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的目的or選書的方向、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家長在親子共讀時光中,放入了一些期待,例如:希望孩子能學習故事裡面想要傳達的意義,變懂事,變得好溝通,總而言之、可以遵守家長訂下來的規則。

raw-image

但是,這些家長的期待,真的能透過親子共讀、或是幾本繪本達成嗎?


在教養的這條路上,常聽到 #蹲下來用小孩的視角看世界 這句話,我覺得這句話蠻抽象的,所以我比較推薦大家用 #將心比心 的方式去思考看看,今天我和孩子互動的這個行為,如果換成別人和我如此互動,我會喜歡嗎?


大家在職場上,或多或少都有遇過處不來的同事吧.....某天,你與這位處不來的同事因為他沒有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在主管會議上推卸責任,害你變成箭靶,於是你當場反駁,整個會議氣氛因此而難堪....如果在這個情境後,主管遞給你一本 [職場高EQ學-讓你在公司成為萬人迷]的書,你會非常開心的收下,無比感謝主管怎麼這麼切中要害,為了你的人際著想,還是,你會覺得神煩,為什麼就針對我!?


家中有兩三個孩子的家長,常常在懷上二寶開始,就收羅各種手足之間要和平相處的繪本,希望能夠幫大寶做好心理建設,孩子們出生以後,總不免會遇到各種手足衝突,媽媽媽媽叫個不停,遇到這種天天要開調停會的人生,家長也常常開始搜尋各種手足如何跨越衝突的繪本,就希望孩子們能夠藉由好的故事,學習如何好好對待兄弟姊妹。


但真的有效嗎?


除了土法煉鋼的將心比心法,研究學者做了 #繪本或卡通是否能有效減緩手足衝突 的研究。


研究表示,手足相關的繪本與卡通雖然都是喜劇收尾,在最後一頁兄弟姐妹都以學會珍惜並欣賞彼此,但之前卻都生動描繪出孩子可以爭吵、污衊、貶低手足的各種方式。


克拉瑪博士分析261本討論手足的常見童書,從幼兒繪本到小三生讀本都有。記下兄弟姐妹之間爭吵、威脅、排擠、椰榆的次數,以及分享、關愛、解決問題、接納的正面時刻。平均來說,書裡的負面行為就跟正面行為一樣多。


除了一本,不然其他260本都是快樂結局。但在過程中,書中角色不時是你罵我來我兇你,貶損弟妹,明明自己不對卻怪別人。


所以,引用大量與手足相關的繪本,期許孩子們能夠學習到如何好好相處,但是每個人在每本書上學習到的都不一樣、重點畫的都不盡相同,那麼,我們成年人是否能保證,孩子們都學到繪本裡的正面行為?會不會也有很大一部分,同時給予孩子各種如何 #不好好相處 的各式選項,可能你家的孩子們本來都只用 A招式相互爭執,現在看了這麼多 “好繪本”,學會了7749招可以繼續.........


在【教養大震撼】一書中指出,心理學家應該要認真誠實的面對研究事實: #兄弟姊妹的衝突原因#跟父母無關


有個英美合作的研究團隊,問過科羅拉多州108對手足,問他們都在爭什麼? #父母關愛根本是最後一名,只有9%表示是為這個爭吵或競爭;近80%的兄姐與75%的弟妹都表示,有形物財的分享或佔為己有,才是家中小孩吵架打架的最重要原因。


那麼,如果手足之間的衝突根本問題是資源分配、共享之間的難題,閱讀再多的繪本,或許對於現實上困境的處理並沒有根本上的幫助。


閱讀的目的,如果是期許孩子喜歡上閱讀,會想跟書本成為一輩子的朋友,或許家長要先想想,一樣用 #將心比心 的方式,去思考 #自己為何會想閱讀#自己為何喜歡看書,是因為看書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擾?我相信這是一定有的,但在開始願意藉由書籍來解決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難題之前,你是否有覺得看書是很享受的事呢?


願意以找書來解決問題,和喜歡閱讀也是不一樣的,當問題解決了,書就可以不再被拿起很久很久,但是當閱讀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時,書就會常常的黏在一個喜歡閱讀的人身邊。


讓孩子喜歡閱讀、享受閱讀的方式,就是投起所好、無目的性的閱讀呀!


讓親子共讀時間,都是愉快的、享樂的、歡慶的,而沒有一點說教的,企圖的,那麼,希望孩子愛上看書,真的一點也不難。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週末去了南港親子館分享關於幼童晚上拖著不睡該怎麼辦的座談,關於幼童晚上不好好睡覺真的是各個家長的煩惱。 我認為面對所有睡眠問題,基本功真的不能忽略,所以 #創造睡眠環境 和 #維持睡眠環境,真的極為重要!    對三歲以上幼童而言,好的睡眠環境基本款式一樣的:#溫度 和 #光線 必定是需要
很多家長都帶著這樣的煩惱來找語嫣,這個問題其實有時候的答案會讓家長大大的放鬆,有時候的答案又會讓家長繼續在煩惱裡.....既然如此,就先來說說讓人放鬆的答案吧! 寶寶白天的小睡並不是每一段都需要一樣的長度!也就是說,有些時段,寶寶睡的時間很短,彷彿快速充電般,20-30分鐘就醒了,是正常而且沒
今年過年期間,我自己一個人飛去倫敦找朋友玩18天,朋友說:「這是月子剛做完就飛出國的女人。」是也沒這麼誇張啦~不過就是QQ糖還沒滿三個月,跳跳糖五歲,我家三口唐先生,都由最年長的唐先生領軍,正式成立為期18天的男子宿舍。 據說,在我要回家的近10天吧~(睡不飽的日子裡,到底日子怎麼過得真的很難清楚
跟朋友分享到一路這兩三年當長髮男孩媽媽的各種社會觀察、和自我省思,感覺到頭髮和 #性別後天養成、#兒童人權 之間有很深的相關性。 我們一路聊著這個話題,他說很多家長說怕男孩留長髮會受到霸凌,朋友分享他認識另一位已經是小學高年級生的長髮男孩,真的在學校被同學關在廁所裡。 我聽了一秒動怒!怎
我還是覺得沒有睡眠倒退這件事。 「睡眠倒退」這個詞對我來不太存在,主要還是在於分享自己孩子遇到睡眠倒退的家長,寶寶的月齡真的是遍佈各個月份,四個月、五個月的寶寶睡眠狀況,他們都以統稱三個月睡眠倒退,七個月、八個月、十個月、十一個月的寶寶遇到睡眠狀況,有不少家長跟我說他們遇到的是九個月的睡眠
那天在咖啡廳和常遇到的咖啡廳朋友家裡剛添了一個嬰兒,看到我帶著QQ糖和跳跳糖,他並不知道我的工作,就以一個想知道別人家的嬰兒狀況,問我的問題。我指著QQ糖說,他九個月的時候不用再喝夜奶,晚上睡12個小時。 大部分的家長,在問寶寶何時可以睡過夜時,想問的是幾個月的寶寶可以有5-6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
週末去了南港親子館分享關於幼童晚上拖著不睡該怎麼辦的座談,關於幼童晚上不好好睡覺真的是各個家長的煩惱。 我認為面對所有睡眠問題,基本功真的不能忽略,所以 #創造睡眠環境 和 #維持睡眠環境,真的極為重要!    對三歲以上幼童而言,好的睡眠環境基本款式一樣的:#溫度 和 #光線 必定是需要
很多家長都帶著這樣的煩惱來找語嫣,這個問題其實有時候的答案會讓家長大大的放鬆,有時候的答案又會讓家長繼續在煩惱裡.....既然如此,就先來說說讓人放鬆的答案吧! 寶寶白天的小睡並不是每一段都需要一樣的長度!也就是說,有些時段,寶寶睡的時間很短,彷彿快速充電般,20-30分鐘就醒了,是正常而且沒
今年過年期間,我自己一個人飛去倫敦找朋友玩18天,朋友說:「這是月子剛做完就飛出國的女人。」是也沒這麼誇張啦~不過就是QQ糖還沒滿三個月,跳跳糖五歲,我家三口唐先生,都由最年長的唐先生領軍,正式成立為期18天的男子宿舍。 據說,在我要回家的近10天吧~(睡不飽的日子裡,到底日子怎麼過得真的很難清楚
跟朋友分享到一路這兩三年當長髮男孩媽媽的各種社會觀察、和自我省思,感覺到頭髮和 #性別後天養成、#兒童人權 之間有很深的相關性。 我們一路聊著這個話題,他說很多家長說怕男孩留長髮會受到霸凌,朋友分享他認識另一位已經是小學高年級生的長髮男孩,真的在學校被同學關在廁所裡。 我聽了一秒動怒!怎
我還是覺得沒有睡眠倒退這件事。 「睡眠倒退」這個詞對我來不太存在,主要還是在於分享自己孩子遇到睡眠倒退的家長,寶寶的月齡真的是遍佈各個月份,四個月、五個月的寶寶睡眠狀況,他們都以統稱三個月睡眠倒退,七個月、八個月、十個月、十一個月的寶寶遇到睡眠狀況,有不少家長跟我說他們遇到的是九個月的睡眠
那天在咖啡廳和常遇到的咖啡廳朋友家裡剛添了一個嬰兒,看到我帶著QQ糖和跳跳糖,他並不知道我的工作,就以一個想知道別人家的嬰兒狀況,問我的問題。我指著QQ糖說,他九個月的時候不用再喝夜奶,晚上睡12個小時。 大部分的家長,在問寶寶何時可以睡過夜時,想問的是幾個月的寶寶可以有5-6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透過繪本《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的故事,分析樂樂和悠悠兩個孩子的不同家庭溝通方式,強調正向溝通對孩子自律性格的影響,以及親子共讀的價值,幫助父母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避免負向批判以促進孩子的自我成長。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此篇共讀圖書介紹了兩本繪本:《爺爺的柺杖》和《你會做什麼呢?》,兩本書都是在共讀的過程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物體和事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孩子對書中故事的反應和互動的情況。這樣的共讀活動不僅有助於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建立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親子”共”讀,重點在親子的互動而非讀書的內容,把書作為玩具一般,讓家長開啟與孩子的互動,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書上的內容正好可以做為父母與孩子對話的引導。 在近年來義務教育中特別強調閱讀素養、國語文理解,而親子共讀不僅促進閱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更因為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透過繪本《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的故事,分析樂樂和悠悠兩個孩子的不同家庭溝通方式,強調正向溝通對孩子自律性格的影響,以及親子共讀的價值,幫助父母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避免負向批判以促進孩子的自我成長。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此篇共讀圖書介紹了兩本繪本:《爺爺的柺杖》和《你會做什麼呢?》,兩本書都是在共讀的過程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物體和事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孩子對書中故事的反應和互動的情況。這樣的共讀活動不僅有助於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建立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親子”共”讀,重點在親子的互動而非讀書的內容,把書作為玩具一般,讓家長開啟與孩子的互動,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書上的內容正好可以做為父母與孩子對話的引導。 在近年來義務教育中特別強調閱讀素養、國語文理解,而親子共讀不僅促進閱讀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更因為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