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4|閱讀時間 ‧ 約 18 分鐘

【司法院競賽】若政策要幫助弱勢幼童,該怎麼辦?|弱勢補助政策調整方案01

本文為112司法院大專院校法治教育創新競賽之投稿作品,謹以此種模式公開作品內容,供大眾參閱。未來將將作品精華之部擷取而出,於平台上累積成一系列。

公共政策問題-議題意識

為什麼需要花費巨額成本減緩階級差異抑或是貧富差距?許多人或許會有這個疑問,這也是現今對於經濟發展及弱勢補助抉擇爭論的焦點,更有甚者非弱勢族群則會認為為什麼要拿自己繳的高額稅金去補貼弱勢族群、自己及其子代也不會成為弱勢等。

然而,弱勢補助政策如果能夠有效促進機會平等、減緩貧富差距,對於整個社會均有助益,不論何種階級皆然。詳言之,在富裕國家中,其實決定我們的平均壽命、幸福指數以及社會問題比例高低的並不是因為所謂的「經濟好」,取而代之的是,個體在這個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而言,質言之,縱使一個國家中某個個體的年收入以全球觀點而言已經能算富裕了,但是若此個體在他位於的社會(國家)中處在中後段階級,則他的幸福感就會低落、產生社會成本的機率也就越高。因此,減緩貧富差距是重要的(Wilkinson, R., & Pickett, K., 2011)。參考國外研究數據,富裕國家的健康問題跟貧富不均有著密切的相關;在美國各州的健康與社會問題指數亦與社會問題與貧富差距有關(Wilkinson, R., & Pickett, K., 2011)。

就社會成本之部分再細言之,若不減少弱勢階級於社會中所佔之比例,可以想像的是,社會付出的成本將會增加,比如,因經濟弱勢而引發的健康問題,將影響我國健保制度的財政狀況;因階級弱勢而產生的緊張、偏差也會提高犯罪率;這些無法順利有效找到工作並發揮所長的族群也會造成國家生產力的減少(Holzer, H. J., Whitmore Schanzenbach, D., Duncan, G. J., & Ludwig, J., 2008),即為經濟學中所謂的機會成本,這些都是我們若選擇對弱勢補助政策不作為,所需負擔之成本。

主體選定之緣由

政策介入時間點須為學齡前

減緩階級差異的作法早已行之有年,且充斥於社會各處,常見的補助政策即是。然而,現行政策多係以滿足生活基本所需,以符合憲法所保障的基本生存權,抑是以國家政策導向為目標,如生育補助即係為少子化現象所生等,簡言之,尚不見以弭平階級差異為主要目標的政策,即使教育補助亦然。根據研究顯示,子女的腦部發展相當仰賴父母的社經地位(Gary W. Evans, 2004),此即所謂的階級複製現象。而這其中,影響子女未來成就的認知能力,所謂的階級差異在出生後幾年內就已經成形,且一生趨於穩定(Robert D. Putnam, 2016),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詞彙量較小,與來自中產家庭的兒童相比,其詞彙增長較慢。且在成長過程中,中產家庭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積極反饋,而貧困家庭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禁止,這些差異的累積效應在3歲時是顯著的(Hart B. & Risley T., 2003),即使進到目的之一為促進階級流動的教育體制,也因為階級在家庭期間已經成形,使學校對於階級流動僅有相當小的影響(Neeraj K., Katherine M. & Jane W., 2011)。另有研究顯示,兒童初期所獲得的技能非常關鍵,這些技能得以讓往後的學習更有效率,因此這幾年的經驗特別重要。反之,隨著小孩逐漸長大,大腦變得愈來愈難改變,這項事實的結論之一就是,從早期介入會比青少年時期才介入更有影響力,而且事半功倍(李宗義等譯,2016),綜合上述,倘若要達成弭平階級差異,勢必需要提前至學齡前著手。

不以金錢為主要補助形式

以實際成效而言,僅有金錢補助政策並無法有效改善弱勢家庭中不利的處境,補助金對於兒童發展的成效早已受到質疑(Antle, B. F., Frey, A., Barbee, A., Frey, S., Grisham-Brown, J., & Cox, M., 2008),蓋弱勢階級的家庭所缺乏的並非僅有金錢,而是許多能夠影響未來成就的處事價值觀、非認知能力等,若單純地補助金錢予這些弱勢家庭即有可能不清楚要如何把金錢投放到真正對子女有利之處,對於弱勢家庭幼兒學習差距之縮小沒有太大的效果(林俊瑩、陳慧華,2020)。比如實證資料顯示,即使所得相同,家長教育程度的差異也會影響投資小孩是多是少(Sabino K. & Frank F. ,2011)。因此,政府須以非金錢的方式提供資源方能使弱勢家庭子女獲得實際成效。

介入的內容與正式教育不同

但應注意者為,給予幼兒資源協助並非直接將國小至中學現行之正式及團體式的教育方式帶入,因為這些活動雖然對於學齡後的兒童(六到十三歲)來說是重要的,但與本研究中所聚焦的學齡前幼兒(三至五歲)發展所需要的說話、教導與閱讀等活動不符(Ariel Kalil et al.,2012)。早期的閱讀訓練對於兒童的發展來說是重要的(王丹,2019)。已有研究顯示,出生後最初幾年與大人互動所打下的數學及語言基礎,要比正式的訓練還要有效果。這種互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父母念讀本給孩子牙牙學語小孩聽時,他們會指著圖片然後講出圖片中的東西叫什麼,並鼓勵小孩回應(李宗義等譯,2016)。不幸的是,這些能力即非任何家庭皆能成就,弱勢家庭中的父母可能因為時間、壓力、教育程度等因素不具備此種閱讀技巧(許秀萍、蔡宜靜,2016),但若以適當的方式進行早期介入,則可以改善此種學習上的階級鴻溝(簡淑真,2010)。

早期介入的影響效果

前述所稱之幼兒學齡前時期導致的發展狀況,可能影響到其未來的學習成就,且將至少影響到這些幼童的國小三年級前期,而眾多因素中,學前因素及就學準備度即為影響學習成就的主要因素,且其中會因為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就結果會有顯著差異(賴涵婷,2011)。而就政策端可提供之方向,可試著從豐富弱勢家庭的文化資本內涵做起,如增加其家中圖書、電腦及雙親與子女互動及參與社教機構次數等,也可由教育或學校當局定期做訪查,建立與追蹤學習及文化環境的資料庫等等(張芳全,2006)。

參考文獻

Antle, B. F., Frey, A., Barbee, A., Frey, S., Grisham-Brown, J., & Cox, M. (2008). Child care subsidy and program quality revisited.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19(4), 560-573.

Ertas, N., & Shields, S. (2012). Child care subsidies and care arrangements of low-income parent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1), 179-185.

Evans, G. W. (2004). The environment of childhood pover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2), 77.

Heckman, J. J. (2006). Skill formation and the economics of investing in disadvantaged children. Science, 312(5782), 1900-1902.

Heckman, J. J. (2008). Schools, skills, and synapses. Economic inquiry,46(3), 289-324.

Hart, B., & Risley, T. R. (2003). The early catastrophe: The 30 million word gap by age 3. American educator, 27(1), 4-9.

Hawkinson, L., Griffen, A. S., Dong, N., & Maynard, R. A.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care subsidies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8 (2), 388-404.

Hines, J. M. (2017). An Overview of Head Start Program Studie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edagogies, 18.

Hoff, E. (2003).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In R. M. Lerner, M. A. Easterbrooks, & J. Mistri (Eds.), Handbook of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6, pp. 171-193). New York, NY: Wiley.

Hoff, E. (2004). Progress, but not a full solution to 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1, 923-926.

Holzer, H. J., Whitmore Schanzenbach, D., Duncan, G. J., & Ludwig, J. (2008). The economic costs of childhood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hildren and Poverty, 14(1), 41-61.

Kalil, A., Ryan, R., & Corey, M. (2012). Diverging destinies: Matern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l gradient in time with children. Demography, 49(4), 1361-1383.

Kaushal, N., Magnuson, K., & Waldfogel, J. (2011). How is family income related to investments in children’s learning?.

Kornrich, S., & Furstenberg, F. (2013). Investing in children: Changes in parental spending on children, 1972–2007.Demography,50(1), 1-23.

Lee, V. E., Brooks-Gunn, J., & Schnur, E. (1988). Does head start work? A 1-year follow-up comparison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ttending Head Start, no preschool, and other preschool program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2), 210-222.

OECD (2018). Engaging Young Children: Lessons from Research about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Starting Strong, OECD Publishing, Paris,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85145-en

Ramey, C. T., & Ramey, S. L. (2004). Early learning and school readiness: Can early intervention make a difference?.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50(4), 471-491.

Ryan, R. M., Johnson, A., Rigby, E., & Brooks-Gunn, J. (2011). The impact of child care subsidy use on child care quality.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6(3), 320-331.

Wilkinson, R., & Pickett, K. (2011). The spirit level: Why greater equality makes societies stronger.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張鑑如(2022)。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36月齡組第三波60月齡(D0022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D00223-2

【Chien-Ju Chang. (2022). 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KIT): KIT-M36 at 60 months old (D00223)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Center for Survey Research,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D00223-2】

林俊瑩、陳慧華(2020)弱勢照顧補助措施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評估。臺東大學教育學報,31(2),1-38

林俊瑩、劉佳柔(2018)。臺灣學前托育與教育補助政策的侷限性。教育政策與管理,3,29-62。

林俊瑩、胡志翔、陳成宏(2020)。學校少數族群學生比例對其學習成就的影響。臺北市立大學學報,51(2),,1-26。

李芃妤、邱炯友(2019)偏遠地區國小學童圖書館閱讀行為與圖書館使用情形:以屏東一所偏遠國小為例。公共圖書館研究,9,106-131

李建良(1999)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1),39-83。

吳信華(2011)釋憲案件中基本權利的判斷與合憲性的審查──釋字第六二六號評析。裁判時報,8,5-12。

吳雅萍(2020)。淺談偏鄉教育之現況與問題。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7(2),41-50。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 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261-295。

黃怡靜(2015)。家庭貧困、幼兒弱勢補助與學習表現:「積極差別待遇」政策成效的檢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怡靜、林俊瑩、吳新傑(2016)。幼兒弱勢補助與學習表現落差──積極差別待遇政策成效的檢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4,213-251。

賴涵婷(2011)弱勢幼兒就學準備度及其日後學習成就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逸駿(2021)。公共圖書館推展行動圖書車服務之實務探討──以臺中市立圖書館為例。公共圖書館研究,13,102-124。

簡淑真(2010)三種早期閱讀介入方案對社經弱勢幼兒的教學效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93。

許秀萍、蔡宜靜(2016)對話式閱讀對於弱勢幼兒的語言能力之影響。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3(2),61-93。

法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OECD促改善幼兒教保機構品質和普及率。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8

謝英彥、徐嘉僑、蔡青芳、柯雲娥(2003)。公共圖書館在我國政府縣市層級組織之隸屬及其優缺點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4),73-82。

王丹(2019)嬰幼兒心理學。臺北市:崧燁文化。

李宗義、許雅淑譯(2016)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階級不平等(原作者:Robert D. Putnam)。新北市:衛城。

林佑柔譯(2021)不平等的童年: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原作者:Annette Lareau)新北市:野人。

陳志柔、林國明主編(2022)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高雄市:巨流。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臺北市:春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