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論「重就業、輕人文」的文明危機

#身為人文學科之首的哲學博士生出來說句良心話 #沒有人文就沒有理工沒有歷史

#身為人文學科之首的哲學博士生出來說句良心話 #沒有人文就沒有理工沒有歷史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文」的現象。然而,一方面行行出狀元,產業不分貴賤,在多元社會中需要多元人才,另一方面人生不是只有就業,更重要、更有意義的是下班後的休閒、退休後的生活。本文欲釐清人文思維與勞動的關係,思考「重就業、輕人文」的文明發展危機及人文思維作為文明延續無可取代的原因。


  首先,不管理工或人文科系,畢業後都需面臨就業、從事勞動,有句口號為「在勞動中創造自我」。然而,勞動中如何創造自我?有何空間創造自我?又未認識自我之前如何創造自我?創造自我靠得不是理工思維的「工具」理性,而是人文思維的「價值」理性。當前將創造自我的存在等同於勞動的存在,等於是把純粹的沉思排除在人的命運之外。


  接著,人文思維的核心-「沉思」為何重要?人文思維是價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文思維賦予事物、自我「意義」,並能反思、懷疑勞動虛假的榮光。工具理性即實用主義,好用、有用就是好,然而,如此所產生的歷史,是沒有人的歷史、是工具的發展史;發明者是不重要的或匿名的,重要的是工具的進步。人文思維的價值理性則透過語言、理論,拉開了與工具的距離,進行懷疑、反思、創造,形成人的歷史。


  透過懷疑、反思,把言語變成問題,把提問變成對話,在對話中創造。言語創造了存在;即透過「否定性」(懷疑)引入意義的回答,說出不存在的東西或解體已形成的東西。如:數學公理上的「點」,即是透過言語創造了看不見、說出僅存在於概念的「點」。而科學規律和法律亦是奠基於人文思維所創造的可能意義中;即透過懷疑與否認開闢「可能性」的領域,使抽象的和非現實的規律成為可能,如:慣性定理中,認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靜者恆靜,動者恆動,即創造恆動、彷彿無阻力的可能性理論,以重新把握事物的意義。


  再者,在工具理性下,勞動是沒有自由和快樂的(匿名化),因為勞動被認為和被當作一種物品,如同馬克思提出人的「異化」;人不再是人,而成為一種資產、資源、商品、物。在勞動中的人們,像個「人」的時候反而是在休息、閒談的時候,而正是人文思維的補償,讓勞動更有效率與賦予意義。俗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上班的閒暇和下班的休閒才是勞動的目的;人生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非為了工作而生活。故勞動的快樂在勞動之外,工作僅呈現部分的自我,即能「做」什麼的自我。然而,「是」什麼的自我,非工作所能定義。人文教育,為的是培育獨立思考,以反擊客觀化、標準化、標籤化,在主觀與客觀的辯證中使「人」直立。


  綜上,正是在人文思維的懷疑、反思與否定中,才有爭論、創造與肯定。「重就業、輕人文」的現象,除了忽略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與意義,更忽略了人文思維與勞動的辯證關係。人文思維看似無用,卻是勞動之所以可能的基礎。人文思維創造不存在的東西或解體已形成的東西;非說出其同時代人已經知道的需要,而是對已經被人類現實認可的知識進行更新。故人文思維與勞動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的關係,不可偏廢。在短視近利、追求效能的勞動社會,應該保有人文思維的價值;即一種在非急功近利的態度中提出問題、對話,在創造理論思辨和無直接或明顯應用價值的研究空間,讓文明得以持續存在。

獨/繼南一中、北一女喊卡 建中人社班112年跟進停招

2022/11/2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