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你可能不是抑鬱,而是陷入了「假性低欲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他並沒有在生活之中,他使自己遠離生活,使得生命和人類的活動以及體驗在他看起來是那麼荒謬和微不足道。”
——歐文·亞隆

 

最近,我們看到一條讀者留言:

 

“你好,我最近很喪,想找你聊聊。我以前是個對生活特別有熱情的人,特喜歡旅行,無論長假期短假期,都在世界各個地方打卡,然後分享我的旅行vlog。我很喜歡那時候活力滿滿的自己。
可我發現我變了,我不再活力滿滿,甚至越來越喪。不只是工作上提不起勁,感到職業倦怠,我覺得我現在是生活倦怠——每天都覺得生活真的好沒有意思。我對這樣的自己很不滿意,但又好像回不去了。
我該怎麼辦?”


這位粉絲提出的生活倦怠這個概念深深戳中了我,這也讓我聯想到了這兩年很火的一個詞「低欲望」。

 

這兩個詞的背後,指向同一種對生活和事物失去了興趣的無意義感。但是,真的是不想要、沒有追求了嗎?

 

其實,這種低欲望的表現,指向的是一種群體性的心理狀態——「生活倦怠」。

 

來看今天的文章。

 

 

「生活倦怠」的背後,

是這5種複雜又微妙的心理


 

以下5種心理感受幫你判斷自己是否陷入了「生活倦怠」:

 

  1. 判斷自己很大概率無法得到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2. 感到自身努力的渺小和無意義,因而無法對美好的未來懷抱預期
  3. 這種“無法得到”並不全是自己的錯,甚至很大程度上不在自己的控制中,因此隱隱懷有“不公平”的微妙感受——這種隱藏的憤怒並不指向某個特定的人,而是指向給自身造成巨大壓力的外部世界。
  4. 其實還有想得到的事物,卻沒有途徑得到。對自身當下所擁有的感到滿足的人,並不會對生活倦怠。
  5. 預先為“自身”和“外界世界將給予自身的回饋”做出負面的預判,好讓自己在負面情況真的出現時有一種控制感——人生本來就是如此啊,我早就知道了不是麼?

 

在某種程度上,生活倦怠是一種價值與行動失調後產生的心理狀態。

 

在價值上,對於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上、對於自己每天在其中的行動,都感到沒有什麼意義。但行動上,卻又還不得不付出日常的努力,“該幹嘛還得幹嘛”,否則可能連現有的生活都無法維持。


 

我們需要學會找回

「生活的興趣」


 

生活倦怠的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過度強烈的不確定性,會讓人陷入“自己完全無法掌控生活”的恐懼,甚至產生習得性無助。因此,應對不確定性,對預防和解決「生活倦怠」都非常重要。

 

大家可能不知道,“感興趣”這種情緒,是調節人們“對於不確定性的感受”的最重要的情緒之一(Kashdan, 2004)。人天性厭惡不確定,在不確定中會感到驚惶不安,但如果此時人們能對不確定的未來產生某種興趣,就能夠把“焦慮”轉化為“興奮”。

 

比如一個人失業在家,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害怕再次失敗。但如果ta能對一份渴望得到的工作產生興趣,這種興趣感會讓ta產生對未來的好奇,此時處於不確定中的ta會感受到“希望”“憧憬”等積極情感,從而降低對不確定的負面感受。

 

可以說,對生活燃起的興趣可以幫助我們抵消不確定感帶來的無望。

 

當然,哪怕是在更好的時代,對生活的興趣也不是不付出努力就能一直擁有的。

 

很多人可能覺得興趣是一勞永逸的,比如有人認為只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就能對工作一直保持興趣,於是每每覺得工作無趣就想跳槽。但現實是,日子久了,上班依然如上墳,興趣還是會變成煎熬。

 

對待生活也是一樣的。哪怕是最受人豔羨的生活,由於人性本能中的“習慣化”機制,我們一定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失去最初的新鮮感和滿足感。哪怕沒有生活或時代性抑鬱給我們的限制,對生活的興趣也是只有付出刻意的努力才能持續維持的。

 

一個人對事物的興趣會隨時間產生變化,“三分鐘熱度”是常態。這就要求我們要麼始終保持在生活中,刻意找尋一些新鮮的體驗;或者在某件事上投入深度探索的努力,真正感受到更高的認知才能感受到的樂趣。

 

興趣不是找到的,而是刻意被發展出來的。找到生活興趣的第一步,是渴望培養出自己對生活的興趣。

 

很多人誤以為,對一切都沒興趣是沒時間去發現它,但心理學家認為,興趣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刻意發展出來的。

 

早就有研究發現,相信興趣是待被發現(find)而不是發展(develop)的人,對生活的熱情更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更低(O'Keefe et al., 2018)。Ta 們走到一個事物面前,發現“哦,這個我不感興趣”,以為這不是自己所要尋找的,於是就走開了。因此 ta 們在生活中的投入往往不夠多元、相對單一。

 

這些人沒有做什麼努力,只是在生活中尋覓看不見摸不著的興趣,等待興趣自己找上門來。這樣對待生活的態度,在整個大環境並不歡快的當下,顯然是行不通的。

 

 

生活的興趣從不在別處,

而就在當下


 

一如伍迪艾倫曾在電影《午夜巴黎》中探討過的那樣,每個人都以為過去、舊的卻充滿機遇的時代是更好的,但每當我們真的回到過去,就又會產生也許更早之前的時代才是最好的的想法。

 

於是,主角套娃式地找尋一個最好的時代,卻沒發現自己始終生活在了別處,喪失了活在當下的主體感。

 

有調查就發現,每個時代的人都認為當下的時代是最糟糕的,過去則是更好的、更輕鬆的。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認為糟糕的過去又會被現在的人懷念(Mastroainni, 2023)。大家都困在了一個名為「過去更好」的理想時代裡。

 

“現今總是令人悲哀,那逝去的則變為可愛。”

 

當我們看著過去時,放大了那些蓬勃的發展,看到了那些名人志士的豪邁,卻遺失了對微小個體的留心,如果我們仔細研讀歷史學家所書寫的小人物,會發現:有時候好的時代裡,小人物過得同樣困苦;而在不那麼好的時代裡,小人物們也能過出屬於自己生活的樂趣。

 

生活的確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有時向好,有時也會向壞,但如何去度過當下的生活,卻依賴於我們主體性的選擇。

 

不管在哪個時代,總有那麼一批人能始終活在當下,哪怕困苦和有所局限,ta 們還是能把生活過出滋味和樂趣。

 

在 ta 們的內心,大概有這樣一種信念:世界和我們的關係沒有那麼糟糕,信任它一點,我們還是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 

 

這或許不需要什麼多大的努力,而只是選擇停下來,看到路邊春天的櫻花恣意地綻放,然後決定今天下班後要去幹一件曾經狠狠期待過的事情(19點才下班但還是趕到迪士尼看了最後一點煙花)。

 

當新的體驗再次降臨,我們也會隨著時間的步伐重新獲得對生活真誠的興趣。

 

畢竟,相比起過去和未來,當下一直在這裡,是我們在時間裡唯一能到達的地方。

 

 

 

今日互動

你感到過「生活倦怠」嗎?

你會採取哪些手段來打破它?

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成功回擊了生活倦怠的時刻~

 

avatar-img
45會員
125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手不單單會對被分手者產生影響,也會對分手者產生或積極或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分手對雙方的影響、不同的分手方式,以及如果要分手,應該如何用適當的方式結束關係。同時提到了幾個問題,幫助人們判斷自己是否確實需要分手。也給出了分手過程中應如何表現、如何建立合理邊界。
過著別人看來很好的生活,卻體驗不到快樂和意義的現象並不少見。文中揭示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實現心理幸福的重要性。指出自治的狀態能幫助我們實現與世界的和諧相處,並提出了實現自治狀態的三個特質和相應的建議。
死亡結束的是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兩個人的關係,但我們對逝者的愛,與ta曾經共度的時光,這份聯結的份量,都不會因為對方的離去而變得不重要。如果你想和曾經深愛而已經永遠離開的ta有一次交流的機會,這篇文章將一定會說到你的內心深處。
指責自我在精神分析裡也叫超我,目的是監督我們的行為。有些時候,「指責自我」真的很有幫助,讓人們有動力朝著目標前進。但當指責自我出現的頻率太高,指責的言辭也特別像人身攻擊時,指責自我的辱駡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內耗。想知道你的「指責自我」有沒有太過分,讓你對自我的認知都變得消極,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
你的室友經常做事有頭沒尾嗎?本文分析爛尾現象背後的原因,提供建議和方法,如何與爛尾人相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作者從行為生態學、認知靈活性等角度深入分析,並提出溝通、共情、設立紅線等有效工具,解決爛尾現象帶來的困擾。
缺乏信任的感情,就像是一輛沒有汽油的車。你可以舒適的呆在車裡,卻無法無法前行。 一段感情能否长久,信任发挥了特别关键的作用。你有什么培养信任的方法?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分手不單單會對被分手者產生影響,也會對分手者產生或積極或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分手對雙方的影響、不同的分手方式,以及如果要分手,應該如何用適當的方式結束關係。同時提到了幾個問題,幫助人們判斷自己是否確實需要分手。也給出了分手過程中應如何表現、如何建立合理邊界。
過著別人看來很好的生活,卻體驗不到快樂和意義的現象並不少見。文中揭示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實現心理幸福的重要性。指出自治的狀態能幫助我們實現與世界的和諧相處,並提出了實現自治狀態的三個特質和相應的建議。
死亡結束的是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兩個人的關係,但我們對逝者的愛,與ta曾經共度的時光,這份聯結的份量,都不會因為對方的離去而變得不重要。如果你想和曾經深愛而已經永遠離開的ta有一次交流的機會,這篇文章將一定會說到你的內心深處。
指責自我在精神分析裡也叫超我,目的是監督我們的行為。有些時候,「指責自我」真的很有幫助,讓人們有動力朝著目標前進。但當指責自我出現的頻率太高,指責的言辭也特別像人身攻擊時,指責自我的辱駡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內耗。想知道你的「指責自我」有沒有太過分,讓你對自我的認知都變得消極,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
你的室友經常做事有頭沒尾嗎?本文分析爛尾現象背後的原因,提供建議和方法,如何與爛尾人相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作者從行為生態學、認知靈活性等角度深入分析,並提出溝通、共情、設立紅線等有效工具,解決爛尾現象帶來的困擾。
缺乏信任的感情,就像是一輛沒有汽油的車。你可以舒適的呆在車裡,卻無法無法前行。 一段感情能否长久,信任发挥了特别关键的作用。你有什么培养信任的方法?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活愈來愈忙,除了物質生活的努力,還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比過去還要忙了,這是很多想要改變現狀的人目前的狀況。 只是如果在物質生活上不做改變,同時又想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你覺得這可能做得到嗎? 原本是不存在一個世界的存在,如果想要讓它們共存於一個世界,能不崩潰嗎? 如果每天依舊把時間放在讓自己痛
❝活著無法擁有動力,陷入無所事事提不起勁的感覺,正是失去自我的警訊。❞ ▌最近生活比較忙亂,各種事情攪在一起、被雜事佔據生活,讓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幹嘛,一天過一天,以往想做的事也沒什麼動力。 也因為雜事太多了,都會想上班加班的人到底怎麼Cover生活的一切事務,不過在昨天聽護士們聊天時大概
沒有目標,沒有生活動力,只是為了活著而生活, 有時候像是處在真空的環境,聽到看到的都蒙上一層, 有點焦慮、有點慌恐,有點不太真實, 突然的靜止,讓自己脫離了現實,一瞬間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現在可能就是個黑暗面的自己,心理不太健康的狀態, 明明很想休息,但就是無法入眠, 明明不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出現以下想法: ✅對生活鮮少熱情 ✅感到厭世 ✅容易倦怠,即使從事不討厭的事情仍是 ✅心累 ✅一天開始沒多久,已經累得癱在一旁 ✅想做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同樣的事情上打轉 ✅缺乏動力 只要超過三個,你已經有靈擾的問題了! 〝好誇張,怎麼可能,我又沒做什麼〞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當意識到生活開始出現「無聊」的時候, 想做的、還沒做的事情明明很多,卻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時候、 逃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的時候、 又或許是生活風平浪靜使得內心又想催促自己做些什麼去改變現狀而焦慮的時候、 如果我覺得自己過得挺好,那是情況真實還是自我安慰?
Thumbnail
推薦三本書,針對在生活中筋疲力盡的人,以及尋覓生活意義、重塑與工作的健康關係的人。
Thumbnail
生活愈來愈忙,除了物質生活的努力,還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比過去還要忙了,這是很多想要改變現狀的人目前的狀況。 只是如果在物質生活上不做改變,同時又想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你覺得這可能做得到嗎? 原本是不存在一個世界的存在,如果想要讓它們共存於一個世界,能不崩潰嗎? 如果每天依舊把時間放在讓自己痛
❝活著無法擁有動力,陷入無所事事提不起勁的感覺,正是失去自我的警訊。❞ ▌最近生活比較忙亂,各種事情攪在一起、被雜事佔據生活,讓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幹嘛,一天過一天,以往想做的事也沒什麼動力。 也因為雜事太多了,都會想上班加班的人到底怎麼Cover生活的一切事務,不過在昨天聽護士們聊天時大概
沒有目標,沒有生活動力,只是為了活著而生活, 有時候像是處在真空的環境,聽到看到的都蒙上一層, 有點焦慮、有點慌恐,有點不太真實, 突然的靜止,讓自己脫離了現實,一瞬間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現在可能就是個黑暗面的自己,心理不太健康的狀態, 明明很想休息,但就是無法入眠, 明明不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出現以下想法: ✅對生活鮮少熱情 ✅感到厭世 ✅容易倦怠,即使從事不討厭的事情仍是 ✅心累 ✅一天開始沒多久,已經累得癱在一旁 ✅想做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同樣的事情上打轉 ✅缺乏動力 只要超過三個,你已經有靈擾的問題了! 〝好誇張,怎麼可能,我又沒做什麼〞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當意識到生活開始出現「無聊」的時候, 想做的、還沒做的事情明明很多,卻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時候、 逃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的時候、 又或許是生活風平浪靜使得內心又想催促自己做些什麼去改變現狀而焦慮的時候、 如果我覺得自己過得挺好,那是情況真實還是自我安慰?
Thumbnail
推薦三本書,針對在生活中筋疲力盡的人,以及尋覓生活意義、重塑與工作的健康關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