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設界線:與母親的情感糾葛中找到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會在母女關係中設立界線

學會在母女關係中設立界線


前言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我將分享我的個人經歷:從無意識地承受家庭的情緒負擔,到有意識地選擇對自己負責。在這個自我覺察的漫長過程中,我透過閱讀以及心理諮商,學習到如何從兒時習得的情緒反應中解脫出來,並開始設立界線。

希望能在這裡陪伴與我有相同/類似經歷的你,如果你在閱讀我的故事時,發現了自己心中共鳴的回聲,或者你發現自己在類似的情感旋渦中掙扎,誠摯地邀請你與我分享你的感受和經歷。


扮演母親內心空缺的角色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弗朗索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曾說:「兒童的心理症狀、生理症狀,是母親沒有說出口的謊言。」更說道:「孩子明白母親沒有明說的一切。」所以對母親而言,孩子有時也扮演了填補或補償母親內心空缺的角色。摘自:《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Chapter1-關於母親的情緒

「孩子有時也扮演了填補或補償母親內心空缺的角色」,而我扮演的是爸爸“陪伴”的角色,自有記憶以來,爸爸真的很少在家陪媽媽,所以從小媽媽就會對我說許多事情,不管那些內容我記得與否,當時的狀況確實只有我可以聽媽媽說。

我代替爸爸陪伴媽媽,聽媽媽訴說她的心情故事,逛媽媽想去的地方,去見媽媽想見的朋友,漸漸地媽媽的感受變成我的感受,媽媽的情緒也成了我的情緒。


情緒的模仿和乘載

女孩在認知或覺察自己的情緒之前,一般會將母親這個對象的情緒與自己畫上等號,認為那就是自己的感受。換言之,她們將自己也帶入了母親的狀況中。她們逐漸無法認清自己的情緒,最終過著在他人的情緒與反應下察言觀色的生活。摘自:《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Chapter1-關於母親的情緒

憶起孩提時代的我,從小就過著看大人臉色的生活,唯有仔細閱讀他們的情緒,才得以找到在家中生存的方式。

在我的記憶中,有幾個事件我記憶猶新。我阿嬤是位非常喜歡別人做面子給她的人,有次她在對客人講述事情的時候,不自覺地流了淚,記得我當下的反應是:跟著哭!雖然外面的行為是在哭泣,但我內心湧上一股異樣感,覺得自己很可悲,需要這樣生存。但在我哭了之後,聽見客人對我阿嬤說:「妳孫女好孝順喔,知道妳難過,陪妳一起哭。」我邊哭邊偷看我阿嬤的反應,看見她露出驕傲及滿意的神情時,我就知道我做對了,我學到:阿嬤很滿意我這樣做。在那之後,這樣哭泣的“表演行為”,就經常上演。

一直以來一直都認為媽媽的情緒是我的責任,我得幫忙分攤甚至背負他的情緒。我是媽媽的情緒出口,這個行為模式已經成為彼此的習慣了。媽媽遇到事情慣性找我抱怨,即使我重複聽過多次、聽得厭煩,也不能表達我的感受,但凡我想表達:「我聽得很煩,妳不要再說了」,都會換來媽媽強力反彈,她會表達:「聽我說一下又會怎樣,我也只有妳可以說。」

學會設立界線前的我,只好壓下心中不適的感覺,一面說服自己“如果沒有我的話,媽媽就沒有依靠了,所以我必須站在她身旁”,即便這讓我覺得沈重、力不能勝,還是得咬牙,撐起媽媽的情緒。透過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幫助大家看見,情感的模仿和承擔會讓我們遠離自我,不清楚自己是誰。


結語

至於我是如何開始練習設立界線,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並不是握拳立志說:「好!今天開始我要好好立界線!妳(媽媽)的情緒給我自己處理,不要來找我。」就有辦法真的劃出一條明確地界線。劃界線除了需要先意識到媽媽的情緒是她自己的,她必須要自己處理之外;從前媽媽可以這樣對我,為什麼今天開始不能這樣對我?我們這樣的改變,對媽媽來說是陌生的。彼此都需要時間適應新的相處方式。


在你的家庭中,你是否也曾扮演過某種角色,以滿足家人的情感需求?這種角色扮演如何塑造了你今天的自我?


我是S小姐,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或者你願意與我一起在這段旅程上前進,請不要吝嗇你的愛心,並追蹤我的專欄。

你的每一次點讚和追蹤都是對我創作的巨大鼓勵,也讓我知道我們是在一起的。在這個連繫的旅程中,你的支持和互動是我最珍貴的動力。讓我們一起分享、學習,並在情感與自我認識的路上攜手前行。

「S小姐與她的普洱喵」是一處紀錄個人成長與貓咪普洱的溫馨角落。我是S小姐,在這裡,我希望與你分享關於心理健康、自我照顧、及母女關係的洞察和反思。 通過我的經歷,我想講述在普洱陪伴下的點滴,特別是在憂鬱的時刻,如何尋找到力量和支持。我們的旅程一直都充滿挑戰,但期待我們都能擁抱自己的脆弱,並從中成長為更堅韌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我的DNA裡存在著你,我的人生存在著你,我的情緒存在著你,是因為你是我的母親?還是因為我必須要學習看見自己、學習讓自己的靈魂進步?💡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我的DNA裡存在著你,我的人生存在著你,我的情緒存在著你,是因為你是我的母親?還是因為我必須要學習看見自己、學習讓自己的靈魂進步?💡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