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就算不讀廉恥,也會知恥

最近的新聞,有名北一女老師在批評108課綱時,提及刪除了顧炎武的廉恥一文,可能使學生失去基本的道德素養,由此可見這樣的設計是無恥課綱,引發許多的討論。筆者將就此進行分析與討論。


教育目的的優、缺點有哪些?

教育的目的,從正面效益來看,可以讓學生累積自己的知識素養,作為未來從事相關職業所需要的軟實力。但是,在負面效果裡,學生該學些什麼?則是上位者,或者可以說是權威者所定奪,而可能限制/管制學生的思維。如同早期教科書是由國家統一規定內容,著名的國立編譯館即是一例。在歷史脈絡下,早於1932年於南京就成立國立編譯館,隨著國民黨來台,也開始規劃一系列的教科書供各級學校使用。而在一綱多本的政策推行下,國立編譯館也於2010收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從此教科書的出版不只是一個出版社,而是多元的出版環境。

那現在學生真的能自由學習嗎?

事實上並不然,在一綱多本的情況下,雖然各家出版社有編排、書寫課程的自由,但基於升學考試的需要,仍是要依照教育部所審定的課綱範圍。也就是說,學生只能擁有有限制的自由,這也是本文所欲聚焦討論的爭議。在有限縮範圍的課綱管理下,權威者仍有一定的裁量權限,決定何種課程內容是適合/不適合學生。因此,這也是為什麼該名老師會對於刪除廉恥一文表示不滿。因為作為教育工作者,他覺得應該要透過閱讀古文來提升學生的道德,若是刪去則會導致學生無法接觸這類型古文,結果會是道德淪喪的危機。

北一女老師陷入了什麼道德危險?

釐清爭議脈絡後,我們來思考看看,北一女老師有可能陷入什麼樣的道德危險。筆者認為有二:

其一是對於道德素養學習的狹隘想像。在學校裡,學生並非僅以上課作為唯一的吸收知識的方式,諸如團隊競賽、社團活動都是一種學習形式。舉例來說,一個社團的運作經營,若有擔任幹部的同學無故缺席,導致社員無法順利進行社課,可能就會備受同學批評。這樣的結果讓該名幹部發現,假若沒有深刻反省檢討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就會是一種「不知恥」。從這樣的例子可以知道,不是只有讀廉恥文章才會知道何謂羞恥。

其二是灌輸特定意識形態的危險,如果今天是由「你」來決定羞恥心的學習僅能透過顧炎武文章,那就會跟過去權威統治者沒有差別。威權國家的北韓利用教科書將領導人偶像化、納粹政權對於德國兒童的政治宣傳,都不斷提醒我們要很小心對於學生的教育內容,不是你想教什麼就教什麼。

成為眾昏之人還是獨醒之人由學生決定

顧炎武在廉恥一文所述的:「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要成為眾昏之人還是獨醒之人?其實也不應該是知不知道羞恥來決定,更遑論透過老師、教育部。沒有人必須成為他人所要你成為的樣子,單面向的人不是我們要追求的,要追求的是如何去審視,幫助學生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社法說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