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55):孔子是天之木鐸,還是鳳德之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raw-image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門的學生說,『但凡有君子到了這裡,我從沒有見不到的』。他這話有兩個意思,一是有君子打此過,他必主動求見,見賢若渴;二是求必得見,從來沒吃過閉門羹。言下之意,孔子也不應當拒絕見他。

 

『從人』,指孔子身邊負責搞接待的。相當於現在領導的秘書。孔子的學生很多了,算是一個團體或組織,周遊列國。孔子是帶隊的,幾十號人,還有行李車馬。每到一個地方,住的地方小不了,會有很多具體事物。這些事情就由學生來做,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在實踐中練習守禮,待人接物,所謂『掃灑應對進退』。看門、做清潔、趕車等雜務估計由剛入門的弟子幹,會察言觀色的弟子就安排去搞接待。比如樊遲就負責為孔子趕車,子路則經常探路跑腿。搞接待估計會安排顏回、子貢、冉有等孔子很賞識又很機靈的弟子做。

 

看門的弟子就通報給搞接待的,或者搞接待的直接聽到了儀封人的話。總之,負責接待的學生見了儀封人。一交談,判斷孔子會願意見他或應該見見,就通報給孔子。否則,直接就打發了,找個藉口,孔子身體不舒服或太忙沒時間等,下次有機會再說吧!孔子聽了通報後,同意見儀封人,然後從人再出來引見帶路。這段《論語》中沒有交代,直接就跳到儀封人和孔子交談後出來說了一番讚揚孔子的話。古時記個東西不容易,所以惜字如金,不太重要的或者不交代也能明白的,能省就省。

 

儀封人和孔子想必相談甚歡。從會談室中出來後很振奮,就對在外邊的學生說到,『你們幾個,何必擔心你們的先生及你們沒有著落而四處流離呢?這是天意呀!天下禮樂崩壞太久了,上天將把孔子當做木鐸,通過孔子來警醒世人,將道義傳佈於天下。木鐸,古時當政者發佈政令時用來警示注意聽令的用具。(估莫著類似以前學校上下課打鈴用的手搖鈴鐺。)

 

儀封人很推崇孔子,也相信孔子的思想會得到廣泛的接受和傳播。認為孔子以前和現在周遊天下正是天意,是孔子的使命。孔子的弟子不必為暫時的挫折而憂慮,當孔子的思想被廣泛接受,最終諸位必有用武之地。

 

但儀封人對孔子思想會被廣泛接受,在當時是少數人的看法。更多的人認為孔子的心意很好,想挽救亂世,但是在做無用功。孔子遊說的諸侯基本都沒採用他以道德教化民眾的主張。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要所有諸侯國都這麼做,才可行。不然,單獨按孔子的主張做,很快就被鄰國吞併了。還是法家的政策對增強國家實力的效果快;各諸侯國的大臣,則擔心孔子搶了他們的位置,對孔子也不怎麼歡迎;而民間的隱者或有識之士大多認為孔子是『不可而為之』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憲問第十四)。有次子路回魯國,天色已晚,就在城門外歇宿。早上進城時,守門人就問:『你從何處來呀?』子路回答,『自孔子那裡來』,很自豪地表明自己是孔子的學生。守門人就略事帶嘲諷地說道,『就是那個知其不可為還為之者嗎?』

 

又,『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微子第十八)

 

有次孔子正坐車趕路,應該就是在楚國。估計孔子的隊伍有些規模,路人知曉這是孔子及其弟子一行。於是引來楚國的一個狂人。他靠近孔子的車子然後迅速飄過,嘴裡還唱到,『鳳呀,鳳呀!你的德怎麼這麼衰弱!你以往做的事沒法勸了,但今後還可以補救,歸隱。罷了!罷了!我知道說了你也不會聽。當今世道昏亂,從政者極其危險,你好自為之吧!』這個狂人把孔子比喻為鳳。鳳德是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而當今是無道之世,孔子當隱不隱,所以說孔子風德之衰。孔子聽到後,立馬叫停下車,想與他交談。然而這人話已說到,不想與孔子多言,趕緊疾行避開。孔子沒能和他搭上話。

 

孔子自己也感到自己的學說難以被世人所接受,有些氣餒地自言道,『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公冶長第五)。但另一方面,又給自己打氣,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裡仁第四);自認為是有德之人,必然會有人來親近他,支持他。這多半是自我安慰之語,期盼多於實際。孔子及儒家塑造社會,以忠孝為最高準則,有德之人,往往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最多只能得到少數人的支持。大多數人是從勢而不從義,『識時務者為俊傑』。『德不孤,必有鄰』,但未必眾。

 

孔子是天之木鐸還是鳳德之衰?從孔子所處的時代來看,確實是『鳳德之衰』,他的主張不受歡迎,沒得到採用;但長期來看,天下一統後,孔子被後世的帝王尊為萬世師表,獨尊其術,又可稱得上是『天之木鐸』。

 

2019年1月17日

avatar-img
90會員
329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第三)。 管仲大名鼎鼎。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佾第三)。  《關雎》是《詩經》的首篇,是一首表達青年男女相思之情的詩篇。開頭寫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關,鳥叫聲;雎鳩,一種水鳥,魚鷹。  孔子說:『《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放縱,憂愁而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第三)。 管仲大名鼎鼎。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佾第三)。  《關雎》是《詩經》的首篇,是一首表達青年男女相思之情的詩篇。開頭寫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關,鳥叫聲;雎鳩,一種水鳥,魚鷹。  孔子說:『《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放縱,憂愁而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語句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語句 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孔子五十學易。曰:加我數年以學易則無大過矣。 大過。澤風大過卦。孔子五十學易。曰:加我數年以學易則無大過矣。 大過。澤風大過卦乃遊魂卦。兌上巽下如棺材象埋地。 孔子已知自己大限將於二十多年後來至。 再學易幾年將能延壽避凶。乃嘆。加快傳學。 已知自己死亡將至。研易太晚。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心齋,是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一個寓言....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這幾天除了被家裡的人評價為「無用的廢人」專門讀「無用的書」因此陷入漫長的爭吵之外。我因為心靈被俗務所困,又回到《論語集註》的旅程中。 每每想起我這個讀者跟兩千年前的編者群間的落差,還有連文字本身可能都不是這樣的楷書,讀起書來不免覺得自己只是在閱讀自己的幻想。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語句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語句 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孔子五十學易。曰:加我數年以學易則無大過矣。 大過。澤風大過卦。孔子五十學易。曰:加我數年以學易則無大過矣。 大過。澤風大過卦乃遊魂卦。兌上巽下如棺材象埋地。 孔子已知自己大限將於二十多年後來至。 再學易幾年將能延壽避凶。乃嘆。加快傳學。 已知自己死亡將至。研易太晚。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心齋,是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一個寓言....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這幾天除了被家裡的人評價為「無用的廢人」專門讀「無用的書」因此陷入漫長的爭吵之外。我因為心靈被俗務所困,又回到《論語集註》的旅程中。 每每想起我這個讀者跟兩千年前的編者群間的落差,還有連文字本身可能都不是這樣的楷書,讀起書來不免覺得自己只是在閱讀自己的幻想。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孔子名丘,字仲尼,近代文人余光中幫孔子取了一個摩登的英文名字:Johnny Kong(註1)。孔子如果知道,必定會莞爾一笑,並欣然接受。 孔子擁有禮學權威稀缺的幽默感,要真正認識他,必須將他從聖人的祭壇上請下來,從中華文化的刻板框架中請出來,還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高度讚揚「野」及「野人」。相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