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科書帶動學生未來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按:EdYouth是由一群中學生及大學生所組成的團體。他們期許能以「身為學生」的專業,讓學生在教育改革,以及大學考招、學習歷程檔案等新課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也透過培力行動,協助更多的台灣學子瞭解教育政策,探索屬於自己的未來。

文 / 李瑞霖(EdYouth 共同發起人,台大政治二年級學生)

對於一個關注臺灣青年教育的學生組織來說,沒有任何教育議題是 EdYouth 不關注的。因此除了社會常討論的學習歷程檔案、大學考招等議題,「數位教科書」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內容。儘管在整體社會輿論中,鮮少出現民眾或媒體討論這個議題,但我們認為「數位教科書」不僅是因應大時代發展的趨勢,更是台灣推動教育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曾代表 EdYouth 在媒體訪問中提到,高中教科書電子化不僅可行,且可以結合行政院推動的生生用平板政策。簡單來說,倘若教育行政機關要在台灣立即的推動數位教科書,硬體應該要能完全到位。加上學生身為數位原住民,對於數位工具的操作是熟悉,且可以信手捻來。因此,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擔心學生無法適應」不會是臺灣社會最需要關注的面向。然而,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學生參與政策研修的重要性

EdYouth 原先的團隊名稱是「108課綱倡議計畫」,由我(當時高三)與另外兩位同屆夥伴所組成。由於我們當時身為108課綱的第一屆白老鼠,對於新制度感到徬徨失措,卻有感於現行制度無法在政策研修的過程中,妥適的納入學生意見。因此我們以「108課綱觀察報告」為濫觴,嘗試以理性的方式呈現學生的觀點。報告一發出,我們隨即收到很大篇幅的關注。在此之後,我們便於次年改組為EdYouth,由三十幾位高中生、大學生以向上倡議、向下培力為目標,持續推動學生成為教育主體的工程,並成功納入學生參與教育政策討論的角色。

 

因此,我們認為教育政策的制定與研修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即是讓所有的利害關係人都能夠表達自身的意見,並讓這些意見透過制度形成政策建議。至少我們認為,如果108課綱在推動之初,就能夠讓學生參與滾動式修正過程的政策研修,應該能讓前幾屆的學生降低「白老鼠」的自我認同。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擔起廣泛社會溝通的重要角色。不論是108課綱還是數位教科書等大型政策,有效的政策傳達可以弭平資訊的落差,同時讓社會理解政府期待達到的目標、減緩第一線因對政策不解而產生的焦慮。

 

線上學習的成效來自於老師的應用能力

還記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之時,所有實體活動全數停止,課程也轉為線上。但在他國確診案例逐漸攀升之時,我所經營的校外學生「模擬聯合國」社群,就開發了線上工作坊的模式,讓我們在所有實體活動停擺之際,學生自建社群能夠填補缺口。我們成功發揮了「學生是數位原住民」的特質,運用科技讓原本需要實體互動的環節,在線上也能「見面三分情」,提供與會者良好的體驗。

 

從這件事情來説,我們看到「引導者」之於教學現場的重要性:在模擬聯合國活動中,我們是引導者;在學校中,教師是引導者。因此,提供妥當的教師增能管道,並且給予教師更多的支持措施、減壓,不僅能增加老師對於應用數位工具的能力,對學生更是有幫助,為教學現場注入更多活力。

 

我們觀察到硬體不僅僅是推動制度成功的關鍵,引導者的角色、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到社會大眾的理解,每一層關卡都是政府推動政策需要考量的要素,缺一不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期待學生、家長、教師與政府共同努力,達成共好。而在這之間,教科書則會作為一個引介者,將各方利害關係人串連在一起。學生透過教科書學習、家長透過教科書了解學生課程內涵、教師藉由教科書為輔助傳遞知識、政府則是依據課綱審核教科書,確保全國的學習者不會因為經濟文化差異,而喪失學習特定知識的權利。倘若教科書可以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發展,各利害團體的連結或許會因此更加緊密,並且有助於學習者習得更深刻的知識。

 

如果教育現場得以擁有完善的數位教學配套措施,學生就有機會找到新的學習樣態,讓每個學生都能透過更多元的媒介,跟上時代的腳步、找到自己的未來。最終我們期待,讓教育政策不僅僅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是「互為主體」-- 畢竟一個良好的政策要成形且落實,需要各方團體共同努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改變。」 不論是行政院的「生生用平板」政策,或是教育部近期將推動的電子教科書計畫,都是在硬體端快速與時代接軌的措施。同樣地,我們周遭使用的科技產品也與時俱進。這些也都屬於硬體上的改變。但我們是否注意到,從巨觀的角度來看,是時代驅動著硬體變化,而硬體迫使人們順應,最終使掌握
由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主辦,齊聚臺灣K12教育的各家出版社共同攜手合作,臺灣史上第一場跨百年教育內容展覽「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將在11月4日至9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111學測國寫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邀請考生一同書寫下對教科書的體悟。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一起看看學生使用紙本教科書的現況,以及來勢洶洶的數位浪潮下,備受期待的學習輔助又長什麼樣吧!
COVID-19籠罩世界的日子似乎已經變得遙遠,但在疫情推播助瀾之下的數位發展,已悄然延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得以一窺2021年5月全國三級警戒下,學子們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學習面貌。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改變。」 不論是行政院的「生生用平板」政策,或是教育部近期將推動的電子教科書計畫,都是在硬體端快速與時代接軌的措施。同樣地,我們周遭使用的科技產品也與時俱進。這些也都屬於硬體上的改變。但我們是否注意到,從巨觀的角度來看,是時代驅動著硬體變化,而硬體迫使人們順應,最終使掌握
由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主辦,齊聚臺灣K12教育的各家出版社共同攜手合作,臺灣史上第一場跨百年教育內容展覽「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將在11月4日至9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111學測國寫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邀請考生一同書寫下對教科書的體悟。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一起看看學生使用紙本教科書的現況,以及來勢洶洶的數位浪潮下,備受期待的學習輔助又長什麼樣吧!
COVID-19籠罩世界的日子似乎已經變得遙遠,但在疫情推播助瀾之下的數位發展,已悄然延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次透過線上Google Meet的形式訪談幾位來自台灣各地、正值高中時期又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們,讓我們得以一窺2021年5月全國三級警戒下,學子們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學習面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在台灣教育新改革推動下,教育部實施的「112-113年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旨在利用最先進的科技,提升教學的互動性和即時性,並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透過最新3D虛擬導播軟體整合教學素材,幫助教師更好地融入5G新科技教學。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份必修課程的期末報告,選擇了一篇關於台灣教育體系下電競制度和選手生涯規劃的論文進行討論。該篇論文有電子全文,在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都能找到資料,可以多多利用。最後提到了新北電競基地提供的免費課程和活動,有興趣請見粉專。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在台灣教育新改革推動下,教育部實施的「112-113年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旨在利用最先進的科技,提升教學的互動性和即時性,並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透過最新3D虛擬導播軟體整合教學素材,幫助教師更好地融入5G新科技教學。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份必修課程的期末報告,選擇了一篇關於台灣教育體系下電競制度和選手生涯規劃的論文進行討論。該篇論文有電子全文,在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都能找到資料,可以多多利用。最後提到了新北電競基地提供的免費課程和活動,有興趣請見粉專。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