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叫小明的人,他非常樂愛分享,各種能幫助他人的知識與經驗。他經常幫助朋友和陌生人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叫小華的朋友,小華有一個創業的夢想,但缺乏自信和知識。小明毫不保留地分享了他的知識,幫助小華建立自信,解決了許多問題。
然而,時間過去了一年,小華的生意開始蒸蒸日上,但他漸漸變得自大。他不僅停止了尊重小明,還竊取了小明的一些獨特想法,聲稱它們是他自己的。
小明感到非常傷心難過。他所信任的朋友竟然背叛了他,偷走了他的點子,連一點尊重跟感激都沒有。
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顯,所以你是要樂心助人不求回報,還是盡量收括利益,以個人利益為優先?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給予》 ,作者是亞當.格蘭特,任職於哈佛大學華頓商學院,他研究的對象,從Google到美國空軍都有。他發現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不論是職場還是人際交往,我們每次與人互動都是在做選擇,所以我們到底該盡量收括利益,以自我利益為優先,還是不計較得失,盡可能貢獻出最大的價值,創造雙贏呢?
格蘭特根據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將人分成三種類型:
1️⃣ 索取者 :
就是喜歡索取多過於給予的人。凡事總是先考量到自身的利益,非他人需求。再索取者看來,世界是個狗咬狗的戰場,你要成功就得贏過別人,踩在別人的屍體爬上去。
所以為了證明自己,他們會自吹自擂,做什麼事情都要得到足夠的功勞。多數的索取者並不是什麼殘酷、狠辣的角色,他們只是為自己考慮,心裡想著我的保護自己,否則誰會保護我。
2️⃣ 給予者 :
在職場上是相對罕見的稀有動物,他們重視別人的利益,喜歡給予勝過索取。
索取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同時評估別人能給自己什麼好處,給予者則比較關心別人,會去注意其他人需要什麼,自己能給予什麼。這兩者的差別在於他們對他人採取的態度和行動。如果你是索取者,你幫助人是有策略的,會確保自己得到的好處比付出更多。而如果你是給予者,分析成本,效益的方式,或許就不太一樣。只要你的付出能讓他人獲得更高的價值,你就樂於貢獻,甚至不去思考自己的付出多少,完全不求回報。
3️⃣ 互利者 :
職場上,一般人很少是百分之百的給予者或索取者,你我通常都是第三種人,互利者。也就是盡量在施與受之間取得平衡,凡事以互相為原則,強調幫助別人時,也會希望對方回饋。如果你是互利者,代表你主張以德報德、以怨報怨,在人際往來中,追求的是公平。
由一開始的故事所提到,小明很明顯就是個給予者,而小華是個索取者,乍看之下是小明吃虧了,這邊要請你來猜一下,人際交往上,給予者、索取者和互利者三者中誰最能成功呢?
首先,三者在人際交流上各有優劣的,但其中一種已經被證實比其他兩種更容易吃虧,那就是給予者。而且給予者往往會落在成就金字塔的底層。你會發現經常吃虧的就是給予者,因為他們服務別人,過程中卻犧牲自己成功的機會。
有份研究針對加州一百六十多位專業工程師進行調查,研究團隊請受試者自行評估,同事們貢獻和受惠的程度。
結果發現,工作表現最差的工程師,確實是給予比索取多的人。這些員工在公司裡完成的工作項目技術報告最少,而犯下的錯誤、拖延的時間和浪費的金錢最多。這些給予者為了幫助別人付出更多心力,因此無法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有研究比較給予者和索取者,發現給予者的平均收入比索取者低了14%。而且成為犯罪受害者的風險是索取者的兩倍。
如果成就金字塔的底層大多都是給予者,那高居頂端的又是誰呢?
是索取者還是互利者?答案是很有趣,社會上最成功的也是與給予者。
這就很奇怪了,低生產力的工程師,大多都是給予者。可是在看同一份報告,調查的結果會發現生產力最高的人也是給予者。
換句話說,表現最差跟最好的人都是給予者。索取者和互利者則大多就是一般般。而且這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想要探討的部分。
索取者通常缺乏信任他人的能力。他們常常懷疑別人的意圖,因此總是保持謹慎,擔心受到傷害。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會對待他人設下標準,這可能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導致他們難以與人團隊合作。
當身邊的人展現出能力和發展潛力時,索取者可能將其視為威脅,而不願意支持他們。換句話說,索取者往往無法促進同儕和下屬的信心和發展。
相比之下,給予者通常更有同理心和信任他人的態度。他們相信他人的潛力,並願意支持他們。
因為心理安全感對人來說非常重要。這意味著人們需要相信,即使他們嘗試冒險或提出有風險的想法,也不會受到懲罰。
《異數》這本書提到,要培養一個領域專業技能,通常需要長達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然而是什麼樣的動力,能激勵持之以恆呢?
原來這些專家小時候的第一位導師,或者是教練,通常都不是那種技術超群,或是非常專業的教練,但是他們多半都很會帶小朋友,他們提供孩子的動力,讓他們對於這個專業產生興趣,願意花時間學習,這個就是給予者獨有的特質,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潛力,並培養他人成功。
哈佛商學院曾進行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在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中,人們更容易學習和創新。通常,能創造出這種良好環境的人,往往是給予者,這是因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安心交流的環境,鼓勵人們分享資訊。
另外,給予者通常比索取者更具同理心,西北大學曾進行了一項同理心實驗,要受試者預測實驗中,受試者要預測,坐在冰冷的房間裡 5 個小時有多痛苦。
第一組人做預測時把一隻手伸進「溫水桶」,第二組人則伸進「冰水桶」。
你可能猜到了,伸進冰水桶的人應該會感受到較大的痛苦。
另外還有第三組,他們把一隻手浸在冰水桶裡,再把手拿出來,等 10 分鐘之後,再預測坐在冰冷的房間裡 5 個小時的痛苦程度。
結果呢?他們的預測居然和溫水組的一樣。
第三組人明明 10 分鐘前才體驗過冰水,一等到他們不再接觸到這麼強烈的痛苦時,卻已經忘記了。
心理學家形容它為同理落差(empathy gap)或觀點落差(perspective gap)。
這個落差解釋了為何醫師老是錯估病患的疼痛程度,以及我們為何這麼難和配偶或家人易地而處。因為,人多半會以當下所處的狀態,而誤判自身的行為與偏好。而且,儘管我們自己也經歷過和對方(亦即你想同理的對象)類似的經驗,但我們記憶中仍會判斷實際情況沒那麼嚴重。
在團隊合作中,給予者通常能更好地跨越這種觀點落差,因為他們關注他人的角度,並願意從中受益。相反,索取者往往過於專注於自己的觀點,難以理解他人的意見反饋和反應。因此,在團隊合作中,給予者通常能更好地促進共鳴和互相理解。
哈佛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追蹤了203位醫生在43家醫院進行了3,8577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這種手術需要劃開病人的胸腔,然後將腿部的血管或一段動脈與冠狀動脈或主動脈連接,以繞過阻塞的部位。平均來說,手術中約有3%的病患會死亡。
研究的結果顯示,外科醫生的表現並沒有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而進步。相反,只有在特定的醫院,病患的死亡率降低了1%。這意味著,醫生的表現不僅僅取決於他們的技術,更重要的是他們與特定的護士和麻醉科醫生之間的默契和團隊協作。
這份熟悉感和協作使他們能夠避免造成病患死亡。當他們換到另一家醫院時,結果卻不一樣,因為他們需要重新建立團隊的關係。總之,這項研究告訴我們,許多工作都需要團隊合作,而與熟悉或能力強的夥伴合作更容易取得成功。
一個人也許走的快,一群人走得更遠
給予者會激勵團隊中的互利者,而索取者則讓互利者想要懲罰他們,如果你忽視了團隊的貢獻,可能會造成你日後的路走不長久。
如果今天你認識一位新朋友,腦袋中鈴聲大作加強警戒心,或許是你在對方行為舉止上,感受到自私自利的味道。
每當人們碰到索取者,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會把大門關上,不會輕易信任對方或伸出援手。而為了避免吃閉門羹,許多索取者就變成演技一流的冒牌給予者,裝慷慨大方的樣子,只為了擁有給予者或互利者的身份,大搖大擺混進人脈網路中。
但冒牌的給予者,在人際往來中,難免會露出馬腳。相信你在職場上,也很常看到這一類的雙面人。
索取者對屬下頤指氣使,對上級卻畢恭畢敬
所以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否是索取者,就看他如何對待「利益衝突」「得不到好處」的人。
另外,索取者也比較自我中心,所以常使用單數第一人稱,好比我、我的、我自己,而比較不會使用複數的第一人稱,如我們、我們的,或我們自己。
不過千萬不要根據個性,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是給予者,因為一個人的個性其實會誤導人。
例如,有些人討人喜歡,親和力高、極好相處,可是這跟他是不是給予者,沒有什麼關聯,因為許多索取者看起來也是很討人喜歡,只有利益衝突時才會露出馬腳。
有些不討人喜歡的人,可能是看起來個性強悍,敢面對衝突。我們經常會誤以為討人喜歡的人就是給予者,而不討人喜歡的人就是索取者。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一個人是否親切,跟是否具有給予者的特質應該是獨立的,一樣米養百樣人,有的人就是刀子口豆腐心,雖然他們說話不是很好聽,但實際上他們是很願意幫忙的人。
有時候,給予者可能會陷入一個陷阱。過度貢獻的給予者可能為了團隊和人脈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消耗了過多的精力,導致自己精疲力竭。
有時候,他們的溝通方式可能太過柔軟,也可能成為「爛好人」或「墊腳石」,自己得不到好處,有的就只有無力感與倦怠感。
給予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追求功成名就的給予者,另一類是無私奉獻者。無私奉獻者重視他人的利益,並不太重視自身的利益,他們可能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出來,甚至忽略自己的需求。這種無私奉獻可能會導致給予者陷入倦怠的危機。
研究表明,一旦人陷入倦怠狀態,工作表現會下降,精神疲憊,難以專注,而且會影響身心健康。解決這種情況的關鍵在於讓給予者感受到自己的影響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對他人有積極的影響時,就能更好地應對壓力,避免倦怠。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無私奉獻者可能會陷入倦怠,因為他們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對他人的具體影響。
被當爛好人最大的原因,就是給得太多,被別人當作是免費的腳踏墊踩在頭上。要不然,就是人善被人欺。所以底層的給予者都會遇到這個問題。那要怎樣避免這件事情呢?
書中提到賽局理論有個「以牙還牙」策略 :
二十世紀八○年代,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家羅伯特.艾瑟羅德(Robert Axelrod)組織了一次賽局競賽。比賽的內容就是囚徒困境,參賽者要設計電腦策略,決定什麼情況下合作,什麼情況下背叛,看最後誰的收益最大。
出乎意料的是,最後勝出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策略,它的英文叫作「Tit for Tat」,一般翻譯成「以牙還牙」。這個策略是如下運作的。
第一,不管與誰比賽,第一輪我都選擇合作。
第二,第一輪過後,我就複製對手上一輪的做法。
你上一輪要是與我合作,我下一輪也與你合作;你要是背叛了我,我下一輪也背叛你;如果你在哪一輪又選擇合作了,那我還是繼續與你合作。我的合作、報復、原諒,都只是模仿你上一輪的動作。
艾瑟羅德覺得這也太簡單了,肯定有其他能戰勝以牙還牙的辦法。於是他又發起了第二次競賽,更多的賽局理論專家參與,出現了更複雜的演算法,可最後勝出的還是以牙還牙。
這個以牙還牙的策略,有特別的點在於,與任何一個對手比賽的時候,最多是打成平手,這樣聽起來怎麼可能會贏。
可現實就是這樣,最後算總帳時,這個策略的收益會超過其他人,因為它既不當冤大頭,也不自尋死路,這是一個主打安全牌的策略,活下去的人才是最大贏家。
不過電腦可以這樣,換作是人,就建議要修改策略,比如我們假設有A和B兩個人,都是按照以牙還牙的策略進行比賽。原本一直都是合作,但是在某一輪,A操作失誤,導致B把合作當成了背叛。下一輪,B就會報復A。這又導致再下一輪,A要報復B……兩個人就陷入再也無法合作的循環,結果陷入到冤冤相報的死局。
所以現實中,可以採用一種「寬容版以牙還牙」策略,對方背叛我一次,我繼續合作;對方連續背叛我兩次,我才背叛。
所以給予者可以利用這個策略,避免自己淪為濫好人的下場,也避免出現錯殺好人的狀況。
最優秀的談判者並不是索取者,也不是無私奉獻者。索取者一心掠奪價值,把協商視為非贏即輸的零和競賽,不信任對手,因此積極討價還價,不會設法了解對手的利益,因此忽略創造價值的機會。
而無私奉獻者則是讓步太多,往往犧牲自己,造福對手。
最成功的談判者,其實是利人利己的給予者,他們在意自己,也在意對方的利益,找機會造福他人,同時成就自己。
因此比起索取者和無私奉獻者,他們更能深入用心找出雙贏的解決之道。給予者所認定的成功,與他人權益之間取得平衡,而給予者認為,所謂的成功就是取得個人成就之餘,也能為他人帶來正面的影響。
不過談判就會遇到讓步或退讓的問題,要怎樣讓給予者們,不會一再的退讓呢?
簡單來說,給予者們需要的是別人的回饋,以及自己可以帶來的影響力。在爭取權益的時候,給予者們往往也會因為,覺得想到對方而感到不好意思,然後一再的退讓。
但是這時候轉換一個想法,你可以想像成,是在替別人爭取權益,不要想著爭自己的利益。這樣你的心態就會改變,因為給予者的天性是不想要辜負他人。當你是幫其他人爭取權益的時候,你就不會退讓,因為你會希望皆大歡喜。因為給予者會有一個缺點,太積極替自己說話,會感到內疚,但只要想著,我現在是在替他人爭取權益,我絕對不能退讓,否則就無法爭取到該有的權益。這樣在談判的時候就不會有罪惡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職場上勾心鬥角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你當個給予者,怎麼可能生存下去?
讀過這本《給予》給了我不同的觀點,其實跟人相處,人人都喜歡給予者,但是因為害怕被傷害,為了保護自已,只好選擇不主動給予。
可是如果你想要成功的道路,走得更遠更長久,當個給予者,似乎才是唯一的方法,人是社會型的動物,出門在外一定都會需要別人的幫忙,哪怕這些幫助是你看不見的,但人與人之間就是需要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遠。
格蘭特告訴我們,當個給予者並非一無是處,我們可能都低估了給予者所能得到的成就。雖然我們常常認為給予者不是太傻,就是太逆來順受,人善被狗欺,但這種人最後獲得的成就常讓人跌破眼鏡。
給予者們佔據了成就金字塔的兩個極端,不是最成功就是最失敗。
最失敗的給予者就是個濫好人,無私奉獻幫助別人,沒有自己的原則,例如你要幫忙的對象就是個索取者,你還無私的奉獻,這不是腦子浸水了嗎? 被壓榨也只是剛好。
這讓我想起九品芝麻官的名言,「貪官奸,清官要更奸」,不然怎麼治這些人,給予者的優勢在創造雙贏,職場不一定都是零和遊戲,一樣可以合作與競爭,只有索取者才不管其他人怎麼想,只想著自己,職場上大部分的人都是互利者,沒有人會喜歡索取者,誰都不想被踩在頭上。
所以成功的給予者,不像是無私奉獻者,直接將好處拱手讓人。他們會先創造更多好處,再分享給別人,不但要利己更要利人,一起創造雙贏的局面。
如果你是個職場上的濫好人,稍微修正一下你的想法,就能邁向卓越。書中告訴我們,你可以採取寬容版以牙還牙的策略。一旦想要退讓,不時也會想想自己對於心裡重視的人有義務。如此就能堅守立場,不會一昧退讓,做一個成功的給予者。
《 公益活動 》讓「閱讀」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是由一群熱血的醫療人員,想要推廣「兒童閱讀」「親子共讀」「偏鄉外展服務」,讓弱勢家庭有平等閱讀與醫療的機會。
若你喜歡《給予》這本書,可以透過此連結購買,本站獲得回饋金將全數捐贈給「展臂閱讀協會」,並將金額公布在網站與粉絲專頁,希望你我的閱讀除了開拓視野,更能幫助他人,這個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
或您可以直接到「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捐贈您的善款,您可以選擇一次性捐款,也能定期定額捐贈善款。
若您有圖書欲捐贈,書寶二手書店也有提供「捐書助公益」的活動,您可以將家中圖書委託書寶二手書店代售,書寶會將銷售金額轉為愛心善款,捐贈給與書寶合作之公益團體。
不論捐款的形式如何,就讓閱讀幫助自己,更能擴大幫助他人,做個快樂的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