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Sky 讀書會:科學中的對話,聽見公眾的聲音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科學中的對話」。在第一章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和科普差在哪?大眾為什麼需要懂科學?我們提過,現在的科學傳播正往雙向溝通發展,而當代科學除了本質上對知識的渴求外,還會導致政策決定、社會輿論等各面向產生改變,也因此對話不在侷限於同領域的科學家間,也包含了跨學科、與公眾,還有政策面的討論,今天我們將討論對話如何發生,還有對話所產生的影響。

對話如何產生?


踏出舒適圈的第一個挑戰:知識民主化與科學信任危機

當踏出學術的象牙塔,科學便會接觸到複雜的社會議題,首先要討論的是知識民主化科學信任危機。從196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強調平等與公正的理念,並逐漸轉向對知識權威的質疑,提倡知識應該要平等的分配給社會中各個成員,而現今社會因為網路與社群媒體愈趨發達,資源的普及與共享方便性也隨之成長,不僅真的讓更多人能接觸到以前取得門檻較高的科學知識,也有助於更多元的觀點挹注到議題討論之中。

在討論知識民主化的過程中,對科學的不信任也在此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舉狂牛症和基改作物造成的食安疑雲為例,雖然學界有一套客觀標準做為依歸,但政府、民眾也有基於不同理由而著墨的重點,公眾必須具備個人判斷力,而學界及政府機構也要提高資訊透明度,以及提升公眾參與度,這樣在每次出狀況的時候,才能更有效產出應對方案,學界、政府端獲取民眾意見,而民眾相信基於科學方法做出的判斷,避免恐慌,也避免輕信網路上紛飛的謠言而損害到群眾權益。歐盟科研架構計劃系列(Framework Programme, FP)的⼀部分:展望2020,計畫目標在於促進歐洲科學發展,在評價科學研究成果時,對社會的影響程度就已被列為評斷的標準之一。

我們該如何做到對話?

然而,在加深公眾參與的同時,

公眾意見會不會反而限制科學發展?公眾參與的程度是否有限?

在讀書會中我們討論到這兩個問題,因為科學家本身就對自己的研究題目有所偏好,公眾可以影響的程度或許不大(連學生都很難撼動老師的想法了),除此之外,若是廣納公眾意見的比例過多,比較不受大眾青睞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否會較難獲得資金?都是非常需要被討論的議題,留給大家思考

相互學習的對話形式

公眾對話的形式與設計,精準投球才能精準打擊

公眾對話會以什麼形式發生呢?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形式類似公聽會,希望取得聽眾共識,也要確保有結構化的過程,可以產出成果,另一種形式則是讓參與者互相學習,營造出一個舒適且安全的對話空間,但不急著當下產出共識,只求提高未來參與的意願。在設計討論的同時,也必須清楚瞭解自己的受眾,每個議題的受眾不同,想要有效討論這是必須要進行的準備工作。

最後,在對話進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知到在同一個活動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就算是同一群人,也會有各種意見,讓這些意見可以被充分表達,就算持反對意見也沒關係,這樣的對話環境才會足夠健康,對話也才足夠有效。另外,我們也都該記得:

對話不會停止,只要知識持續累積,我們就必須不斷的對話並提出新的應對方案!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