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寶袋中的本質:《記憶》評析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鳳甲美術館推出的第八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生/活在一起》中,由來自德國的史蒂芬・科恩(Steffen Köhn),和來自古巴的涅斯托爾・席爾(Nestor Siré)共同創作的《記憶》這件錄像作品,選用《Johnny Mnemonic》一文本。此小說先前也被原作者改編為《捍衛機密》這部電影的劇本,情節上並無太大差距。錄像中又融入了古巴政府過去控制的影像,將作品的反烏托邦背景與古巴的政治社會相結合。

|《記憶》作品分析

展場圖。

展場圖。

這件錄像作品的螢幕配置相當特殊:展間正中央有兩張辦公椅,可以隨意滑動、轉換角度。進入展間的左手邊,有一個單頻幕;斜對角處有三個相連的三頻幕裝置,總共四頻幕。這四個螢幕之間的內容也會相互對應,中央的椅子使觀眾能即時扭頭去看身後的影像,來回切換。天花板上吊著一個散發七彩光芒的主機。

錄像中的情節性相當強烈:同小說一樣,主角是強尼(Johnny),他作為一名「記憶使者」,任務是讓客戶把資料儲存到腦袋中,到達目的地後再取出。強尼並不會知道資訊的內容。在原本的故事裡,強尼從日本人客戶那邊得到超負荷的龐大資訊,資訊的正體是當時大型、致命傳染病的解藥,也因此被盯上性命。不過在錄像中,強尼攜帶的內容物改變了 — — 從解藥改為海量的盜版電影

raw-image

但這也同樣使得強尼被人追捕。同電影中,強尼找到了名為「蜘蛛」的密醫,要求他幫忙取出腦內的資訊,否則他的大腦將無法支撐。後來,強尼流浪至街上,正好遇見一名女子願意當他的保鑣,這名女子的原型應該是珍(Jane)。接著,女子和追捕強尼的男人對峙。結果,強尼的記憶還是分崩離析了,這時,他見到一隻海豚。

海豚作為海洋、網路和一切的化身,對強尼說:「我們會讓你自由的。你可以選擇一個記憶伴你一生,這不是人類一直可以擁有的。」面對這份邀請,強尼哭喊道:「但我腦中什麼都沒有!我記不得任何事!

海豚顯現出了這件作品的核心概念。沒有了記憶的強尼,是否還是他自己?強尼是因為肉身才成為自己、還是因為記憶?作為記憶使者的他,乘載了許多資訊,來回大江南北,甚至遭人追殺,到最後,他的腦中只剩一片空白。過去裝載大量資訊的自己,對比如今連「一份記憶」都給不出的自己,諷刺之至。

這件錄像裝置以反烏托邦的架空世界出發,雖然是對既有文本的挪用,卻和藝術家的國籍結合,並且以盜版電影這個元素,在影像風格上多有大膽的跳接和色彩嘗試,融合諸多千禧年動畫片段。四頻道的觀看方式亦令人耳目一新,強尼單獨出現在單螢幕中,與蜘蛛或海豚對話時,觀眾得以自行選擇觀看的視角,用自己的眼睛即時剪輯影像。雖然主要螢幕區有三頻道,卻搭配得很好,在逃亡的場景中,街上的強尼和車內女保鏢之間的視線對調,充分呈現出速度感、刺激感。另外,也會適時地把三個連在一起的螢幕合而為一,使打鬥的場景相當引人入勝。

強尼逃亡的場景。左至右分別為:追殺者、強尼、女保鏢。

強尼逃亡的場景。左至右分別為:追殺者、強尼、女保鏢。

|來自過去的未來

《記憶》的原著小說《Johnny Mnemonic》撰於1981年,裡頭的情節是假想中的2021年。錄像藝術展展出時,已然來到2024年。此種針對過去描繪的未來警世寓言,重新改編、再製的作品,近期越來越常見。

《未來的衝擊》於双方藝廊展出時的側拍照。

《未來的衝擊》於双方藝廊展出時的側拍照。

當代藝術領域中,有蘇匯宇於2019年創作的《未來的衝擊》,選用了撰於1970年的同名小說,主角作為世上最後一名人類,踏上公路之旅。這件作品除了在美術館中展出外,幾年後也重新剪輯為長片,到影展中放映。

《PLUTO》。圖片來源: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58465。

《PLUTO》。圖片來源: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58465。

此外,動畫作品中,有改編自手塚治虫1964年的漫畫《原子小金剛》之〈地上最大機器人〉一篇章,由浦澤直樹繪製的《PLUTO》漫畫,於2023年發行同名影集。在機器人與人類共同生活的年代,有人對世上最優秀的七名機器人趕盡殺絕。

手塚治虫的原作,並不如浦澤直樹的版本那麼複雜,反而是以對立分明的善與惡,講述一名富豪的野心,以及其計畫受挫的歡喜大結局。浦澤直樹將原作設定再昇華,談到種族與國家、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仇恨。

值得一提的是,《PLUTO》也有記憶芯片的設定,機器人之間只需取出芯片後連結,就可以得到另一個機器人的所有記憶。這與《Johnny Mnemonic》的烏托邦未來不謀而合。

|百寶袋

〈地上最大機器人〉繪製於1964年;《未來的衝擊》撰於1970年;《Johnny Mnemonic》原著撰於1981年。二十世紀的人們,對於千禧年後世界的幻想,正如同《哆啦A夢》百寶袋裡的奇妙發明一樣,高科技隱藏在空間無限的袋子中,不曉得下一秒掏出的是作弊的記憶吐司,或毀滅世界的駭人武器。

人類對於未來的憧憬和臆測不曾停歇,尤其是機器人這種肖似人類的人造物出現後,在膽怯和興奮之間,人類免不了對其感到天生的敵意。原子小金剛作為世界七大機器人之一,是蓋世英雄、絕對的好人;《未來的衝擊》裡杜撰的「Oliver」新人類管家,能為人們處理生活大小事,連和伴侶過節的禮物都會準時送上;《記憶》中的記憶使者,肩負國家機密,卻連自己是誰都不清楚。

哆啦A夢裝著百寶袋,可他也只是一個載體、一個通道,並非這些發明的擁有者。記憶使者的腦袋與百寶袋同樣,不論裡頭是盜版電影或拯救世界的解藥,「影像」被深藏其中,強尼乘載這些影像,卻不真正擁有它們。這個現象其實可以套用到任何一位現代人身上。我們拿起手機,加載社群,在浩瀚的資訊海中,數據使思考變得多餘,人們的認知逐漸扁平化,只注重表象。此種數據的扁平現象,豈不和記憶使者的悲歌如出一徹?

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淪為大數據的載體,卻未曾得到過這些數據,甚至在資料的刷洗下,我們誤會自己在思考。退化的腦袋成了乘載他人記憶的容器 — — 最終,我們和強尼一樣,面對海豚的邀請,竟說不出自己是誰,在千千萬萬的數據海中,找不到一份歸屬於自己的記憶。這樣描述在2024年來看是言過其實,不過從近期的AI智慧發展看來,這種未來似乎不遙遠。

|小結

機器人、生化人、賽博格等後人類的討論焦點,不論二十世紀或二十一世紀,都引發熱議。我們急於將「人」和「機器」放在可以接受的定義範圍內,如此就能不必面對百寶袋裡出現的下一樣發明。可現實社會不像《原子小金剛》那樣善惡二分,只需打倒最終的壞人就能世界和平。可是,在產生價值判斷之前,需要先確立「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強尼腦中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記憶,那他還是強尼嗎?還是一具可被任意更換的身體罷了?

千禧年前,哆啦A夢的發明和《Johnny Mnemonic》等對人類未來的推測如雨後春筍冒出,時至今日,2024年的人類也不得不欽佩這些寓言,並不約而同地將這些過去的「未來」拾起,再檢視,包裝成現代人心有戚戚焉的虛擬科幻世界。在《原子小金剛》和《未來的衝擊》等作品中,無論是以漫畫或文學的形式,都或多或少預示了當代科技發展下的荒謬,以及可預見的衝突、社會分裂。改為錄像裝置後的《記憶》,將焦點放在影像和社會間的互動,從古巴歷史省思談到科技辯論,以及人的本質

哆啦A夢和百寶袋。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70GWd

哆啦A夢和百寶袋。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70GWd




avatar-img
18會員
58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白鉉真在台北的個展呈現了都市人心底的掙扎,以及對於周遭環境的敏銳觀察。此展中最主要的意象都相當單純:光、太陽、房間,這些簡要的概念囊括了都市中的凌亂和不堪。白鉉真以藝術家的身份,或說是任何一個生活在首爾的人的身份,將內心深處對於光芒的憧憬,轉化為藝術創作,試圖在誤闖這隱蔽房間的觀眾心底,留下痕跡。
它 — — 萬物的終焉,鐵軌無可避免的末站,死寂的必然。龔卓軍形容此次展覽是以死亡為終點倒退回來思考。在這個脈絡下,回望楊茂林過去的作品,以及七十歲的現在,仍然創作不輟的身影,不由得帶起感性的有色眼鏡。楊茂林的靈魂仍年輕、澄澈無比。
藝術家的書這一媒材在觀念藝術裡如此重要,是因為觀念藝術的主張之一就是反對傳統藝術機構的權威,而書本作為一種容易流通的媒材,可以作為一種「另類空間」存在,提供藝術家除了提供藝術家除了傳統的美術館和藝廊以外的展示方式,能夠以更民主的方式,將創作想法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處在資本社會的我們面對疲乏的日常,通過藝術來反思自己所處社會的異樣,此次展覽藉由「非地方」的切入手法,帶領觀眾討論日常中遇到的細小違和感,以繪畫、錄像、VR、AR、裝置或演出等形式,站在資本社會裡,批判金錢宰制的現狀。
水、不鏽鋼和光都是這個展覽中相當搶眼的元素,並且構成了整個展的氣氛、想像、似是而非的過度感,若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的「limbo」概念挪到這個展覽中討論的話,能夠抽離原先虛浮於空中的無措感,轉而對生命、存在和本質進行探討,可惜目前對物質的執念太深,我也只能在這裡停筆了。
這是一個用「行為藝術」之名包裝的,對奇觀和傷痕的販賣。我像是被邀請進羔羊獻祭現場而驚慌失措的最愚昧之人,眼睜睜看著藝術家和拍賣會和評論家和館方宣稱的「純潔、希望」被當作一種可以消費的娛樂。這不是矗立於懸崖之上的大佛,只是被製造、被行銷、被操弄的圖像。
白鉉真在台北的個展呈現了都市人心底的掙扎,以及對於周遭環境的敏銳觀察。此展中最主要的意象都相當單純:光、太陽、房間,這些簡要的概念囊括了都市中的凌亂和不堪。白鉉真以藝術家的身份,或說是任何一個生活在首爾的人的身份,將內心深處對於光芒的憧憬,轉化為藝術創作,試圖在誤闖這隱蔽房間的觀眾心底,留下痕跡。
它 — — 萬物的終焉,鐵軌無可避免的末站,死寂的必然。龔卓軍形容此次展覽是以死亡為終點倒退回來思考。在這個脈絡下,回望楊茂林過去的作品,以及七十歲的現在,仍然創作不輟的身影,不由得帶起感性的有色眼鏡。楊茂林的靈魂仍年輕、澄澈無比。
藝術家的書這一媒材在觀念藝術裡如此重要,是因為觀念藝術的主張之一就是反對傳統藝術機構的權威,而書本作為一種容易流通的媒材,可以作為一種「另類空間」存在,提供藝術家除了提供藝術家除了傳統的美術館和藝廊以外的展示方式,能夠以更民主的方式,將創作想法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處在資本社會的我們面對疲乏的日常,通過藝術來反思自己所處社會的異樣,此次展覽藉由「非地方」的切入手法,帶領觀眾討論日常中遇到的細小違和感,以繪畫、錄像、VR、AR、裝置或演出等形式,站在資本社會裡,批判金錢宰制的現狀。
水、不鏽鋼和光都是這個展覽中相當搶眼的元素,並且構成了整個展的氣氛、想像、似是而非的過度感,若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的「limbo」概念挪到這個展覽中討論的話,能夠抽離原先虛浮於空中的無措感,轉而對生命、存在和本質進行探討,可惜目前對物質的執念太深,我也只能在這裡停筆了。
這是一個用「行為藝術」之名包裝的,對奇觀和傷痕的販賣。我像是被邀請進羔羊獻祭現場而驚慌失措的最愚昧之人,眼睜睜看著藝術家和拍賣會和評論家和館方宣稱的「純潔、希望」被當作一種可以消費的娛樂。這不是矗立於懸崖之上的大佛,只是被製造、被行銷、被操弄的圖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Thumbnail
想像你的人生是好多個透明片,你從現在往回頭看,當很多個透明片疊在一起的時候,如果每個透明片上都有以前的污點存在,你會發現你人生的底色不是透明的,你會一直看到以前那些留下來的東西。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序章 「這是個關於在虛擬網路找尋失蹤者的回憶,而我們則是尋找失蹤者的人。」 打算寫一本回憶錄的Q太,這時詞窮了,如同一名文采空洞不入流的文學家般,腦子裡只剩下最基本的開場白。 「先生女士們,感謝你們的捧場。」 然後在舞台上忘詞,缺乏專業並與雇主履約的糟糕表現,忘卻四周、遺失自我、
不要限制人的可能性 前言   本書作者弗爾原本是個科學記者,為報導2008的全美記憶大賽,特別前往比賽地點參觀此項大賽。該大賽的比賽項目有五: 1.   15分鐘币牢記一首尚未公開發表,長達五十行的詩作。 2.      面孔與人名記憶:15分鐘記住99張附有姓名的大頭照。姓名能對應照片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Thumbnail
想像你的人生是好多個透明片,你從現在往回頭看,當很多個透明片疊在一起的時候,如果每個透明片上都有以前的污點存在,你會發現你人生的底色不是透明的,你會一直看到以前那些留下來的東西。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序章 「這是個關於在虛擬網路找尋失蹤者的回憶,而我們則是尋找失蹤者的人。」 打算寫一本回憶錄的Q太,這時詞窮了,如同一名文采空洞不入流的文學家般,腦子裡只剩下最基本的開場白。 「先生女士們,感謝你們的捧場。」 然後在舞台上忘詞,缺乏專業並與雇主履約的糟糕表現,忘卻四周、遺失自我、
不要限制人的可能性 前言   本書作者弗爾原本是個科學記者,為報導2008的全美記憶大賽,特別前往比賽地點參觀此項大賽。該大賽的比賽項目有五: 1.   15分鐘币牢記一首尚未公開發表,長達五十行的詩作。 2.      面孔與人名記憶:15分鐘記住99張附有姓名的大頭照。姓名能對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