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執念,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送給「不想再受傷」的你
■ 「堅持」會帶來喜悅,「執著」卻是換來痛苦
堅持和執著的差異就在於是否感受到「喜悅」,或者只有伴隨著「痛苦」。
為什麼執著只會帶來痛苦呢?那是因為,執著會讓人失去「選擇」。
■ 給自己保留各種擁有幸福的「選擇」
■ 你的執念是什麼?
「非得~才行」的想法是執念形成的前兆
這些想法透露出來的,並不是「我希望~」的心情,而是「我一定要○○才行」,或者是「萬一○○就糟糕了」等強烈的自我束縛。
這感覺就像整個思緒被某個人或某樣東西緊緊困住,讓人不斷往死胡同裡鑽。
■ 斷捨離後沒多久,家裡又變回以前凌亂不堪的樣子!
執念真正的起因是背後的情緒,因此,就算放下執著的人或東西,如果無法同時放下心中的情緒,執念永遠不會消失。
■ 負面情緒會引發各種執念
■ 當「愛」轉變成「欲求」
只要對方存在,就會令你感到幸福。可是,當有了欲求之後,愛就會轉變成執念。「我希望他也能像我愛他一樣愛我。」
這種念頭一旦佔據整顆心,只要沒有得到滿足,欲求便會愈加強烈,開始對對方產生執念。
「當愛無法維持關係的時候,就會藉由執著來試圖挽救關係。」
原本是想透過「只要在一起就很幸福」這種簡單的愛來感受和對方的關係,但是因為欲求的介入,使人感受不到關係帶來的幸福。
■ 解開枷鎖,還給雙方自由
靠單純的愛來建立關係,不需要再怨恨誰或緊緊抓住誰,心裡感受到的只有幸福和感謝。
這就是所謂的「無償的愛」。若心中能充滿這般無償的愛,那麼不妨就放下執念吧。因此,放手並不是跟對方說再見。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感到幸福,至於是不是要跟對方分手,在此刻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等到放下執念,找回自由,發現更多選擇之後,再來考慮接下來的決定也不遲。
我再重申一遍,此刻最重要的事情是,為「你自己」找回自由。
■ 把累積在心中的「垃圾」丟掉
我的建議是,將這段關係轉化成不帶負面情緒的關係。負面情緒都是累積在你和對方之間的垃圾,是不必要的高牆,必須將它清除乾淨。所謂放手,其實就是內心的斷捨離。
■ 畢業,並且留下溫暖的回憶
放下執念後換來的是自由,是幸福感,是無償的愛,是嶄新的自己,以及回想起來酸酸甜甜,沒有痛苦的過去。
已經再也沒有人能傷害你,你也不會再傷害自己了。
■ 我不喜歡的自己
想放下自己
這本書非常療癒,在後半部的放手練習中感受的到作者的溫暖,書中提到:
對一般人而言,「若時有蘊執,彼即有我執。」對此可能沒什麼感受,「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好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這本書提供了最普遍淺顯的實作方法。
執念在於失去選擇、自主權,讓人感到「非得、應該、必須」,所以書中提到「最重要的事情是,為『你自己』找回自由。」
不過在《為什麼不愛了》中也提到,當代心理治療著重於找回個人自主權,也是導致離婚率上升的主因之一,就如此書的〈執著自我檢測表〉中「我的字典裡沒有『離婚』這兩個字」這個執念,是上個世代維持婚姻的重要因素。
從前後世代對婚姻的觀點,可以推及金錢、工作觀,沒有婚姻、金錢、工作等無法幸福的觀點已經逐漸轉變,說明白點,社會經濟的運作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執念,如果大部分的人想的清醒、活的通透,那體制就難以依靠剝削維持,甘願受剝削就是由執念形成的習得性失助。
對我而言,支持體制接近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由體制造成的恐懼、害怕、焦慮,轉化成同情、使命,進而幫助體制。就像有個會施暴的丈夫,但為了兩個大家庭與大眾的觀感而忍耐,甚至為了不認知失調而支持著施暴的丈夫。「不能沒有他」的執念,對於工作、金錢亦同。
從心理治療層面,如果往執念的源頭追尋,會逐漸理解「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智慧,再進一步了解根源在於「若時有蘊執,彼即有我執。」我執若斷,則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至於如何活在體制與親友、大眾的眼光中(如不婚、離婚、裸辭等)又是另一個議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