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司以後一定會充電滿滿了!」
其實,萌生退意的念頭,還有一個除了壓力之外的原因,只是平常我不太好意思跟朋友們說明,因為我想他們應該不懂,多做解釋反而引起更多問題。
這個原因是我讀了一本書:《後五十歲的選擇》。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寫的這本書目標讀者群是日本男性中年上班族,這群人進入職場,年資加上經驗通常已經做到了大公司主管職位,人生走到中場,下半場就隨波逐流走到哪裡算到哪裡嗎?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大前研一在書中鼓勵讀者面臨生涯這個關鍵時刻,要活出真實的自己,為第二人生做準備,不要拖延想做的事,現在就行動。
歸納起來一句話:RESET我們的人生!
說老實話,如果以前讀到這種論調,我應該只會覺得不痛不癢,心想作者只是在唱高調,完全不食人間煙火,如果不工作的話,人生應該就會失去重心。
但是當我被職場中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我的心已經被想要改變現狀的思緒軟化,大前研一的文字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打動了我,讓我開始認真思考人生下半場的課題。
《後五十歲的選擇》建議五十歲前後的上班族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任何年紀的人都可以這麼問自己):「寫出你上了年紀後想做的十件事」,就算一時想不出十件想做的事,起碼要能確定想做的事有十件以上,這樣才能達到充實職場後人生的最低標準。
對於這十件事的類型,大前研一提醒讀者,最好有一半是具有文化氣息的戶內活動,一方面不受天候限制,另一方面也不受限於體力。在這些藝文活動中,有些可以獨自一個人做,有些則要一群人一起做,可以保持良好人際關係。
除了靜態活動之外,動態活動像是運動也非常重要,而各式動態活動可以用同樣思維來規劃:有些室內進行,有些戶外活動,有些單獨成行,有些集體行動。
RESET人生後的生活型態,有靜有動,有獨有群,這樣的第二人生才有可能越發精彩。
當時我順著大前研一提示的方向,大致規劃了一下如果我不再上班,我會想去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雖然沒能馬上想足十件事情,已經越想越興奮,毅然決然向老闆遞交辭呈,開始進入未知的後職場生涯。
記得退休前一週,我想到自己喜歡去陽明山爬山,一個新目標自然浮現腦海:「退休後第一天,我可以登上臺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希望以後每年這天都去爬一次七星山,一方面慶祝自己邁入人生新階段週年,同時看看自己體力隔了一年是否維持同樣狀態,這樣應該也算是一件我想做的事情吧!」
除了登山之外,幾年來我的願望清單越來越多元,有很多項目正在持續進行,像是畫畫、跳舞、重訓、打鼓等等,我想把這些興趣繼續發展下去。
有一本暢銷書《原子習慣》給我很強的啓發,讓我找到讓興趣繼續發展下去的方法:任何事情只要方向正確,每天/每次只要做到一點微小的變化或改善,持之以恆繼續做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改變。
就像每次重訓都在前次重量基礎之上,嘗試增加一點重量,對於畫水彩畫、跳舞、打鼓這幾項興趣,今年我也希望在原本基礎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變,比如嘗試用水彩畫一下肖像畫,跳一些不同風格的舞步,試試不同曲風打鼓的節奏。
在方格子寫作是我打算持續發展的興趣之一,今年我想嘗試寫一些以前沒有觸及的題材。
方格子發文目前有25種分類選擇,過去我大多局限在「創作」、「文化生活」、「圖文插畫」、「旅行美食」、「音樂藝文」等類別發佈文章,如果把25種分類當成是25道菜色,我似乎從未體驗過做出另外五分之四種美食的樂趣,這樣的「缺陷」希望以後有機會慢慢彌補,這也可以做為一個有趣的小目標。
這個月我已經寫了一篇「電影戲劇」類的文章,本篇文章可以算是「閱讀書評」類別,2月計劃寫一篇跟經濟學有關的文章,以後陸續挑戰其他類別。
資深登山客往往抱有挑戰百岳的雄心,像我這樣一名平凡寫作者也想有挑戰方格子各類型文章的夢想。
新年才開始不久,今年至少做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吧!
如果我可以,你絕對也可以,我們一起試試看。
[二月初我會去日本關西旅行一個禮拜,下次發文應該在二月中旬,預祝各位文友龍年新年快樂,文思好運龍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