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創業還沒成功,但這條看似將會通往創業的路上也不知不覺持續了快兩年,在此期間參加大大小小的相關主題比賽與發表,也有開始接觸廠商及未來潛在客戶,雖然有時覺得身心俱疲,但確實可能體驗了一般人少有的路程。這一路走來,我相信我絕對不是創業團隊管理大師,也沒在團隊管理上有學術上的專研,但這兩年也與各團隊經歷過一連串有趣與鳥事,所以相信可以在此跟各位分享至今為止的體悟與心得。
對於只將最終成品視為目標的團隊來說,如果產品開發需要長時間,則緊迫感自然會減弱。尤其是學生團隊,通常缺乏金錢壓力和物質欲望,且團隊成員對產品未來的期望各不相同,因此投入的熱情和努力也會有所差異。
為了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進度,適時安排一些小型的里程碑,塑造壓力,例如參加競賽或進行發表,可以從外界獲得一些認可。這不僅有助於創業團隊的合作,還能在過程中修正產品問題,並檢視團員之間的工作風格。
過於頻繁的小里程碑可能會阻礙團隊靜下心來思考新的創意面相或解決過去未解決的問題。例如,之前一段時間內團隊同時參加多個競賽,這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前進的壓力。行政團隊忙於撰寫各個競賽的計劃書,而技術團隊則致力撰寫程式來實踐產品,以確保演示時不出錯。但這種過於緊湊的日程終究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使團隊只是為了完成競賽而敷衍了事,回頭看才發現那段衝刺時光對產品的未來發展幫助不大,反而損害了團隊的士氣和前進的動力。
因此,我認為對於那些不向成員支付薪資的團隊來說,創業團隊管理技巧除了需要讓大家對未來的產品有認同感和共識外,確實還是需要壓力來維持大家前進的動力,並可以透過「合適」的小里程碑去塑造這種壓力以及創造成就感。至於何種里程碑稱為合適,這個問題我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套公式可以去解答,只能藉由每一次里程碑的各成員反饋去重新檢視。
「溝通」,相信是大多數創業團隊組織者最苦惱的事情(以我自身而言),尤其是在未支付薪資的創業團隊內,因此常在發出一則訊息前躊躇許久,主要擔心的是會不會因為一句話帶來以下效果。
以上的問題幾乎在我每次傳遞訊息前都需要思考一遍,即使傳出後,也會傳遞給周邊的朋友看看是否這樣的文字表達有所問題,搞得好像比傳訊息給曖昧對象還來的緊張。
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會有這些擔憂,但此症狀似乎少了許多。我的想法是,若創業團隊成員真的對於此企劃有所憧憬與懷抱期望,在你言行不至於過於離譜時,理論上不會因為你所傳遞的訊息而退出團隊,而若是真有人因此退出團隊,那可能也許只能接受此事實,因為代表之後的合作也有很大機率將會有阻礙。以另一個角度觀之,溝通是雙向的,若對方對於我的言語有所不滿或是有其他情緒,也可以藉由他方主動溝通來解開誤會,進行磨合。
以上為此次Part one 的創業團隊心法,有相關想法想討論可藉由回覆此篇部落格或是由ig聯繫我喔!再麻煩大家按個愛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