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革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活著是一種革命式的運動。我們從昨日跨到今天,遙想著還沒發生的下一秒,還沒出現,但我們卻已經看見它了。我們把自己投入到生活之中,讓未來發生,於是乎我們打理自己、梳洗身體、用文化化妝,出門上班上學,創造出一個基本上能適應於社會並且生存其中的模樣。日覆一日地重複它、維持它、守護住它,身體重塑之後讓生命繼續延續。


...


  融入社會是一種身體記憶,也是一種非常不簡單的技藝。那些缺乏職場現實感的人還沒有培養出這樣一種記憶,也就是那些應該在職場上發揮出來的技藝。最簡單的例子像是職場溝通或談判。那些人還不會在對談中預設雙方立場,還不會迅速地宛如身體反射般用「這對我有什麼好處」、「這樣我有沒有損失」來思考。那些人還在用身體認識人,以一種更原初、剛誕生於世界的方式來與對象打交道。那些人不具備這樣一種「現實感」,那就是世界是目標導向的以及功利的。然而所謂的現實,到底是什麼模樣呢?


...


  有人認為產學之間存在落差問題,這是因為我們在學校被保護的離現實有一段距離。就現況來看,好像也確實有這樣子的落差現象,但這應該是一個問題嗎?是用什麼角度投出去凝視的呢?從學校體制出來,出來再進去社會裡找工作,儘管這是大多數人的生命軌跡,儘管兩者經常有著次序關係,但是如果我們的生命是一個連續體,如果我們的生命階段其實無法真正地區分出一階兩階三階,那麼學校教育就未必需要替業界背書。它大可不必完全地擔起使人跨上下一階的責任。然而不可諱言的,它確實有著什麼責任,但那應該在於傳授正確知識、培養人文素養,並且教人如何能夠發揮它。但就其本質上與就業是兩碼子事,只是兩者經常交疊,互為表象顯現。


...


  缺乏職場現實感的原因,或許並不是產學落差,而是缺乏將個人生命視為連續體的宏觀。當我們考察生命,擺脫掉產學之間清楚劃分的絕對框架,重新將個人生命經驗置於首要,自然也不再有「我現在在學校,只要努力唸書就好」這種懸擱式的想法。更進一步地,我們不會只滿足於學校教育,因為在面對個人生命的龐大時,體制內教育顯得如此渺小,只不過是當前主流的方法罷了。


  又或許缺乏職場現實感的真正原因,是個人壟罩在宏觀之下而導致的徬徨無措。生命啊生命,我們朗誦青春的舞台劇獨白,我們站在台上卻低著頭,看著許多奔跑的影子,像諸星大二郎漫畫裡的栞與紙魚子,每一個都想用網捕捉起來。許多許多的可能性,無數的選擇之後竟還有無限個可能。有的時候午夜夢迴才正是清醒的時刻。天還沒亮,我們暫時從體制內的校園或上班生活中脫離,去掉生命繁忙的外衣,留下赤裸裸的自由,自由啊自由,舞台上的我們壓力大到忘光對白,尷尬地與之對視。


...


  在個人的眾多可能性的小宇宙裡,我們革自己的命,有的輕描淡寫,有的穿透了肌里,指尖擾進了脈搏。你選擇投向大海,從此時間開始與世界對齊。

  職涯永續在某種程度上不比想像的輕鬆,畢竟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革命,反過來想,我們其實只要夠快樂,就已經很成功了。




【延伸閱讀】

讀班雅明(二):造成歷史停頓的兩種暴力

《論重複》(一):在重複中創造,在創造中重複

謝德慶《打卡》:行為如何藝術化?

《影響力習慣》:Player是其所不是,一般人不是其所是

avatar-img
16會員
73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延續上一篇,康斯坦丁接著以笑鬧劇作為正面例子,來說明重複的積極意義。笑鬧劇獨特之處在於,能夠讓觀眾啟動個人的「影子遊戲」,去創造和感受,那些自身未實現的可能性。
  不知不覺我們都活成了一個目標導向的人,被慣養成更有決斷力、更積極、更有行動力、或更有產出,就算沒有像財經雜誌上的成功人士那樣成功的具備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我們也被如此期待著要去朝向它,彷彿它是對的。
  最近讀了九歌出版的新書《論重複》,印象中上一次買書是好幾年前了,大概也是為了讀書會買的。難得畢業之後還有機會參加哲學讀書會,況且書也不貴,很快就下訂取貨了。結果,這是一本翻譯差強人意的書,非常生氣,覺得曾經認真對待這本譯作的自己被當成傻子耍,同時也非常沮喪,對於台灣出版業。
  這些片中主動出擊的成年男性,有的有妻小、有的還有孫子,聊沒幾句就開始自慰, 讓演員看自己生殖器。有的不斷挑逗,有的責備演員不露出胸部讓自己能夠解脫(射精),有的威脅演員將不再繼續聊天(做朋友)。同樣的是,他們都不在意對方只有12歲,或者更應該說,就是因為知道對方只有12歲,所以才會如此。
  在職涯諮詢現場與相關的討論經驗中,我們經常運用性格、興趣、能力三者之交叉分析,來定位適合個人發展的職涯進路,而除此之外,有一個很特別的是我們還經常使用「天賦」一詞,來解釋某種難以量化的個人優勢。
  與其說是行為藝術,或許有時候更適合視作為一種社會實驗。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許多作品,都帶有這樣的特質。
  延續上一篇,康斯坦丁接著以笑鬧劇作為正面例子,來說明重複的積極意義。笑鬧劇獨特之處在於,能夠讓觀眾啟動個人的「影子遊戲」,去創造和感受,那些自身未實現的可能性。
  不知不覺我們都活成了一個目標導向的人,被慣養成更有決斷力、更積極、更有行動力、或更有產出,就算沒有像財經雜誌上的成功人士那樣成功的具備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我們也被如此期待著要去朝向它,彷彿它是對的。
  最近讀了九歌出版的新書《論重複》,印象中上一次買書是好幾年前了,大概也是為了讀書會買的。難得畢業之後還有機會參加哲學讀書會,況且書也不貴,很快就下訂取貨了。結果,這是一本翻譯差強人意的書,非常生氣,覺得曾經認真對待這本譯作的自己被當成傻子耍,同時也非常沮喪,對於台灣出版業。
  這些片中主動出擊的成年男性,有的有妻小、有的還有孫子,聊沒幾句就開始自慰, 讓演員看自己生殖器。有的不斷挑逗,有的責備演員不露出胸部讓自己能夠解脫(射精),有的威脅演員將不再繼續聊天(做朋友)。同樣的是,他們都不在意對方只有12歲,或者更應該說,就是因為知道對方只有12歲,所以才會如此。
  在職涯諮詢現場與相關的討論經驗中,我們經常運用性格、興趣、能力三者之交叉分析,來定位適合個人發展的職涯進路,而除此之外,有一個很特別的是我們還經常使用「天賦」一詞,來解釋某種難以量化的個人優勢。
  與其說是行為藝術,或許有時候更適合視作為一種社會實驗。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許多作品,都帶有這樣的特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的每一天都像是人生的一個小樣本,透過每天的行動和選擇,成就著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事情,讓我們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為了提升當下生活的品質,我們可以注意周遭發生的事物,珍惜人際關係,並保留時間給自己。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得過且過其實並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生活型態與思想模式
Thumbnail
我們的每一天都像是人生的一個小樣本,透過每天的行動和選擇,成就著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事情,讓我們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為了提升當下生活的品質,我們可以注意周遭發生的事物,珍惜人際關係,並保留時間給自己。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得過且過其實並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生活型態與思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