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成為國小新鮮人的孩子,下課時總喜歡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探險,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孩子只要想獨處,就會去他自己專屬的秘密基地看看花草,發呆放空;同學邀約時,也會一起去玩學校的遊樂器材,在那裡有更多的同學,也認識了不少中高年級的學生。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低年級的班導,讓學生們在下課時間能充分的玩耍並消耗體力。
回家路上,孩子總是分享著遇到的每一個人發生了什麼事,喜歡的不喜歡的,一股腦的全部倒給了我,邊聽邊整理、消化資訊,發現這陣子的他校園生活都圍繞在高年級學姊的部分。
原來每一次下課跟同學到了遊樂設施那裡會遇到中、高年級的學長、姊,也常常一起玩,少數幾個學姊特別喜歡找孩子及他的同班同學一起,只是孩子的個性極度厭惡被管理,群體共識下要玩A遊戲時,孩子不想參與就會選擇自己去玩別的設施或做別的事,但會有同學來要求孩子一起玩,拒絕一次、兩次後孩子會很不開心,也因為這樣學姊們會幫他取外號,這點讓孩子的感受很不好。
有次在玩耍時,高年級學姊伸手對孩子比了中指,他知道這手勢的意思,心裡想著絕對不能輸,迅速地伸出兩隻手也回比了中指,學姊被激怒後大吼:「我要告訴你媽媽!」這句莫名其妙的話讓孩子滿頭問號,就跑回教室了。
當孩子跟我說這件事情之後,我忍不住大笑,我問他為什麼要兩隻中指?
孩子說他比一隻啊,那我兩隻一定比他厲害!
這神邏輯讓我哭笑不得,還好學姊並沒有追到教室並報復他,只是孩子認為學姊們雖然有時候會跟他們玩,但更多時候是想控制他們,而且用一些他們不喜歡的外號一直講個不停,讓他再也不想去那裡玩了。
才一年級的他說著「等我變成高年級,我才不要跟他們一樣,我會當很好的學長、姊去照顧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們!」
接下來就是我開始幫孩子的各種髒話、手勢教育,校園裡充斥著這些言語,我想提早認識“惡意”,應該可以減少吃悶虧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