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書評】那些你以為對的學習方式,其實都是錯的?!丹尼爾·威靈漢《你可能學錯了》

raw-image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丹尼爾·威靈漢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4/04


前言


再次感謝開根好的邀讀,又一次接觸了不同領域的書籍。這本《你可能學錯了》光是從書名就足以引起讀者好奇,為什麼學錯了?我們怎麼學錯了?這一堆堆問題會不斷地出現在腦海中。

 

而這本書確實非常適合給那些學習者與講師、教學者一個很棒的指南。書中提供了多達94種學習的招式,你完全可以把它視作學習的武器庫,每學會一招,就意味著你多了一樣新的武器。幫助你可以在學習的路上可以過關斬將。其中包含了「如何聽懂一堂課?」、「如何在聽課時做筆記」、「如何整理自己的筆記」等多方面。

 

而接下來我將拆解一般常見的學習方式,告訴你這個方式哪裡有問題,需要如何調整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上課不要帶講義、也不要用筆電?


相信上課前印講義是不少人學生時代曾經做的事,我也不例外,還記得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常常在接續下一堂課前,衝去影印店列印厚厚一疊的講義。

 

結果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講義是真的有幫助我學習得更好嗎?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為什麼呢?因為講義是老師為你準備的內容精華,但這並不是你自己幫自己準備的。所以不管是裡面的內容還是架構,都無法全然與你原有的知識系統連結在一起。


這樣看來,講義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教科書,感覺只是方便老師講述,但卻無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所以作者才會提出,其實你不應該帶著講義去課堂上,而是先從講義中理解大致的結構與內容,然後在課堂上用自己的方式寫下筆記。這樣一來更有助於你加深印象,二來你也可以用自己的邏輯方式來理解整個課程內容。

 

另外,講到做筆記,現在肯定有很多學生習慣帶筆電上課。雖然帶筆電的目的是為了做筆記,但問題是,很多人會在做筆記的過程中分心。一打開電腦,會忍不住上網看一下首頁新聞,或是一邊上課,一邊用LINE聊天,這樣學習效果當然會很差。

 

也因此,作者建議我們最好還是用手寫筆記的方式學習會更好。這樣不僅不會分心,也能因為有「寫下來」的這個過程增加記憶力。

 

可能有些人會說:「我真的討厭手寫,而且我保證用筆電絕對不會分心。」

 

有這種意志力當然很好,但可以長期保有這樣的專注是很困難的。所以請務必遵照一個原則,那就是「如果可以改變環境,就不要想依賴意志力。」

 

關掉WIFI或是直接改用手寫筆記的方式,都會遠比你靠意志力制止自己不要分心來的效果更好。




你不是真正的「知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碰過,你以為自己已經都讀懂了,可是每當一考試,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根本就沒有讀懂。這種時候我們都會說是「沒有讀進去」,但為什麼沒有讀進去呢?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你不是真正的知道」。

 

那要怎麼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知道呢?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講述出去,想像自己是老師,去講解內容給那些不知道的人。如果你能輕鬆講解,對方也能因此理解,那就代表你是真的「讀進去」了,反之就是沒有。

 

這就像小的時候班上會有各個科目的「小老師」,他們可能就是該科目表現特別好的同學。所以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就可以去詢問這些小老師,而小老師也能在教導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增進自己的學習能力,加深印象,他的科目表現也會因此越變越好。

 

所以這是個雙向學習的方式,我願意簡稱它為「以教為學」。


就像書中說的:「如果你能靠自己解釋內容,而不僅僅是在聆聽別人解釋的時候能理解它,那就代表你已經做好準備了。」




結語


這本書還真的很像「學習類型」的百科全書,內容講述的範圍真的很廣。尤其後面幾個章節甚至還有談到「如何克服拖延與學習焦慮」等,真的是把所有學習者會碰到的問題都寫過一輪。讀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與需求,尋找對應的章節取得技能,是一本實用性很高的書籍。

 

推薦給正在學習的學生以及「學習如何更好學習」的講師們這本書,相信可以讓你對於學習有更深層的認識與啟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微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