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討論過「日漸極端的社群媒體使得公共討論空間逐漸縮減」的問題,在這個資訊過於繁雜、且無論多麼極端的言論都能在網路上找到同溫層社群的時代,我們幾乎不可能認真地閱讀自己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切文字。當人們看到一篇文章時,通常會首先快速地瀏覽關鍵字,然後去斷言這段文字的作者是「同伴」還是「敵人」。
如果是同伴,可以按讚、然後嘗試把它讀完;如果是敵人,要嘛快速滑掉、要嘛直接開噴。令人感到有些難以理解的是,有一類人會將「反政治正確」當成一個正面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然後將他辨識到的,所有提倡「進步價值」的人都指認為是「社會正義戰士」。
從「讓自己可以不用思考」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做法是有效的。因為一但你將對方貼上「政治正確」這個「負面標籤」時,你就已經直接將對方想成是一個天真的或虛偽的人。如此便可以說服自己忽視對方一切有條理的論述,無須透過理由的互動,就直接否定對方。
然而,當眾人隨意地使用「政治正確」這個詞彙當成負面標籤時,我們是否真的去想過什麼叫做政治正確?哪些事情真的是當前社會裡,被以「政治正確」為由不得不注意的表達。
在德國,因為過去曾有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所以當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複雜衝突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時,德國政府對於國內反對以色列的意見處理得格外小心。因為他們要極力避免自己沾染到一切可能的「反猶主義」,這是德國的政治參與者不得不注意的「政治正確」。
在中國,「政治正確」的規範就更多了。譬如「一點都不能少」的中國地圖、完全不能受到批判的政府政策。甚至你不能過於張揚地稱讚外國企業的商品、演藝人員不能在公開場合表現出明顯不符合「主流價值」的性別氣質等等。
而在台灣,由於我們並未重新制憲或訂立新國號。所以即便是長期處於光譜上偏向「台灣獨立」立場的政治人物,在正式回應相關的國族認同議題時,仍必須強調自己會捍衛「中華民國」;另一方面,由於民眾對於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的不信任,在這次總統選舉期間,無論該政黨原先親中的程度為何,都必須承認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以及台灣需要與美國等其他所謂「民主勢力」結盟。這兩者是當前的台灣政治參與者必須面對的政治正確。
反過來說,以當前台灣的社會氛圍來說,無論是支持多元性別、支持少數族裔、提倡新能源或推崇任何所謂「進步價值」,都不是在政治上受到鼓勵的。談論這些議題非但不會給倡議者帶來「政治上的好處」或輿論支持,反而往往是拉高了自己的仇恨值,讓反對者多一個角度可以批評。
譬如說,無論我們如何能夠看到苗博雅在思辨能力、事務能力上遠遠優於她的競爭對手。她的反對者也只需要重頭到尾攻擊她反對死刑的立場、以及相對中性的性別氣質,就能喚起那些保守價值的支持者無條件地將選票投向對立的方向。
的確,當「政治正確」被作為一種教條強制要求每個人服從時,它是一個需要被反思、也需要被對抗的問題。然而,我們的政府與社會氛圍顯然沒有這樣的強制力,沒有人真正地被政府從上到下地逼迫去假裝自己接受進步聲音。
相反的,我們看到的是,每當有人試圖去從人權的角度提倡一種價值時,批評與不屑的聲音就會蜂擁而至。而當我們認真檢視這些以「反對政治正確」為旗號的批評時,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對歧視言論或保守主義價值的捍衛。是將最大聲的立場當作唯一標準的、民粹式的對思辨與平權價值的排拒。
我支持「政治正確」嗎?或者說,我希望人們僅僅因為社會氛圍(或所謂「主流民意」)是什麼就做怎樣的政治表態嗎?不,我反對。我反對這種每當有人站出來為平權說話時,就會被批評是「假中立」、「社會正義戰士」的氛圍。我反對這種「認真你就輸了」、「懂得笑就不會恨了」的擺爛風氣。人要去面對自己的觀點,並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抱持這樣的觀點。
你永遠有權利去捍衛任何一個被指認為歧視的言論或行為,但你必須闡述「理由」。而不是首先指著別人的鼻子,貼完「政治正確」的標籤就捂起耳朵不再溝通。
延伸閱讀:
〈公共討論空間變小了嗎?--從Cheap「被抄家」爭議談「部落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