習慣,所以這樣的思考方式對自己來說也相對放心。
黑暗中帶點鋒芒的溫暖 「我就這樣一路假裝坦蕩地長大,但這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你把那些討厭的聲音刻意屏蔽掉,久了也是會疲累,當自己累到一個程度時,這些堅持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後來的我懶得再去偽裝那些毫不在意,如果你真的討厭我沒有關係,我活著已經夠累了,還要取悅你也太麻煩了。」
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好好活著。 那麼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不是只是硬記硬背,而是要用對方法。學習,不分年紀,不分時候,我們隨時都在學習,但有良好的學習技能,像故事/小說書中,電影裡那些擁有超能力的人一樣,可以在自己想學的技能中,一眼就記住,過目不忘的技能,如果擁有或許也是一件不錯的事,但切換到現實,我們認真學習,雖然也能記住,但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
讓每天都是獨一無二,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簡單記錄自己的日常,你就可以更了解自己與珍惜你獨一的人生」。「看著這本筆記本才發現筆記本始終都在記錄著「認真做事的自己」,那種感覺很好!彷彿只要一翻開筆記本,就感覺回到該瞬間。」。 
人生沒有平衡,只有取捨。唯有讓自己更有價值,你才能悟得快樂的道理。
翻轉危局的解答並不一定在前方,而在你的每一個「想不到」裡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按照以往所學的方法、經驗去執行,是規律是規矩也彷彿是規定,長久下來我們習慣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處理各種事情,不管公私事,大小瑣事,都是如此,或許也因為習慣,所以這樣的思考方式對自己來說也相對放心。
黑暗中帶點鋒芒的溫暖 「我就這樣一路假裝坦蕩地長大,但這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你把那些討厭的聲音刻意屏蔽掉,久了也是會疲累,當自己累到一個程度時,這些堅持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後來的我懶得再去偽裝那些毫不在意,如果你真的討厭我沒有關係,我活著已經夠累了,還要取悅你也太麻煩了。」
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好好活著。 那麼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不是只是硬記硬背,而是要用對方法。學習,不分年紀,不分時候,我們隨時都在學習,但有良好的學習技能,像故事/小說書中,電影裡那些擁有超能力的人一樣,可以在自己想學的技能中,一眼就記住,過目不忘的技能,如果擁有或許也是一件不錯的事,但切換到現實,我們認真學習,雖然也能記住,但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
讓每天都是獨一無二,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簡單記錄自己的日常,你就可以更了解自己與珍惜你獨一的人生」。「看著這本筆記本才發現筆記本始終都在記錄著「認真做事的自己」,那種感覺很好!彷彿只要一翻開筆記本,就感覺回到該瞬間。」。 
人生沒有平衡,只有取捨。唯有讓自己更有價值,你才能悟得快樂的道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婚姻關係中很多時也會存在著幸存者偏差,很多人也應該聽過幸存者偏差這句說話,簡單來說就是每件事情的發生不能夠只看表面的事情來作判斷成因,表面上看到的未必是事實的全部。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婚姻關係中很多時也會存在著幸存者偏差,很多人也應該聽過幸存者偏差這句說話,簡單來說就是每件事情的發生不能夠只看表面的事情來作判斷成因,表面上看到的未必是事實的全部。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