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105 靜觀而有所得,能增進自信心

        缺少自信心是許多人的痛苦。其實,缺少自信心是從小就養成的神經習慣。小時候的「缺自信」形成大腦神經中的情緒慣性,難以改變。但,也有改變的方法,就是要非常覺知,自己注意到缺自信的習慣,才能改變它。

        讓一個沒有自信的人變得有自信,是有可能的。靜心、靜觀、正念、冥想、沉思都是好方法。這些方法是回到內在,進入純意識狀態,這時,心完全靜下來,覺察「真實的自己」並不等於「缺自信的自己」。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不等於那個習慣時,就有機會轉變了。

        不自信、沒勇氣,什麼事都要依賴別人,這種負面的神經迴路習慣是從小建立的。因為,人出生之後,在嬰兒期並沒有自主的能力,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別人幫忙。這個歷程特別久。之後,進入兒童期,雖然可以自理吃喝拉撒睡,但,沒有錢,並無法自己弄吃的,生活仍需要依靠大人。在這漫長的時期中,為著生存,必須仰賴大人,「大腦神經迴路」自然建立起一種「缺自信」、「需要大人」的思維與情感。有時候,在比較扭曲的環境中,兒童甚至要使用討好的行為,才能夠活下來。因此,在許多缺自信的兒童中,會看到某些兒童有明顯的討好行為。當然,也會有在比較健康家庭中成長孩子,自信心充足,但,這是相對的,因為整個世界的設計,讓人們必須依靠其他人才能活下去,因此,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多多少少都有「缺自信」的毛病。

        怎樣改進這個毛病,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是許多人的問題。改進的方法有許多,查爾斯在這裡介紹的是靜心、靜觀、正念、冥想。這種靜觀,是靜觀過往生命的歷程,靜觀神經系統中的「記憶」,直到自己明瞭「缺自信」不過是記憶裡的一個痕跡,並不等於真正的自己。內在某種「不自信」的性格傾向,只不過是從出生開始「長期依賴他人」所留下的某種「記憶」。當自己靜觀它,理解它,不被它影響,就可以用新的想法、感受與行動,重新塑造自己,創造出自信、精神、活力!這個「去除兒童期的負面制約」進而「活出成熟大人的樣子」的生命體驗,可以說是人類在地球中生活的主要體驗之一。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晨光雨露系列,每天早上6時發文,分享新時代的正能量,歡迎追蹤、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