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富人思維,窮人習慣是一大致命傷,也被稱之為「窮氣」,這種氣息類似現代人常用「老人味」或「老人臭」來諷刺某些活在過去時光、象牙塔的族群,觀念守舊又找不到話題,只好硬是尬聊。
充滿窮氣的人總帶著滿滿的壓迫感,全世界他最苦,事實上不是命更不是運,而是壞習慣與錯誤觀念集結而成的氣息。
親友相聚容易出現各種靈魂拷問系列,「親戚聚會+長輩提問+無止盡比較= 各種不正三觀」。有的人當作是成果發表會,也有人自搭舞台對於政治、投資各種議題高談闊論,自嗨程度不遜於胖虎唱歌。
或許這場景很熟悉,客廳裡你一言我一句,一位許久不見親戚投資副業賺了好幾百萬,另一位表姊說買股票進帳上百萬,開始七嘴八舌討論最新投資趨勢,還有很多「我朋友」接力登場,一下買房、一下換車,當下的氛圍每位都是大師,只能說巴菲特只能瞠乎其後,難望其項背。
但回到眼前的現實,裝潢家具靠淘寶省下幾千元、聚餐費用分攤差幾塊錢擺不平等等,賺大錢卻拚命計較小錢,令人滿滿黑人問號。
千錯萬錯都是they的錯,沒生意怪經濟環境、沒升遷機會罵老闆眼瞎,這種心態還有2.0版本:凡事容易自我設限,有人給建議十之八九馬上被斷然拒絕,搭配一連串自我合理化的說詞。
常用大聲、威脅語氣來達到目的,連稱讚都喜歡用反面和誇飾敘述。
小錯大錯都不能是自己的錯,要穩固高高在上的形象,面子至上。三不五時看手機,其實沒有訊息通知。
「我知道啊」、「XX企業董事長是我同學的弟弟」、「那裏我去過,梅很特別,景色一般般」,諸如此類的話不知不覺成為口頭禪,而且常會把個人經驗放大好幾倍,宛如整個世界都在掌握之中。
拿免費便當、拗搭便車、菜市場買菜少給幾塊錢、要求別人順手幫忙等各種佔便宜;相反的,吝於分享,深怕別人佔自己便宜。
倚老賣老,「因為我是___,所以你要聽我的」,冷不防又來一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起手式。
反覆練習只是浪費時間,「會做就做,不行就算了」,什麼努力、累積這些都不重要,凡事都只想聽結論,最好有捷徑。
總懷著暴富的美夢,喜歡把財富自由掛在嘴邊,「如果我有錢,我就......」,總期待著中樂透人生。
偷偷打聽同事薪水、探詢同儕發展、哪位親友現在做什麼,一不小心就開始羨慕、嫉妒,還會偷偷生悶氣。
日常三餐只重吃飽,美味、健康都不重要,一天中的空檔要嘛滑手機、看網路短片,要嘛看八卦新聞,不時訐譙調侃。
生活的習慣會默默散發出氣息,如同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說明人際關係可通過正面或負面想法,從而得到正面或負面的結果,帶著窮氣得人不僅給人壓迫,也把正向富足的人生愈推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