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我是理財麻瓜,用好書《致富心態》&《持續買進》累積財商


別說錢不重要,當你離職時會深深明白有錢真好的道理,「錢到用時方恨少」,而且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比你還在意。

#有人認為,人生中有70%的煩惱來自於上班。

#可是不上班,會發現100%的煩惱都來自於沒錢。



沒錯,對於我有深刻的體會,金錢焦慮感會不自覺包覆生活。

嚴格來說我在離職前算是理財麻瓜,為什麼這樣說呢?股票買別人報的明牌,有時候忘記有買過,直到股東會通知寄來才想起;因為有親戚是保險業務員,人情保單不知不覺一年也要繳個五六萬,還不含儲蓄型保單,說到儲蓄型保單,又是一段愛與勇氣的故事了……總之理財之於我是門必須重修的一門課。

有人跟我提:

理財不是只有在整理錢財,其實是在打理我們自己的人生。

於是請教幾位理財有成的前輩,投入時間收看影片、唸書、實際執行等方式,並不是加入XXLINE群組聽明牌投資,而是完成以下步驟:

  1. 釐清自己的金錢觀
  2. 未來理想人生輪廓
  3. 重新建構財商
  4. 找到適合自己投資方式



金錢與自由

首先從好書《致富心態》開始,這是一本和內心對話的書籍,錢除了是交易媒介,在當今社會更大的功能是提供「選擇的自由」。

多數人面對離職一定會冒出「沒工作沒收入」及「存款能撐到什麼時候」等問題,我同樣掙扎過,在反覆找尋答案的過程中領悟理財與人生藍圖密不可分。



討論財富自由在現代儼然是熱門話題,有人認為1000萬達標,也有人5000萬卻不敢輕言退休,無論哪個數字都不是標準答案,Heibon認為大多人都只聚焦在賺多少數字的問題,往往忽略「期待的生活模樣」,舉例來說,退休需要的花費準備除了通膨考量,還有直接連結到退休生活。

財富自由和金錢焦慮感彼此是光與影的存在,多少的財富才能與自由畫上等號呢?愈多愈好的心態不能和富足畫上等號,因為無論財富是哪個數字,自由是建立在低焦慮、能夠選擇的基礎上,「自由」是核心價值。


投資是簡單的難題

另外推薦一本好書《持續買進》,Heibon整理幾個重點:

  • 儲蓄是一切的基礎,作者認為要盡可能提高儲蓄率收入至少存下30%,並且持續提高儲蓄率,但不要只是想用省錢來達成,因為生活依舊有基本開銷
  • 投資是人生重要一步棋,擴大本金是重要的一大步,本金不夠大,投資獲利自然不容易高。簡單的例子:10萬元本金的100%報酬是10萬,相對來說500萬元本金只要10%報酬就有50萬
  • 購屋的大前提是「在這個地點居住>10年」
  • 愈早投資愈好,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努力投資
  • 買進ETF,投資大盤指數
  • 投資行為要與市場漲跌脫鉤
  • 長期持有資產,需要用錢賣出
  • 投資的終極目標是自由
  • 呼應書名-「持續買進」


我不會飛但慢慢地走

投入幾年時間身體力行上述的重點:

#不用刻意省錢,尤其是飲食方面,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扣除必要性的支出後,盡量將錢用於投資

#挑選幾個時間點固定投入(如每季第一個星期買進),不猜測高低,因為我也做不到(笑)

#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資作法是投資市值型ETF,在於本身有自動篩選的機制,可以有效分散個股風險


聽起來是笨方法,然而我自知不是交易高手,而關心短期漲跌還容易分散眼前的注意力。或許走得慢,但我可以是龜兔賽跑的那隻烏龜。


​最後想要分享,你其實能有更多選項,以往想都沒想過辭職,更別說裸辭大冒險;不容易的決定需要的是考慮清楚、做心理準備。

離職不是要逃離工作,而是要重新定義工作的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追求人生自由的人生實驗室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