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 讀書會:科學中的對話,聽見公眾的聲音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科學中的對話」。在第一章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和科普差在哪?大眾為什麼需要懂科學?我們提過,現在的科學傳播正往雙向溝通發展,而當代科學除了本質上對知識的渴求外,還會導致政策決定、社會輿論等各面向產生改變,也因此對話不在侷限於同領域的科學家間,也包含了跨學科、與公眾,還有政策面的討論,今天我們將討論對話如何發生,還有對話所產生的影響。

對話如何產生?


踏出舒適圈的第一個挑戰:知識民主化與科學信任危機

當踏出學術的象牙塔,科學便會接觸到複雜的社會議題,首先要討論的是知識民主化科學信任危機。從196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強調平等與公正的理念,並逐漸轉向對知識權威的質疑,提倡知識應該要平等的分配給社會中各個成員,而現今社會因為網路與社群媒體愈趨發達,資源的普及與共享方便性也隨之成長,不僅真的讓更多人能接觸到以前取得門檻較高的科學知識,也有助於更多元的觀點挹注到議題討論之中。

在討論知識民主化的過程中,對科學的不信任也在此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舉狂牛症和基改作物造成的食安疑雲為例,雖然學界有一套客觀標準做為依歸,但政府、民眾也有基於不同理由而著墨的重點,公眾必須具備個人判斷力,而學界及政府機構也要提高資訊透明度,以及提升公眾參與度,這樣在每次出狀況的時候,才能更有效產出應對方案,學界、政府端獲取民眾意見,而民眾相信基於科學方法做出的判斷,避免恐慌,也避免輕信網路上紛飛的謠言而損害到群眾權益。歐盟科研架構計劃系列(Framework Programme, FP)的⼀部分:展望2020,計畫目標在於促進歐洲科學發展,在評價科學研究成果時,對社會的影響程度就已被列為評斷的標準之一。

我們該如何做到對話?

然而,在加深公眾參與的同時,

公眾意見會不會反而限制科學發展?公眾參與的程度是否有限?

在讀書會中我們討論到這兩個問題,因為科學家本身就對自己的研究題目有所偏好,公眾可以影響的程度或許不大(連學生都很難撼動老師的想法了),除此之外,若是廣納公眾意見的比例過多,比較不受大眾青睞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否會較難獲得資金?都是非常需要被討論的議題,留給大家思考

相互學習的對話形式

公眾對話的形式與設計,精準投球才能精準打擊

公眾對話會以什麼形式發生呢?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形式類似公聽會,希望取得聽眾共識,也要確保有結構化的過程,可以產出成果,另一種形式則是讓參與者互相學習,營造出一個舒適且安全的對話空間,但不急著當下產出共識,只求提高未來參與的意願。在設計討論的同時,也必須清楚瞭解自己的受眾,每個議題的受眾不同,想要有效討論這是必須要進行的準備工作。

最後,在對話進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知到在同一個活動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就算是同一群人,也會有各種意見,讓這些意見可以被充分表達,就算持反對意見也沒關係,這樣的對話環境才會足夠健康,對話也才足夠有效。另外,我們也都該記得:

對話不會停止,只要知識持續累積,我們就必須不斷的對話並提出新的應對方案!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avatar-img
2.6K會員
182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政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
Sky in the wall 與共演化研究隊合作舉辦了三場線上講座,探討科學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活動試圖將科學家與藝術家兜上線,成效極佳。講座討論了神豬、肉豬和寵物豬的不同身份及飼養環境,展現出科學與藝術的討論過程。未來期待更多科學與藝術相關的合作。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
Sky in the wall 與共演化研究隊合作舉辦了三場線上講座,探討科學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活動試圖將科學家與藝術家兜上線,成效極佳。講座討論了神豬、肉豬和寵物豬的不同身份及飼養環境,展現出科學與藝術的討論過程。未來期待更多科學與藝術相關的合作。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Sky讀書會再度登場,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的定義」。國中課本上寫道科學研究有七步驟,順序由觀察開始,接著產生問題、文獻探討、形成假說、實驗、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雖然教科書上這樣寫,但照著這個順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科學」嗎?除此之外,大家或許都覺得科學既客觀又中立,但這是科學的真實樣貌嗎?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科學也許只適用於這宇宙,到另一個宇宙的話...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當與見識廣博的人交流時,透過深入的分析和辯證展示專業知識和思考能力,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認同,從而在交流中取得主導權。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科學也許只適用於這宇宙,到另一個宇宙的話...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當與見識廣博的人交流時,透過深入的分析和辯證展示專業知識和思考能力,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認同,從而在交流中取得主導權。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