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老狐狸》:給男孩的成年禮,也是給我們的當代寓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人生的方向潛藏於無數選擇中,因為遇見哪個人,經歷什麼事,不知不覺轉了舵,僅僅是一個細微切角的差異,時間累積後也足以鑄成巨大鴻溝,於是漸漸地,成為自己不曾想像的人。

這些改變無聲無息,甚至許多時候我們無從意識到,但在電影裡,岔路得以變得鮮明,何去何從,也都在那些悄然的抉擇中定了調。

raw-image

浮動時代的旁觀者

一九八〇年代末至九〇年代初,是臺灣充滿能量、迅速變動的時際,劇變不僅存在政治與社會上,同樣翻天覆地的還有股市。股票生意高捧著許多不曾做過富裕夢的人,人們說臺灣錢淹腳目,隨意投隨意賺,只是當錢財唾手可實,誰還有心踏實度日?

社會人心躁動,宛如一顆又一顆浮上的泡泡,體會何謂階級翻身的反重力。然而,錢財是機運,機運如潮水,總有漲退時,偏偏那些在股市中著了魔的人早已失去撒手不玩的籌碼,卻又無從得知山雨欲來的危機。在那樣時代下,日常的腳步聲被一心致富的歡呼音量蓋過,孰善孰惡,似乎不再重要。

然而,縱使時代氛圍如何浮動,有人卻始終忠厚安份,廖泰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擔任餐廳領班的他是位單親父親,與兒子廖界在租屋處相依為命,努力攢錢盼買下屬於自己的一間房子。廖泰來善解人意、盡忠職守,當所有人都彷彿集體站上跳舞機,隨著投機主旋律下意識地舞動,老老實實過生活的他,反而成為異樣的旁觀者。

raw-image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買房雖是父親的目標,但這份盼望卻在兒子廖界身上產生更強大的驅動力。偶然一日,男孩遇見人稱「老狐狸」的房東謝老闆,謝老闆在男孩身上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他教導男孩如何成為強者,如何利用「不平等」讓自己獲勝,於是這個與父親性格南轅北轍的人闖入男孩生命中。

身為徹底現實主義者的謝老闆,無形中影響著男孩的思考模式。

電影至此,作品核心終於隱隱現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蕭雅全導演在作品拋出這個問題。對男孩廖界而言,他比大多數同齡人都要早離開童年,他仰望的身影一直是任勞任怨的父親,沒想到謝老闆的出現挑戰了父親。這不僅是貧窮和富有的對立,更是價值觀的相互抵觸──單純或狡詐,推己及人或獨善其身,一心嚮往變強、渴望富裕的男孩會如何選擇?這是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

raw-image

蕭雅全電影中的命運探問

導演蕭雅全的作品一向有種詩意魅力,片中對白乍聽迂迴,卻總在心領神會時變得力重萬鈞,有些互動甚至無須言語,僅靠眼神或肢體便飽滿意涵。他不停駐於角色本身或情節表面,而試圖往更深入的哲學層面挖掘,使他的作品得以被不斷再讀,每每有新發現。

除此之外,對命運的探問也一向是導演關注的題目。前作《范保德》關乎離開與留下的人,裡頭有這麼一段台詞:「所有你想聽的過去的故事,都隱藏在未來之中。或者說,所有未來的故事,都隱藏在過去裡。」到了《老狐狸》依然精準貼切。《范保德》從未來(亦即相對於過去的此刻)切入,溯回角色身世背景,映照父執輩的離開與留下,是如何重擊父子三代的命運。《老狐狸》則從過去延展,藉由男孩廖界的眼,望見父親廖泰來在大時代下的生存方式,也目視著當人生哲學遭逢挑戰時,要如何抉擇自己的信仰?又最終使廖界在未來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同樣講述父子關係,《范保德》情深至無語的矛盾,在《老狐狸》幻化為不同樣貌,無論對父母輩,抑或對於時代下逐漸消逝的良善價值,電影都像是一次溫柔致意。雖然鏡頭對焦父子關係,但《老狐狸》其實是蕭雅全獻給母親的禮物,片中善良父親廖泰來的角色原型,便出自他的母親,使作品既描摹時代下的臺灣人群像,也具備情感中的私密性,兩相平衡並不容易,人人都能在故事裡看見熟悉身影。

raw-image

找回臺北氣味的時代氛圍

另一項難得的則是作品中的臺北氣味。當許多電影裡的「復古」成為某種一撕即掉的壁紙或濾鏡,《老狐狸》的古味則像吐納般自然,時代氛圍似呼吸一樣,連動著角色樣態與環境韻味,不格格不入,也不搶丰采。導演藉許多方式找回四十多年前的質樸,例如以「關瓦斯」和「讓水龍頭滴水以節省水費」呼喚擁有共同記憶的觀眾,或以家庭代工此類具象元素,描摹當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景框中的時代背景之所以成立,也相當大程度歸功於細膩的美術設計,即使在大銀幕呈現也不失真。配樂與音樂的使用同樣不可忽視,其中化用老歌〈一隻鳥仔哮啾啾〉的新曲〈鳥仔〉,以及同樣經典的西洋老歌〈When I Fall in Love〉為電影在聽覺層面上色,勾勒令人流連忘返的時代光景。

raw-image

在道德價值間徘徊的當代寓言

自認聰明守著錢財,擁有滿街房產卻孑然一身的老狐狸,帶著魔幻色彩,打從出場即狹著氣勢與神秘感,如此角色何嘗不象徵人生中的許多誘惑?人們心裡或許都曾有過這樣的老狐狸,以為強大的人都是無情的,因而失去了同理。但《老狐狸》不是非黑即白,我們逐漸看見謝老闆何以成為「老狐狸」,電影捕捉人心的複雜性,呈現出灰色地帶,增添玩味的空間,才得以如此迷人。

老狐狸如此利己,如此漠然,但他的無情,實是對已逝母親的深情,是在受傷後保護自己的鎧甲;廖界練習過無數次「干我屁事」以斷絕同情,但在霸凌自己的同學面前,他依然選擇善的一途。沒有人是絕對的善或惡,而是不斷在價值之間來回擺盪,深諳此理的《老狐狸》不妄下定論,也不居道德高處,於是書寫出一則難以輕易定義的當代寓言。

樓起樓塌,一群人笑了,一群人哭了之後,是什麼失落了,又是什麼依然不變?蕭雅全為八〇年代末的臺灣景象留下見證,而《老狐狸》留給男孩廖界的成年禮,是讓他在二元的強與弱之外,有了更多選擇與想像──這也是導演給予我們這個世代,一個溫柔而言之有物的回應。

全文劇照:華映娛樂

raw-image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編按:《南巫》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五月雪》,近日將在金馬 60 國際影展作為開幕片首映。這是一個根植於馬來西亞歷史的故事,對於多數的台灣觀眾而言,勢必需要一些事前/事後的知識補充。
若說《惡女》這部電影,為的是顛覆某些刻板印象,那麼這樣的表演,事實上正是對立美也對觀眾的冷酷凝視:你相信的是成見還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演繹了你的成見,還是呈現了真相?你確定真相在你眼前時,真的看得見嗎?這看似刻板印象的表演,實際上正是對刻板印象最冷酷的嘲弄,彰顯出刻板印象有多麼、多麼難以扭轉。
我一直覺得夢是騙人的,無論好壞。總之,製造夢境的人、愛做夢的人都喜歡撒謊。姑且先將世界上所有筆耕、作畫、拍電影的人都稱之為「作家」,很有可能,這些作家的思想都來自無意識的夢境/謊言。
《雙瞳》捨棄好萊塢式的嚇人設計,選擇以華人世界共同的信仰以及如《火線追緝令》(1995)的縝密懸案設計,創造出既本土又玄幻的世界觀,然而最令人恐懼的,並不是片中神通廣大的教主謝亞里,而是造就這一切的「愛」──因愛而生的執念,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也正因如此普世的情感,才能讓恐懼得以圓滿。
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編按:《南巫》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五月雪》,近日將在金馬 60 國際影展作為開幕片首映。這是一個根植於馬來西亞歷史的故事,對於多數的台灣觀眾而言,勢必需要一些事前/事後的知識補充。
若說《惡女》這部電影,為的是顛覆某些刻板印象,那麼這樣的表演,事實上正是對立美也對觀眾的冷酷凝視:你相信的是成見還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演繹了你的成見,還是呈現了真相?你確定真相在你眼前時,真的看得見嗎?這看似刻板印象的表演,實際上正是對刻板印象最冷酷的嘲弄,彰顯出刻板印象有多麼、多麼難以扭轉。
我一直覺得夢是騙人的,無論好壞。總之,製造夢境的人、愛做夢的人都喜歡撒謊。姑且先將世界上所有筆耕、作畫、拍電影的人都稱之為「作家」,很有可能,這些作家的思想都來自無意識的夢境/謊言。
《雙瞳》捨棄好萊塢式的嚇人設計,選擇以華人世界共同的信仰以及如《火線追緝令》(1995)的縝密懸案設計,創造出既本土又玄幻的世界觀,然而最令人恐懼的,並不是片中神通廣大的教主謝亞里,而是造就這一切的「愛」──因愛而生的執念,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也正因如此普世的情感,才能讓恐懼得以圓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老狐狸》(Old Fox)由蕭雅全導演,劉冠廷、白潤音、陳慕義主演。
Thumbnail
幾個月前看電影簡介的前幾行,以為是在說明股市飆漲、物價翻倍的臺灣經濟發展過程,看了片頭覺得有點沉悶,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觀看欣賞,於是中斷。 今天終於覺得有時間跟餘裕慢悠的觀賞,原本我以為是要歌頌功利主義,畢竟,老狐狸教廖界一件最重要的事「不知道輸給知道」:「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
Thumbnail
前情提要:游太太的先生在投資賺得一大筆錢後,人卻開始變的很怪,尤其當他結識了一個看起來像「滷味攤老闆」的老師後,一切開始失控。 「好⋯你可以跟我說說看他失控的部分嗎?」我好奇的詢問。 「好,我先生他一開始只是在家自娛娛人,但某次我回去一間從小參拜的玄天二上帝廟時,他老人家表示可以收我作為乾女兒,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Thumbnail
這隻享負盛名的《老狐狸》在去年11月台灣公映,等了好久好久香港片商也好像沒甚麼動靜,於是今年初去台灣毒遊,趁當地戲院還未落畫就趕快去看 豈料幾個月後就看到香港上映的消息,還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之一……世事果然難料(?)!www (下有劇透) 故事發生在1989年全民皆股的年代,小男孩廖
電影簡單直接,呈現兩種價值觀讓觀眾思考,而且美感十足,最終也沒有把故事弄得艱澀難懂⋯⋯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年少日記》用鄭老師的選擇告訴觀眾,脆弱的時候,如果有人仍然願意給你擁抱,傾聽你的聲音,就可能接住一個墜落的靈魂──但接住了,又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追求成功難道不對嗎?別人的失敗與我何干?斷絕同情帶來的成功是否值得?這是台灣電影《老狐狸》裡,廖界和謝老闆相遇後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廖界之於謝老闆已成為集母親、自己、兒子三位於一體的化身。廖界或許可以否認自己是謝老闆、也可以斷絕彼此精神上的父子關係,但是廖界與謝老闆母親在兩個不同時空下同樣受垃圾割傷滴下的血,似乎冥冥之間繫起廖界與謝老闆的母系血緣。 《老狐狸》的背景是台股短時間內大幅漲跌的80年代末,看似是利益掛帥時代
Thumbnail
我不想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也總是在心裡評斷我身邊的每個大人。 當他惹我生氣難過,我希望我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自私;當他溫柔的安撫我的情緒,我就希望能夠變成他一樣,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教科書,身旁的人們為我們做「示範」,而我們去「學習」。 在廖界(白潤音飾)的世界裡
Thumbnail
從《老狐狸》(Old Fox)由蕭雅全導演,劉冠廷、白潤音、陳慕義主演。
Thumbnail
幾個月前看電影簡介的前幾行,以為是在說明股市飆漲、物價翻倍的臺灣經濟發展過程,看了片頭覺得有點沉悶,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觀看欣賞,於是中斷。 今天終於覺得有時間跟餘裕慢悠的觀賞,原本我以為是要歌頌功利主義,畢竟,老狐狸教廖界一件最重要的事「不知道輸給知道」:「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
Thumbnail
前情提要:游太太的先生在投資賺得一大筆錢後,人卻開始變的很怪,尤其當他結識了一個看起來像「滷味攤老闆」的老師後,一切開始失控。 「好⋯你可以跟我說說看他失控的部分嗎?」我好奇的詢問。 「好,我先生他一開始只是在家自娛娛人,但某次我回去一間從小參拜的玄天二上帝廟時,他老人家表示可以收我作為乾女兒,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Thumbnail
這隻享負盛名的《老狐狸》在去年11月台灣公映,等了好久好久香港片商也好像沒甚麼動靜,於是今年初去台灣毒遊,趁當地戲院還未落畫就趕快去看 豈料幾個月後就看到香港上映的消息,還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之一……世事果然難料(?)!www (下有劇透) 故事發生在1989年全民皆股的年代,小男孩廖
電影簡單直接,呈現兩種價值觀讓觀眾思考,而且美感十足,最終也沒有把故事弄得艱澀難懂⋯⋯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年少日記》用鄭老師的選擇告訴觀眾,脆弱的時候,如果有人仍然願意給你擁抱,傾聽你的聲音,就可能接住一個墜落的靈魂──但接住了,又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追求成功難道不對嗎?別人的失敗與我何干?斷絕同情帶來的成功是否值得?這是台灣電影《老狐狸》裡,廖界和謝老闆相遇後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廖界之於謝老闆已成為集母親、自己、兒子三位於一體的化身。廖界或許可以否認自己是謝老闆、也可以斷絕彼此精神上的父子關係,但是廖界與謝老闆母親在兩個不同時空下同樣受垃圾割傷滴下的血,似乎冥冥之間繫起廖界與謝老闆的母系血緣。 《老狐狸》的背景是台股短時間內大幅漲跌的80年代末,看似是利益掛帥時代
Thumbnail
我不想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也總是在心裡評斷我身邊的每個大人。 當他惹我生氣難過,我希望我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自私;當他溫柔的安撫我的情緒,我就希望能夠變成他一樣,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教科書,身旁的人們為我們做「示範」,而我們去「學習」。 在廖界(白潤音飾)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