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我好想妳 媽媽》讀後心得

「我會永遠記得她。
因為我知道,
在媽媽心中,我是最特別的,
就像在我的心裡面,
媽媽也永遠是我最親愛的媽媽......」
--摘自《我好想妳 媽媽》


面對失落的情緒

不論是孩子或是大人,面對生命中的失落經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書中用孩子的語言,簡單而具體地表達了面對失落經驗時,孩子可能會有的情緒與自我語言。

1.否認:「媽媽一定是忘了把這些東西帶走了。」

2.自責:「我擔心是不是我有時候太調皮了,媽媽才會離開。」

3.生氣:「其他小孩都有媽媽...不公平!」

4.矛盾:「我們一起看照片,有時候哭了,有時候又笑了。」

5.失落:「我真的好想我的媽媽...」


生氣裡藏著失落的情緒

除了面對生命裡的失落經驗之外,我們有時候也會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感到失望,而我們往往用生氣包裝著失望或難過等負面情緒。


或許當我們生氣時,

其實是在逃避面對

某一部分的自己或情緒。


情緒的接納與自我肯定

面對內在的負面情緒,其實需要足夠的自我肯定與自信,一個能夠自我肯定的人,或許才能夠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接納自己的情緒、不再把情緒的責任歸咎於他人。


或許所謂的尊重與界限,

其實得從自我接納與肯定開始。


原諒可以修復關係也療癒自己

我們常用自己被愛的方式來愛孩子,如果我們不是在尊重或接納的環境下成長,可能在自我覺察之後,深陷在怪罪過去的痛苦裡。


其實每個人

都在自己的限制中努力著,

或許看見限制也看見努力後,

我們也就懂得了原諒,

原諒自己、也原諒所有人。


看完這本書後,

眼眶有些濕濕的,

或許對於書中的孩子有些心疼,

也或許

其實是心疼某部分的自己。


祝福每個曾經失落的心,

都能得到面對自我的勇氣與溫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