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車長班訓練對內簡評

這篇評論是以本公司同仁為閱讀對象,故不對專業概念多作說明。

113年第一期乘務人員班,正逢是公司化前最後一批特考員級,以及各區招攬既有人員擔任乘務工作為學習主體的課程;因為公司化大量流失人力亟待補充,這批乘務人員班的規模也非常大,生師比過多、環境壅擠,造成教學品質明顯下降,除了課堂間向老師討教要排隊,在實車上的實務訓練,即使經過適當分組,也常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

在課程整體規劃方面,我覺得難易度尚可,沒有新進人員局、處訓那樣程度錯置而浪費訓練能量,至少乘務人員班已經至少有兩個月的第一線現場經驗,對鐵路有初步了解,進而有其基礎進入課程。但部分課程規劃我仍有疑問,尤其工機電外單位概要,過於技術細節,照理應與運務工作知能有所洽接或延伸才合適。

我認為師資上比較多問題,台鐵的師資各有其優秀專業不論,但不見得擅長教學與安排適宜教材。教學上不夠重視邏輯貫通、制度設計的原因討論,不易令人理解記憶與融會貫通(例如傳令法區間再開行列車,為何不能再派另一位傳令員而必須以調車進入?為何傳令法一定要傳令員作為憑證,而不改以像是行車命令書或「傳令書」就好?這背後應該都有它的安全設計目的);而教材安排的學習重點,理應著重考慮乘務人員本職學能出發,但部分課程已經過於延伸淪為龐雜,鐵路專業知識固然愈瞭解愈能掌握全貌是好事,但在測驗與排名壓力下,知識量過多會流於死記硬背,終究換來的是「考完易忘」,其實不利提升學養,至於怎麼拿捏恰到好處也是學問。

最後是規章設計,規章用意是讓人工作有所依據、確保SOP落實,但很多規章內容其實不易理解,字義或概念傳達不精準(例如「不在此限」的段落指涉範圍),乃至於背後另有深意或另有規定再延伸(卻又不提示,需翻遍熟悉規章整體才能知悉),閱讀時難以一見便知。乘務人員班期間有大量的學習障礙,其實都來自規章寫得不夠清楚,必須不斷追問才能看見全貌。

從乘務人員班結業後,在接下來的車班實務訓練其實可以看出,乘務人員的本職學能比起前述的知識面,有更多面向是「熟悉度」,包含值乘時各種門機與列車設備的基本操作流程、設備排障除錯、各站場環境的認識與事前評估(調車規劃、開門位置、目視號誌位置),以及安全確保與應變的要領。這些學習大抵都可以在實務訓練中獨立完成,不倚賴乘務人員班的知識課程架構,且更為本質又更為重要。在我看來,乘務人員班的許多課程,照理應該更適合作為後續「回訓」而延伸、增加學能的「補充教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只寫零碎細瑣。聯繫請信:1987dust@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