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讀廉恥,也會知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的新聞,有名北一女老師在批評108課綱時,提及刪除了顧炎武的廉恥一文,可能使學生失去基本的道德素養,由此可見這樣的設計是無恥課綱,引發許多的討論。筆者將就此進行分析與討論。


教育目的的優、缺點有哪些?

教育的目的,從正面效益來看,可以讓學生累積自己的知識素養,作為未來從事相關職業所需要的軟實力。但是,在負面效果裡,學生該學些什麼?則是上位者,或者可以說是權威者所定奪,而可能限制/管制學生的思維。如同早期教科書是由國家統一規定內容,著名的國立編譯館即是一例。在歷史脈絡下,早於1932年於南京就成立國立編譯館,隨著國民黨來台,也開始規劃一系列的教科書供各級學校使用。而在一綱多本的政策推行下,國立編譯館也於2010收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從此教科書的出版不只是一個出版社,而是多元的出版環境。

那現在學生真的能自由學習嗎?

事實上並不然,在一綱多本的情況下,雖然各家出版社有編排、書寫課程的自由,但基於升學考試的需要,仍是要依照教育部所審定的課綱範圍。也就是說,學生只能擁有有限制的自由,這也是本文所欲聚焦討論的爭議。在有限縮範圍的課綱管理下,權威者仍有一定的裁量權限,決定何種課程內容是適合/不適合學生。因此,這也是為什麼該名老師會對於刪除廉恥一文表示不滿。因為作為教育工作者,他覺得應該要透過閱讀古文來提升學生的道德,若是刪去則會導致學生無法接觸這類型古文,結果會是道德淪喪的危機。

北一女老師陷入了什麼道德危險?

釐清爭議脈絡後,我們來思考看看,北一女老師有可能陷入什麼樣的道德危險。筆者認為有二:

其一是對於道德素養學習的狹隘想像。在學校裡,學生並非僅以上課作為唯一的吸收知識的方式,諸如團隊競賽、社團活動都是一種學習形式。舉例來說,一個社團的運作經營,若有擔任幹部的同學無故缺席,導致社員無法順利進行社課,可能就會備受同學批評。這樣的結果讓該名幹部發現,假若沒有深刻反省檢討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就會是一種「不知恥」。從這樣的例子可以知道,不是只有讀廉恥文章才會知道何謂羞恥。

其二是灌輸特定意識形態的危險,如果今天是由「你」來決定羞恥心的學習僅能透過顧炎武文章,那就會跟過去權威統治者沒有差別。威權國家的北韓利用教科書將領導人偶像化、納粹政權對於德國兒童的政治宣傳,都不斷提醒我們要很小心對於學生的教育內容,不是你想教什麼就教什麼。

成為眾昏之人還是獨醒之人由學生決定

顧炎武在廉恥一文所述的:「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要成為眾昏之人還是獨醒之人?其實也不應該是知不知道羞恥來決定,更遑論透過老師、教育部。沒有人必須成為他人所要你成為的樣子,單面向的人不是我們要追求的,要追求的是如何去審視,幫助學生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avatar-img
46會員
46內容數
我想以一個有社會學背景及法學背景的思考方向,嘗試淺談攸關於時事議題的探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法說 的其他內容
本文希望透過退役電競選手丁特事件,討論查證義務跟社會角色衝突。
相信在2023過了一半的時點,在大量社群、平台上,無論是在政治、演藝、學術、藝術領域間,都可以「被」揭露出很多過去數年間發生性騷擾、性侵等事件。但在這個運動背後,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的問題,除了要求加害人負起應該承擔的法律、社會責任外,我們應該還需要反思什麼樣的問題?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觀察。
孫安佐是台灣知名藝人的小孩,在過去因為在美國就學期間,曾聲稱要轟炸學校一事,引起美國當地的訴訟,而孫安佐回國後,檢察官另依照未經許可製造制式手槍未遂罪等起訴孫安佐,而他於二審判決後,拍影片說明相對於裁判的意見,而筆者將針對其影片內容進行討論。 也就是說,他仍是在美國有罪確定。
以知名影集非常律師禹英禑為例,筆者將著重討論在選擇自閉症與律師兩者素材上的觀點,從自閉症的性質、自閉症與律師關係及其內容之社會影響來說明分享自己的觀點。
今日(4月27日星期三)中央防疫記者會上,公布了快篩實名制的管道,根據新聞稿的內容,是為了「希望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買得到平價的實名制家用快篩試劑,平抑市售家用快篩試劑售價,以利控制疫情,並維護民眾健康之權益。」上述談到的管道,預計於4月28日上路,但是這樣快篩試劑的取得,事實上仍有疑慮存在。
最近,席捲而來的是知名單口喜劇演員龍龍、博恩與老K三方關係的新聞版面,主要爭議點在於,老K於炎上節目脫稿說出對於龍龍個人隱私相關之笑話,而博恩作為主辦單位及其所屬公司,對此事件代表發出相關聲明,而筆者立基於所有可接受到的三方說明,試著以一個觀眾的角色,從媒體、三方論述、喜劇價值等三個面向,辨明及整理
本文希望透過退役電競選手丁特事件,討論查證義務跟社會角色衝突。
相信在2023過了一半的時點,在大量社群、平台上,無論是在政治、演藝、學術、藝術領域間,都可以「被」揭露出很多過去數年間發生性騷擾、性侵等事件。但在這個運動背後,我們應該要重新審視的問題,除了要求加害人負起應該承擔的法律、社會責任外,我們應該還需要反思什麼樣的問題?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觀察。
孫安佐是台灣知名藝人的小孩,在過去因為在美國就學期間,曾聲稱要轟炸學校一事,引起美國當地的訴訟,而孫安佐回國後,檢察官另依照未經許可製造制式手槍未遂罪等起訴孫安佐,而他於二審判決後,拍影片說明相對於裁判的意見,而筆者將針對其影片內容進行討論。 也就是說,他仍是在美國有罪確定。
以知名影集非常律師禹英禑為例,筆者將著重討論在選擇自閉症與律師兩者素材上的觀點,從自閉症的性質、自閉症與律師關係及其內容之社會影響來說明分享自己的觀點。
今日(4月27日星期三)中央防疫記者會上,公布了快篩實名制的管道,根據新聞稿的內容,是為了「希望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買得到平價的實名制家用快篩試劑,平抑市售家用快篩試劑售價,以利控制疫情,並維護民眾健康之權益。」上述談到的管道,預計於4月28日上路,但是這樣快篩試劑的取得,事實上仍有疑慮存在。
最近,席捲而來的是知名單口喜劇演員龍龍、博恩與老K三方關係的新聞版面,主要爭議點在於,老K於炎上節目脫稿說出對於龍龍個人隱私相關之笑話,而博恩作為主辦單位及其所屬公司,對此事件代表發出相關聲明,而筆者立基於所有可接受到的三方說明,試著以一個觀眾的角色,從媒體、三方論述、喜劇價值等三個面向,辨明及整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其實也不是要限定在校訓啦,主要是想討論一些「以簡短文字摘要傳達某些精神」,這在台灣的學校最常見的就是共通校訓:禮義廉恥 (然後恥還要是蔣介石錯字版【耻】)。但不管是禮義廉恥或是我以前學校的「新誠勤篤」、「誠慧健毅美」都像是一些空泛的道德呼籲,也沒聽說哪位老師會向家長強調「我們的學生都有做到這些…」?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其實也不是要限定在校訓啦,主要是想討論一些「以簡短文字摘要傳達某些精神」,這在台灣的學校最常見的就是共通校訓:禮義廉恥 (然後恥還要是蔣介石錯字版【耻】)。但不管是禮義廉恥或是我以前學校的「新誠勤篤」、「誠慧健毅美」都像是一些空泛的道德呼籲,也沒聽說哪位老師會向家長強調「我們的學生都有做到這些…」?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