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否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可能被情感忽視太久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最近,我在後臺看到這樣的留言:

我發現自己好像很怕說錯話做錯事......和朋友閒聊,對方要是質疑我的觀點,我就會馬上自我否認,辯解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戀愛關係裡,我也老是小心翼翼。明明約好了週末見面,男朋友一說感覺這周工作特別累,哪怕我想見他,我也會裝作不在意地回復他,那就不見了吧,大家都好好休息。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作為家中的老二的自己,為了讓父母輕鬆些,習慣性地委屈自己,不爭不搶不多要,努力成為最懂事的那個小孩。但長大後,這種感受讓我很難受,你能開解下我嗎?

 

看到這條留言,我特別心疼這位朋友,年幼時的 ta 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選擇了對自我情緒的壓抑,長大後,又為了友誼和愛情,選擇了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第二位。

種種經歷裡,ta 的感受從未被看見,而是持續地被忽視,被他人,也被 ta 自己。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只發生在多子女家庭,即便是獨生子女,也可能經歷過被忽視。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展開聊聊「情感忽視」這個話題,希望我們的講述和建議,能給到大家一些力量,來看今天的文章。

 

什麼是情感忽視,

它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情感忽視」最早出現在親子關係裡,一般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援。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是不回應(unresponsiveness)、不可及(unavailability)和/或遺漏(omission)的。

當然,情感忽視也可能發生在和朋友或戀人的相處中,當被忽視的頻率過高,同樣會給被忽視者帶來糟糕的創傷體驗。

但也由於情感忽視是一種「不明顯的傷害」:現實生活中被情感忽視的人,往往很難察覺到自己實質被傷害。如果只看表面,情感忽視者們甚至尤其地用心良苦,處處為你著想。 

所以,許多被忽視者其實並不能意識到,自己其實是被忽視了。反而會主動為對方找藉口:不是 ta 的錯,可能是 ta 確實比較忙…… 

事實也是,情感忽視者並沒有主動給對方造成創傷的意圖(D. Cohen, 2013)。Ta 們只是遺漏(omission),遺漏了去做那些能給我們帶來情感支持的事。

 

而情感忽視,還會給被忽視者帶來深遠且相對負面的影響:

 

1. 難以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情感的陌生人。

長期被情感忽視會導致被忽視者不熟悉自己的情緒。Ta們很難識別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ta們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產生情緒,更不明白自己的情緒為什麼有如此強烈的波動。

 

2. 自己也習慣了忽視自己的情緒,不懂得自我關懷。

Ta 們可能會輕易地原諒他人犯下的錯誤,耐心地傾聽他人的苦惱;但是當自己遇到問題時,ta們卻會進行苛刻的自我批評,然後忽視自己的需求和痛苦(Baadsgaard, 2013; Webb, 2012)。

  

3. 經常說「我沒事,我很好,我不想要」,不向他人提出自己的情感需求。

被情緒忽視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常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這可能是因為 ta 們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懷,於是傾向於認為別人都不會提供支援,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但這種不表露可能會給伴侶或朋友帶來「不被信任」的體驗,甚至可能因此而遠離 ta 們。

 

4. 成為忽視者,開始忽視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愛這件事上,我們都是以己度人的。長期被情感忽視的人,已經習慣了不去關注和處理自己的情緒需求。因此,也很難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雖然能意識到他人情緒低落,卻不知道該怎麼讓別人好起來。

 

為什麼父母會對孩子情感忽視?


你可能會困惑:「為什麼家長要對孩子情感忽視?」

心理學家Webb列舉了幾種“會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父母,指出:並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家長有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

 

1. 家長是個完美主義者

會情感忽視的家長可能是個完美主義者,ta 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完美、用不切實際的高標準來要求孩子。在這些家長眼裡,自己的孩子是“無法實現自己目標的失敗者”。Ta 們總是苛責孩子,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標準過於不切實際。

如果你的父母是完美主義者,你可能覺得自己總是做得不夠好,得到的更多是指責而不是誇讚;或者即使被誇獎,後面也會跟著更高的要求,比如「這次還不錯,但是能考到第一名就更好了。」

於是,你一方面感到挫敗,變得不敢為自己的成就自豪,因為這些成功在父母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另一方面,你又懷有期望,認為只要自己做得夠好,就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勵。而不敢相信:「我已經足夠好了,是父母的標準過高。」

 

2. 家長自己也是情感忽視的受害者

有些家長之所以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因為 ta 們自己也是情感忽視的受害者:這些家長在小時候,同樣也被自己的父母情感忽視。於是,家長沒有在自己父母那裡學會情感關懷的技巧,那麼 ta 們也不懂得如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當你和這樣的家長相處時,你能感受到 ta 們對情感需求的不重視,比如 ta 們會更多地看重生理需求,「我供你吃供你喝,讓你不餓死,談什麼情感需求,怎麼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你會發現 ta 們也不常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用很不健康的方式來應對情緒,比如 ta 們一旦生氣了就關在房間裡,或是抽煙喝悶酒等等。

 

3. 家長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家長而言, ta 們自己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孩子只是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ta 們不會去關注自己孩子需要什麼;即使關注,其目的更多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需要,比如哄騙孩子,「只要你考得好,我就帶你去遊樂場玩。」背後的目的是為了與同事進行攀比。

當你和這樣的家長相處時,你時常會有種被利用感,覺得自己好像總得“圍著 ta 們的需求轉”。當你與 ta 們溝通時,話題中心總是被轉移到 ta 身上,比如明明是你求助,希望能得到安慰,但是 ta 們轉而開始談論自己工作的不如意,於是你反過來得安慰 ta 們。

 

4. 家長是個工作狂

有些家長會情感忽視自己的孩子,是因為 ta 們沉迷於工作。在 ta 們眼中,工作似乎是第一位的。這可能是因為 ta 們更看重工作成就,也可能是出於家庭財政的需要。當你和工作狂型父母相處時,你會覺得 ta 們眼裡都是工作,而自己的情感需求得讓位給父母的工作。

探究情感忽視背後的原因,並不是為了要指責家長,而是讓被情感忽視者認識到:被情感忽視並不是因為「我很糟糕」、或是「我不該有這些需求」,而是因為父母和忽視者有 ta 們的問題需要解決。從而減輕自責感,能更好地接納與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如何擺脫情感忽視的影響?


允許自己發生改變的第一步,是自我覺察。所以首先要恭喜大家:你已經成功在改變自己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如果你在友情或浪漫關係中覺察到自己受到了情感忽視的影響,下面的3個步驟供你參考:

 

STEP 1 嘗試與對方溝通

掩蓋和回避問題未必有利於改變被忽視的現狀。所以,首先我們需要和對方溝通(Baadsgaard, 2013)。

溝通之前,先客觀地分析被忽視的現狀:是什麼可能導致了忽視?有沒有可能是ta的問題?Ta要對目前的狀態負多大的責任?

其次,告訴對方你的需求。你可以告訴ta一個具體的被忽視的例子,然後表示在那個情況下,你的感受是什麼,你會希望當時對方怎麼做。

如果溝通後,對方肯定了你的建議,或者給出合理的解釋和改善現狀的計畫,那麼可以給對方一些時間調整;如果對方表示無法改變,那麼你也可以保留離開這段關係的權利。

記住,選擇如何對待你是ta的責任,而如何應對忽視是你的選擇。

 

STEP 2 學會自我撫慰

人人都會有產生負面情緒,也會有因此感到很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他人無法給你提供足夠的支援和安慰,那我們要學會讓自己好受一些。

Webb博士建議人們去學會用「充滿愛意而堅定」的方式來自我對話。其中,「充滿愛意」意味著當你失敗後,用溫和的言語自我鼓勵,至少不要用惡劣的語句攻擊自己(Webb, 2012)。

而「堅定」指的是:在我們嘗試積極的自我對話時,腦海裡時常還是會冒出負面的聲音,這時,你需要堅定地繼續自我鼓勵,並對那些聲音說:“你們只是我的念頭,不是事實。”來減少這些負面聲音的影響。

 

STEP 3 試著積極地看待被忽視的經歷

這裡所說的積極看待,不代表你要繼續容忍被忽視。而是你可以從中發現自己有所學習和提升的部分,並試著用它們幫助自己在將來更好地生活和處理關係。

作家Baadsgaard(2013)寫道,有些人會在經歷過情感忽視後對被忽視的痛苦有更深程度的瞭解,因此 ta 們學會了避免用忽視去傷害他人;有些人發現了自己打破沉默的勇氣;也有些人在意識到「自己覺得很好的、深愛的伴侶也會做出情感忽視的行為」後,對人的複雜性有了更好的認識。

當然,還有一些出現在原生家庭中的情感忽視,由於其環境和關係的複雜性,並不能簡單以「離開」的方式來治癒。不過,我們在成年後依舊可以嘗試減輕這種代際創傷的影響。

批評情感忽視者很容易,但讓中國的家庭調整含蓄的文化、變得更加善於表達愛卻是現實的挑戰。已經成年的我們,應當明白一件事:我們的人生固然受到兒時經歷的影響,但歸根結底是我們自己要對自己成年後的人生負起責任。

我們要理解過去對我們造成了什麼,也要有力量去選擇未來要成為什麼。現在就 轉發 給那個想要好好溝通的人,來一次關於感受的暢聊吧!

 

今日互動

你曾經歷過情感忽視嗎?

在留言區留下對那個人說的一句話吧。

avatar-img
46會員
125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別讓關係裡,只有一方在做父母或小孩,關係長久的秘訣:就是雙方要輪流承擔不同的角色~
關鍵字:新鮮感,新鮮感失去,好奇心,親密關係,內在好奇心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上癮」的背後,原來是這種令無數人痛苦的情緒——孤獨感。 上癮其實是為了找到一個與外界建立起聯結的出口,也是滿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 你有什麼「上癮」行為呢?你覺得自己為什麼「上癮」呢?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生活中這些微小的壓力,累積起來也能成一座壓垮人的大山。 已是2023年末,讓我們一起察覺並學會有效地應對微壓力~ 你生活中存在哪幾類微壓力?你會如何對抗它? 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別讓關係裡,只有一方在做父母或小孩,關係長久的秘訣:就是雙方要輪流承擔不同的角色~
關鍵字:新鮮感,新鮮感失去,好奇心,親密關係,內在好奇心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上癮」的背後,原來是這種令無數人痛苦的情緒——孤獨感。 上癮其實是為了找到一個與外界建立起聯結的出口,也是滿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 你有什麼「上癮」行為呢?你覺得自己為什麼「上癮」呢?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生活中這些微小的壓力,累積起來也能成一座壓垮人的大山。 已是2023年末,讓我們一起察覺並學會有效地應對微壓力~ 你生活中存在哪幾類微壓力?你會如何對抗它? 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Thumbnail
      你有這種想法嗎?現在發生不好的事,是過去發生不好的經驗,一直在心裡揮之不去,最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人的天性讓我們容易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上面,因為我們對於自己所沒有或損失的東西,產生匱乏的心理,過度聚焦在負面的想法上,卻忽略了每件事都有負面跟正面等許多角度。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誠實書寫練習 #Day29 發現以前的我很多時候很在意他人的觀感 多過於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他人比我重要和優先(家人與朋友),於是大多聚焦在他人的言語態度,卻忽略了自己的情緒感受。 現在我會帶著覺知和停頓,先照顧自己當下的感受心情,然後再選擇做任何應對,這是我給自己的提醒和期許。 寫於202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Thumbnail
      你有這種想法嗎?現在發生不好的事,是過去發生不好的經驗,一直在心裡揮之不去,最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人的天性讓我們容易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上面,因為我們對於自己所沒有或損失的東西,產生匱乏的心理,過度聚焦在負面的想法上,卻忽略了每件事都有負面跟正面等許多角度。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誠實書寫練習 #Day29 發現以前的我很多時候很在意他人的觀感 多過於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他人比我重要和優先(家人與朋友),於是大多聚焦在他人的言語態度,卻忽略了自己的情緒感受。 現在我會帶著覺知和停頓,先照顧自己當下的感受心情,然後再選擇做任何應對,這是我給自己的提醒和期許。 寫於202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