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造勢活動的群眾心理學

選舉熱季,新聞畫面充斥著數不清的造勢場面,大批群眾擠在大小不一的空曠場地,在震耳欲聾的大功率喇叭誘導下,隨之高歌,跟著吶喊。看到支持的政治人物出現時,瘋狂大叫,狂搖手上抓的任何身外物,包含被分配的文宣旗幟。整場歡聲雷動的震撼,地表上能夠相提並論的;大概只有足球世界盃決賽一球定輸贏,進球瞬間的狂喜和騷動。

場面的狂熱喧囂;極度瘋狂,就像每個人都當場刮刮樂,也同時重了頭彩那樣的興奮。說集體靈魂出殼也不為過。

要是哪一天,超級巨星泰瑞絲大發佛心,要在凱道舉辦露天免費演唱會。我想不須要什麽媒體推廣,就能把數十萬人吸到中正區,而且管制範圍怕要涵蓋鄰近的幾個行政區。這樣瘋狂的場面應該不會有人懷疑才對。

以上妄想泰瑞絲的免費演唱會;只是要描述瘋狂聚集群眾的心理,很清楚;是自發,也有強大的動機趕赴現場一睹世紀巨星的廬山真面目。這樣的群眾心理,非常清晰,明確。若真有那樣的場面,認識泰瑞絲的火紅現況又不去湊熱鬧的人;怕不多見。

反過來看,政治活動性質的造勢場合,動則數萬人聚集,相信很大部份是完全的自發自主參與的。同時,應該也有數量不小的人士;是應朋友邀約共襄盛舉的。最後就是被動員人士的參與,比例多寡依照個別黨派,會有所不同。

當然,造勢場面的大小和選票多少入櫃;仍沒有可靠的學術研究足以釐清兩者的關係。民主化這些年下來,群眾心理學家應該有人做過不少的科學研究,也有一定的可信論證來支撐造勢的效果,否則,不會每次都辦,而且;一次比一次規模浩大,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一定是年年增高的。

選舉本身是全民參與政治活動的體現,而競選有關的造勢就是一種政治性的投資行為。不論其效果如何,處於這類政治投資行為的標的群體----選民,我們是否知道自己的行為,或是這類的群眾參與和我們自身的福祉有何關係?

有人說,群眾是盲目的。這說法有些偏頗,最起碼這說法就不適用那些所謂的‘’死忠粉絲‘’。姑且不論,他們是‘’感性支持‘’,還是‘’理性支持‘’。

不可諱言的,那麼龐大的人群聚集狂熱,裡頭很大程度是有“從眾效應”的。所謂“從眾效應”根據維基百科:“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跟從大眾之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

最危險的恐怕是所謂的“團體迷思”,也稱為"團體盲思",或是"集體錯覺"。根據維基百科,所謂的“團體迷思”:“指的是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由於成員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一致,因而令整個團體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進行客觀分析。一些值得爭議的觀點,有創意的想法或客觀的意見不會有人提出,或是在提出之後,遭到其他團體成員的忽視及隔離。團體迷思可能導致團體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壞的決定。部份成員即使並不贊同團體的最終決定,但在團體迷思的影響下,也會順從團體”

所謂“同溫層”的形成就是源自以上的群眾心理現象,它因而形成各種比例的政治板塊。它的另一特色就是“信則恆信,不信則恆不信”,以至於大部份的政治理想訴求,都很難被各自的反對陣營接受,形成的鴻溝也很難在短時間彌平。

那為何個別政治團體還是熱衷於造勢活動,主要是認定造勢能夠有力拉抬自身的聲勢,其中目的之一;是努力吸納比例不小的中立派人士,也是態度搖擺的那一群。若能通過造勢促使中間選民大幅度移向哪一方,那一方的勝選機率隨之提高。

同樣的,政治團體也希望通過造勢的訴求,希望促成更高的投票率,尤其催促己方的支持者踴躍出來投票,最大程度的擴大得票基礎。

總之,自由民主體制,勝選者就是執政者或是執政黨。而他們的施政是否符合最大的國家利益,或是個別選民的期望和福祉,並不是所謂的造勢場合的熱度決定,而是你手上的那張選票決定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