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超感八人組(Sense 8)|剛看完就開始想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超感八人組〉(Sense 8)以充滿科幻與驚悚的畫面揭開序幕,從「母親」Angelica「生下」八名超感者開始,8個國籍、性別、種族、信仰、性傾向、職業、個性互殊且看似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的主角,形成了一個能互相感知的族群(cluster),得以交互共享感知、情緒與能力,且日益緊密。在揭開謎團的同時,也發現邪惡科學組織BPO正以獵殺超感者為目標,一步步朝他們逼近。

raw-image

整體而言,〈超感八人組〉是一部角色塑造遠大於主線發展的影集(尤其第一季)。在影集迷你化的趨勢下,和角色間建立情(共)感益發困難,但Sense 8在短短24集要分配給八個主角的情況下,不但做到了,更吸引了數量空前絕後龐大而熱情的粉絲。在面臨斷尾危機時,成功在全球串聯請命,獲得了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式結局──也可以視為是一種現實生活中的”senate”吧。

〈超感八人組〉如此受歡迎,來自於演員在訪談中提到的:你一定能在這部劇當中,找到一個可以共感的對象。

對我而言,是裴斗娜飾演的珊(Sun)。

raw-image

齊整的短髮、冷峻的表情,彷彿天塌下來也不起波瀾的外表下,珊極其驕傲,也極盡卑微。身為韓國財閥的女兒,她卻是個在公司和家中都毫無話語權,連員工都瞧不起的花瓶;只能在武術的世界中找回一絲力量。而不論她在道場上擊退多少強勁的對手,卻永遠無法在父親心中掙到一席之地。


珊代表的正是典型的東方家庭價值:終其一生都為了父母的認同與肯定而活。孩子埋葬自己的意志與感受;越被否定,越是彷彿有受虐傾向般地犧牲求全。縱使受盡輕蔑冷落,她仍甘願頂替金融犯罪的弟弟入獄,只為母親生前一句「保護妳的弟弟」,只因終於得以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雖然劇中著重描述父親重男輕女的現實與無情,珊的母親生前在和煦的陽光之下,對她的叮嚀毋寧更令人毛骨悚然。每當她試圖替自己昭雪或揭發家族的醜惡,那句看似充滿溫柔與關愛的細語,卻總是無情地將她拖回陰影之中,成為她再也無法掙脫的枷鎖。


珊終其一生都困在「女兒」的框架中,囚禁她的不是牢房,而是原生家庭;不是威逼利誘,而是以愛之名的勒索。在八個主角之中,珊是少數沒有屬於自己伴侶或摯友的人,無法擁有自我的人,又該如何愛人呢?

I'm afraid I'll always be alone,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else to be.


唯有附身在其他超感者身上,穿越到另一個空間之際,她才得以釋放另一個面貌──奔放強悍、勢在必得。囚室中的珊,徒手撂倒整個墨西哥黑幫的珊,何者為真實?


〈超感八人組〉是「我」的故事:我們的心中都住著屬於自己的「族群」──外界定義的、光明與黑暗的、愛人與被愛的。外人替我們定義該有的模樣,能拯救自己的卻只有我們的靈魂,端視何時能放手、能觸碰、喚醒心底最熟悉的陌生人。劇中的那些逃亡與戰鬥,真的是靠著不同人合體嗎?抑或伸出援手的,其實就是自己?

We Will All Be Judged by the Courage of Our Hearts

〈超感八人組〉也是「我們」的故事,透過成為另外一個人來俯瞰自己的人生,看透困住自己的窠臼;用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審視自己被特定時空形塑成什麼模樣,並追尋未曾想過的解答。

I am also a WE.

虔誠的印度教徒Kala遇上了孤傲不羈的幫派二代Wolfgang,迫使她面對外人稱羨,自己卻始終懷疑的婚姻。因出櫃而一夕失去所有工作邀約的影星Lito對珊悲泣哭訴,卻在她冷冷的回應之下,驚覺自己仍然擁有摯愛陪伴,並非一無所有。每一次的相遇與感應,都是掙脫束縛與蛻變的過程。

raw-image

〈超感八人組〉有著大量的性別議題,從性別認同、性傾向,乃至令人意想不到的多元結合方式,彷彿在試探觀眾的道德底線,但神奇之處也在於這些劇情絲毫不令人反感,亦未瀰漫「政治正確」的說教與挑釁意味。


製作人之一拉娜.華卓斯基(Lana Wachowski)是一位變性人,她在 〈超感八人組〉 中創造了生涯中首個跨性別角色Nomi,融入了自己的部分經歷。Nomi的母親拒絕接受「兒子變女兒」,綁架式地逼迫她進行動腦部手術,千鈞一髮之際,被其他超感者和女友Amanita救下,開啟了逃避追緝之旅。仔細看便會發現,Nomi從未沉浸在對母親的痛恨之中,而是認真珍惜與經營愛情,同時發揮她的駭客長才,在團隊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要角。

raw-image

無獨有偶,深櫃影星Lito與男友在嘉年華萬人矚目下的深情擁吻,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而是丟掉了所有的工作邀約。惟向來總是情緒亢奮的經紀人反而僅是略顯尷尬與愧疚,取代了觀眾預期會看到「你怎麼這麼蠢」、「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你自找的」的暴跳如雷。

不同於製造更多暴戾與對立,〈超感八人組〉聚焦於角色如何在絕境中求生。他們既可愛又可恨,也曾絕望崩潰、自私任性,唯獨捨棄了LGBTQ作品往往容易淪為「世界都與我為敵」的地圖砲或顧影自憐。我想這就是〈超感八人組〉被譽為神劇的理由之一吧,所有的感情、生活、事業都需要耕耘、付出與犧牲,沒有誰的愛必然更加神聖或更值得同情,也沒有誰因「做自己」就理應幸福快樂否則都是歧視迫害。"Difference is the one thing that we all have in common."〈超感八人組〉詮釋了真正的「差異」與「平等」,更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創作者的理念與溫柔。



〈超感八人組〉遠赴16個城市取景,更安排在舊金山同志驕傲大遊行、芝加哥美國獨立日煙花秀,及印度教象神節等時地拍攝,場景壯麗動人、運鏡神乎其技,在角色對話與之際流暢切換,彷彿真的只消一念之間。劇中穿插許多唯美的片段,一切俗世的喧囂紛擾都消失,只剩音樂、笑顏、舞蹈、擁抱與性愛,彷彿時間被按下了慢動作鍵,期盼能就此永駐。


絢爛、激情,再回歸現實。


不像斑馬是白馬或黑馬一樣亙古難解,生命的悲喜交集必然是以悲為底,喜為表象。我們用撕心裂肺來形容悲傷、如夢似幻來描述快樂,然而這更不能阻止我們在苦難之中趁隙歡愉,在歡愉的當下全心沉浸,即使那些片刻如音樂般悠揚卻不留痕跡。


惟大塊風景、精彩的動作與懸疑劇情,都比不上8人從兩兩感應、多方會談,到真實相遇的互動。看到他們發揮所長彼此救援,總讓人溫暖而放心;尤其合體打怪的技能,無一不是酣暢淋漓。心念與神經都互通的團隊合作,是一種凡人無法企及境界,我想再怎麼孤僻或社恐(如我)的人,某程度還是會神往這種無比親密而融洽的關係吧。


全劇最深植人心的一幕,莫過於他們在山巔、酒吧、病床、牢房,不論無奈、憤懣、激情、愉悅,都在哼唱著同一首歌。

I say "hey, what's going on?"


而隨著與反派的衝突白熱化,他們各自的伴侶與摯友也加入戰鬥,十幾個人所組成的大家庭/小軍隊,雖然已有些過度浪漫(而且這些「非超感者」一個個都便當味極濃),卻讓人無法不著迷──管他的,這就是我要的!

raw-image

最後,我在不同論壇都看到了類似的評價:〈超感八人組〉在未來的數十年間,將會成為經典。


這樣的評論其實頗令人惆悵,我們的潛意識都知道現實與戲劇必然是背道而馳。從烏俄戰爭、以巴衝突,觀諸我們從震驚到無感的速度,多元共榮的假象雖還在勉力支撐,分崩離析才是不可逆的人類進程,仇恨終將化世界為焦土。

A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s, and all the forces that try to divide us, they will never exceed the power of love to unite us.

而戲劇本質上就是一種對現實缺憾的彌補吧,人類、民族之間的差異未曾帶來合作和凝聚,只有未曾止歇的衝突和裂痕。〈超感八人組〉戛然而止,那些一起歌唱、哭笑、擁抱的簡單情節,竟已成為奢侈。


avatar-img
14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verl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韋科慘案」是一樁發生於1993年,由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赴大衛教派營地查緝違法軍火,卻引爆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地演變為高達86人死亡的悲劇事件。
以巴衝突從來不是「衝突」:衝突隱含著暫時與偶然性,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糾葛,卻可預見地永遠不會有盡頭。
假設你今天犯了錯,被要求寫悔過書,你會怎麼做? 我會打開GOOGLE,搜尋「悔過書」加「範例」,向下捲動,找到一篇情境約略相同的,加入自己的事實背景,潤飾,然後交差。
我想利用一切的機會去認識那些可能會帶給我好處的人,而我也開始輕蔑地回顧自己的過去。
雖然有些不政確,但看多數人讀得哀慟欲絕之際,我卻覺得《穿條紋衣的男孩》總有股揮之不去的黑色幽默,尤其對於那位走進毒氣室小男孩。
越多光照在被害人身上,加害人越能隱身在黑暗之中。
「韋科慘案」是一樁發生於1993年,由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赴大衛教派營地查緝違法軍火,卻引爆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地演變為高達86人死亡的悲劇事件。
以巴衝突從來不是「衝突」:衝突隱含著暫時與偶然性,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糾葛,卻可預見地永遠不會有盡頭。
假設你今天犯了錯,被要求寫悔過書,你會怎麼做? 我會打開GOOGLE,搜尋「悔過書」加「範例」,向下捲動,找到一篇情境約略相同的,加入自己的事實背景,潤飾,然後交差。
我想利用一切的機會去認識那些可能會帶給我好處的人,而我也開始輕蔑地回顧自己的過去。
雖然有些不政確,但看多數人讀得哀慟欲絕之際,我卻覺得《穿條紋衣的男孩》總有股揮之不去的黑色幽默,尤其對於那位走進毒氣室小男孩。
越多光照在被害人身上,加害人越能隱身在黑暗之中。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故事描述了2050年的世界中,有一群異能者為了生存組成團隊,他們前往臺中將宋元的妹妹宋茜從受喪屍包圍的醫院中救出,最終成功而未知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阿瑪蘭塔 《我輩孤雛》的莎拉·韓明絲 《白癡》的納斯塔霞 這三本小說的三位女性,是我永遠重要的她者。 韓明絲是那個永遠散發孤兒氣質的女性,因此所謂的「勢利」只是某種成長中慣性的,以抓取浮木來確認安全感的防禦機制;納斯塔霞是美麗的瘋子,因為早早就被當成名利場的戰利品,所以
Thumbnail
擁抱焦慮,追尋幸福,跨過人生的界線。 金10日劇《9 Border》由川口春奈主演,木南晴夏、畑芽育共演,主要講述大庭家三姐妹分別在面臨19歳、29歳、39歳的人生轉折點—即所謂的「9界線」時,因父親突然失踪而相聚在一起,描述彼此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雖然充滿焦慮,但仍努力向前邁進的故事。
Thumbnail
《the 8 show》描繪出一個充滿權力、勞動剝削和意義追尋的世界。故事裡的人物面臨選擇與工作的意義,也詮釋了權力和財富對人的影響。透過時間和金錢,劇情呈現出社會中的不平等,以及革命的希望。觀眾在欣賞過程中不僅感受到真實生活的反映,也思考人生追求的意義與幸福。
Thumbnail
我們從簡慶芬和Rebecca身上看見,她們可能是受過羞辱創傷後長大的小孩。她們其實身上都握著一個對自己人生的核心信念,深深影響了她們後來的選擇和應對方式。 最近熱門剛完結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但一直到第5集左右開始,網路上的討論終於正式發酵。
Thumbnail
最近偶然在NETFLIX點開一部十年前的日劇《Woman/我的超人媽媽》,主要在描述由滿島光主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在喪夫後拼命獨力扶養2名年幼的子女長大,可能是因為這樣,台灣才會翻譯成《我的超人媽媽》,但我覺得這部由坂元裕二所寫的戲劇不是這麼簡單,並不只是要歌頌母愛有多堅強、或是單親媽媽有多辛苦偉大;
Thumbnail
一部以感情線為主軸,但教育制度的問題卻貫穿且深刻影響每一位角色的韓劇。 南行善—人如其名、內心善良的大嬸女主角,照顧不責任的姊姊之女兒。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故事描述了2050年的世界中,有一群異能者為了生存組成團隊,他們前往臺中將宋元的妹妹宋茜從受喪屍包圍的醫院中救出,最終成功而未知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阿瑪蘭塔 《我輩孤雛》的莎拉·韓明絲 《白癡》的納斯塔霞 這三本小說的三位女性,是我永遠重要的她者。 韓明絲是那個永遠散發孤兒氣質的女性,因此所謂的「勢利」只是某種成長中慣性的,以抓取浮木來確認安全感的防禦機制;納斯塔霞是美麗的瘋子,因為早早就被當成名利場的戰利品,所以
Thumbnail
擁抱焦慮,追尋幸福,跨過人生的界線。 金10日劇《9 Border》由川口春奈主演,木南晴夏、畑芽育共演,主要講述大庭家三姐妹分別在面臨19歳、29歳、39歳的人生轉折點—即所謂的「9界線」時,因父親突然失踪而相聚在一起,描述彼此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雖然充滿焦慮,但仍努力向前邁進的故事。
Thumbnail
《the 8 show》描繪出一個充滿權力、勞動剝削和意義追尋的世界。故事裡的人物面臨選擇與工作的意義,也詮釋了權力和財富對人的影響。透過時間和金錢,劇情呈現出社會中的不平等,以及革命的希望。觀眾在欣賞過程中不僅感受到真實生活的反映,也思考人生追求的意義與幸福。
Thumbnail
我們從簡慶芬和Rebecca身上看見,她們可能是受過羞辱創傷後長大的小孩。她們其實身上都握著一個對自己人生的核心信念,深深影響了她們後來的選擇和應對方式。 最近熱門剛完結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但一直到第5集左右開始,網路上的討論終於正式發酵。
Thumbnail
最近偶然在NETFLIX點開一部十年前的日劇《Woman/我的超人媽媽》,主要在描述由滿島光主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在喪夫後拼命獨力扶養2名年幼的子女長大,可能是因為這樣,台灣才會翻譯成《我的超人媽媽》,但我覺得這部由坂元裕二所寫的戲劇不是這麼簡單,並不只是要歌頌母愛有多堅強、或是單親媽媽有多辛苦偉大;
Thumbnail
一部以感情線為主軸,但教育制度的問題卻貫穿且深刻影響每一位角色的韓劇。 南行善—人如其名、內心善良的大嬸女主角,照顧不責任的姊姊之女兒。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