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圖紙的一年(三):個人化的(觀看的)筆記

更新於 2024/07/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圖紙的一年(三):個人化的(觀看的)筆記〉2024-01-02


  「今天學校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兒時經常聽見這樣的問題。「沒啊」「普通」「跟平常一樣」給出來的回答大致是這樣。一方面是當時沒有觀察身邊事情的眼睛,另一方面,即便真的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我大概也沒有意識到它們是可以拿來跟家人分享的。


  國中時,有一次爸爸到市區辦事,說可以順便載我回家。我和一個同學一起走,他住得離學校相對近,我爸說順便載他一小段。在車上,我爸隨意和他聊天,我不記得內容,就是那種比較家常的問句。當下我感覺特別怪異,那種感覺就好像在說:這兩個明明是在不同世界裡面的人,為什麼竟然在交談?


  這大概就是我放學之後想不太到什麼「有趣的事」可以和家裡說的原因。就像一個人可能會說今天玩了《薩爾達傳說》,不會去說今天在卓拉領地和希多王子聊了什麼。「應該是會聽不懂的吧」,這大概會是那個最主要的未顯題理由。


  然而,其實聽不懂根本就不是問題。或者說,恰恰是因為聽不懂所以有更多東西可以聊。當你說到一個他們不認識的人名、地名、次文化裡的詞彙時,便開啟了在另一些人面前建立圖像的機會。就像閱讀書籍、觀賞影視作品或踏進一個原來不認識的遊戲世界。去說出那些你從另一個領域帶回來的故事,恰恰是聊天與分享生活的核心。或者說:就是旅行的意義。



  這陣子裡,以及接下來想在這裡嘗試的書寫便與此相關。想更大比重地去談一些個人化的東西。就像所謂「越在地就越國際」,個人經驗的其中一個公共意涵在於:它是世界中一個特定的觀看視角。


  這某種意義上是身分政治的基礎,因為有一些特定的議題或觀點,強烈地關聯於某些特定的實際生命經驗。就像「男性的女性主義者」永遠缺失了一大塊女性在實際社會中遭遇的負面經歷,你可以、也應該試著去理解,但你不可以輕易地說出「我能理解」,因為那不是事實。


  你可能同樣遭受父權社會的傷害,你可能在親密關係上經常處於被動狀態或較低的權力位階,但那與僅僅因為出生時的器官差異就在一整個人生中遭遇到系統性的不平等對待是不能類比的。


  要讓有那樣經驗的人可以自己說話,要讓有每一種經驗的人都可以自己說話。於是我得代表我,去把我在旅程中看到、聽到、體驗到的事情記錄下來。



  大江健三郎說他的祖母名字叫作「ふで」,是筆的意思。「她曾用透露秘密的口吻對我說,自己是為了記錄這森林裡所有發生的事情才出生的。」我也逐漸地認為自己是這樣思考關於存在與寫作的種種問題。


  在開始寫這裡的文章之前,本來在進行另外一個寫作的計畫。每個月記錄自己看了什麼電影、動畫,讀了什麼書、玩了什麼遊戲。雖然也會試著去分析裡面的內容、結構,我為什麼推薦或為什麼不推薦。但為了把自己接觸的作品每部都寫下來,有些沒有太明確感想的作品即便語言蒼白也盡可能地去談。並且,因為想要維持每個月的週期,月底總是寫得很趕,不算太滿意也要先上傳。隨著把重心轉移到這裡,那邊便無聲無息停下來了。



  去年電影的確看得比較少,有感觸的也不多。但看過的動畫(無論新番還是舊番)好幾部都讓我很喜歡。還是會覺得,沒有用自己的語言在初看完的那陣子就記錄下感受其實特別可惜。雖然月度的整裡沒有做下去,但會想把一整年看過作品中特別想聊的,在這裡聊一聊。


  所以,接下來或許會在分幾個周末聊一些2023年看過的作品,以這種比較個人化與口語化的角度。之後,我也想多寫一些關於接觸的作品的事情,把我原來在另一個板面上做的事情一點點整併進來。但會是以我自己舒服的節奏,而不必像是某種例行的本月成果報告。這是今年要做的其中一件事。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FFZggk4BTgJYkwL4Waa1RtchQ73BidRBSCkkzoahW46WiUgRTnRu3uK3LkBRtyivl

avatar-img
76會員
71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圖紙的一年(二):關於寫作,以及熱水器〉
〈前圖紙的一年(二):關於寫作,以及熱水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最近的工作是一間橡膠工廠,主要負責電子產品的零組件設計與製造,而我待的是成型部門。 成型部門就是將一片片切好適當大小的矽膠放到攝氏一百多度的金屬模具上,按下「自動」按鈕,巨大化的鬆餅機就會縮進鐵蓋中加壓並硫化。等到烘焙完成要把烤好的橡膠鬆餅旁的支架卸下,就像是拆模型那樣;因為我做的是錶帶,所以最後
Thumbnail
他自問,當初為什麼不接受父親的提議到他們工廠上班呢? 至少在那裡工作不需煩惱生意好壞,每個月有固定的薪水、三節獎金、年終分紅還有隨著年資增加而逐漸增多的特休,即便是退休後仍有一筆還算可以接受的退休金。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錢包沒錢了,我的身形同錢包一起日漸消瘦
Thumbnail
無意識的動作究竟代表什麼呢? 總是不斷從世界抽離,又不斷試圖回到這個世界,但為什麼、為什麼,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呢?
未知(日常): 1.朝腳尖的方向踏步 誰說成果一定是目的地   2.吃科學麵的當下 首先不一定是 捏碎加上調味粉   3.允許讓問題 黏著在泥淖中 不斷進退兩難 再逐漸銷聲匿跡 (或者隱形在原地)   4.劃下的紅色條碼 其實無法讀取 拯救並無關你的徒勞無功 無處: 無聲的反抗 此時此刻也失去了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最近的工作是一間橡膠工廠,主要負責電子產品的零組件設計與製造,而我待的是成型部門。 成型部門就是將一片片切好適當大小的矽膠放到攝氏一百多度的金屬模具上,按下「自動」按鈕,巨大化的鬆餅機就會縮進鐵蓋中加壓並硫化。等到烘焙完成要把烤好的橡膠鬆餅旁的支架卸下,就像是拆模型那樣;因為我做的是錶帶,所以最後
Thumbnail
他自問,當初為什麼不接受父親的提議到他們工廠上班呢? 至少在那裡工作不需煩惱生意好壞,每個月有固定的薪水、三節獎金、年終分紅還有隨著年資增加而逐漸增多的特休,即便是退休後仍有一筆還算可以接受的退休金。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錢包沒錢了,我的身形同錢包一起日漸消瘦
Thumbnail
無意識的動作究竟代表什麼呢? 總是不斷從世界抽離,又不斷試圖回到這個世界,但為什麼、為什麼,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呢?
未知(日常): 1.朝腳尖的方向踏步 誰說成果一定是目的地   2.吃科學麵的當下 首先不一定是 捏碎加上調味粉   3.允許讓問題 黏著在泥淖中 不斷進退兩難 再逐漸銷聲匿跡 (或者隱形在原地)   4.劃下的紅色條碼 其實無法讀取 拯救並無關你的徒勞無功 無處: 無聲的反抗 此時此刻也失去了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