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習慣》:Player是其所不是,一般人不是其所是

更新於 2024/12/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影響力習慣》一書中,作者區分出兩種不同習慣的工作者,兩者在態度、行為和思想上的差異,使得一者被稱為「一般貢獻者」,一者則是能夠影響組織發展、使自己跳脫舒適圈與更大的服務志業(作者預設了我們能夠在擴展自己,將自己與偉大的任務關聯起來時得到成就感)關聯的「影響力成員」(impact players)。


  作者列出許多差異,例如一般貢獻者做他們的工作、等待指示、上報問題、只做他們擅長的事、將問題視為負擔。然而在類似情境中,影響力成員則做需要的事、會適時站出來領導也會退回組織中去執行任務、會嘗試解決問題並變得更強大、願意接觸不熟悉的業務並尋求回饋、會把複雜困難的問題變簡單。作者特別交代,這兩種人都是聰明、可靠、會按時完成任務的人,但為何在緊急時刻,主管選擇將任務交予「愛將」,更願意給他們舞台、更願意託付重任、更願意提供資源?而這些人更容易在職場上發光發熱、自我實現,原因不只是有主管的提拔,更重要的是作為「影響力成員」所擁有的特質。

  在工作方法上,一般貢獻者做他們職位的事,影響力成員則做他們需要做的事。作者拆解出現象背後的習慣心態,前者將工作僅僅視為一種職責,他習慣採取狹隘的觀點,把自己侷限在他所擔任的職位裡,使得自己只會、只能、也只看見自己所處的職位裡的問題。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裡,難題經常是接二連三的出現,而缺乏對組織全盤了解的一般貢獻者,往往難以參與此類緊急、攸關組織未來發展的龐大任務。至於影響力成員,促使他工作的原因主要由服務心態(我可以服務和解決問題)、自主感(我可以獨立行動和做決定)以及內在控制觀(我可以控制我人生中事件的結果)所構成,他們學習遊戲規則,並在職場遊戲裡扮演自己適合的角色,且懷著熱情扮演這個他覺得「我可以」的角色。他們懂遊戲規則,也懂遊戲更新到哪裡,故所扮演的角色也時常調整。他們能增進組織的靈活性,能超越或擴大處境的限制,為組織帶來創造性。(參見頁97)


...


  這讓我想到法國哲學家沙特在處理「存在」論題上所舉的服務生例子。

  沙特認為我們的意識以否定(Negation)為基礎,意識本身是透明且虛無的(Nothingness)。作為不斷透過各種選擇模鑄自己的存有,我無時不在改變,我只能藉由我不是什麼來掌握自己,且永遠只能以「不是」的方式「是」我自己。

  承襲胡賽爾的意向性基礎: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沙特進一步翻轉為,在意識必然的否定性結構中,意識一定不是那個已經被概念固定住的東西。這弔詭地當一位完完全全投入在工作中的服務生說「我是一位服務生」時,恰恰表示說自己不是服務生,變成我不是我所是的。根據這樣的意識結構,或許我們可以將《影響力習慣》作者所談到的兩種職場「扮演」心態進一步區分,一般貢獻者為「不是其所是」的工作者,影響力成員則為「是其所不是」者。當我跟上組織議程去調整任務,不做我不需要做的事時,我就區別出我不是什麼,進而掌握住我是什麼。

  在職場遊戲裡,影響力成員便是不斷透過不是來凸顯自己所是的、讓人難以忽視的夥伴,而非待在蘿蔔坑裡的員工。在書中,作者對希望成為影響力成員的人的建議到:避免陷入「職責所在」、小心翼翼「追求熱情」。避免把自己困在缺乏創造性的職責崗位中,以及將工作熱情視為外物去追求的結果,反到是成為完全投入的服務生。作者認為,所謂的工作熱情,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所以熱情本當就存於工作之中。




【延伸閱讀】

《被討厭的勇氣》(上):「否定心理創傷」是一種邏輯語言的暴力

《不!》:馴化動物,當生命成為商品、影像再到Spectacle

送禮與回禮(一):怎麼送?如何還?送禮的道德難題

情緒自虐(上):為什麼我們耽溺於負面情緒?

avatar-img
16會員
70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美國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哲學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temperaments)衝突的歷史」,而其所主張的實用主義的工作,就在於展開這幾種氣質就其本身的實踐意義。重要的是信念如何發展成我們欲求的行動,以及面對這樣的行動所促成的一系列關連性思考及行動。
  最近接觸了一些商管類書籍和課程,說到底似乎都沒什麼太大收穫或得到什麼新知。大部分都只是換個方式再說一次人們普遍認同的事情,像是對工作要有熱情,從中找到意義,或是對人生要有規劃,發揮出個人價值等等。舉一些經驗案例,說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話。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美國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哲學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temperaments)衝突的歷史」,而其所主張的實用主義的工作,就在於展開這幾種氣質就其本身的實踐意義。重要的是信念如何發展成我們欲求的行動,以及面對這樣的行動所促成的一系列關連性思考及行動。
  最近接觸了一些商管類書籍和課程,說到底似乎都沒什麼太大收穫或得到什麼新知。大部分都只是換個方式再說一次人們普遍認同的事情,像是對工作要有熱情,從中找到意義,或是對人生要有規劃,發揮出個人價值等等。舉一些經驗案例,說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話。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影響力,決定你是有價值的成員,還是只能遊走在邊緣。
Thumbnail
你對工作滿意嗎?會不會覺得雖然很努力,卻沒有獲得上司信任?或總覺得無法在工作上發揮所長,獲得更高報酬呢?推薦這本《影響力習慣》,只要掌握書中的秘訣,你也能成為職場上的高影響力玩家。
Thumbnail
拖延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無意識行為。需在事前建立相關認知,提升警覺,給予適當回應。
Thumbnail
權威原理告訴我們:「人容易受到環境制約,盲目地服從權威,甚至因此犯下惡行。」 而最常見的象徵:「頭銜、衣著、身份標識」更是讓我們輕易的相信與服從,但盲目服從有時候容易被利用,甚至於來危險。 因為我們必須先問自己兩個問題,並進行思考: 1. 這個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 2. 這個權威與事情相不相關?
Thumbnail
喜好原理(Liking)指我們大多數人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歡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包含: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接觸與合作、條件反射與關聯。 防範機制:自己超乎尋常迅速地喜歡上了對方?只要這種感覺,我們就該警惕了。
Thumbnail
一般來說,在我們自己不確定、情況不明、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我們最有可能認為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想要降低是自己犯錯的風險,而去仿造別人的行為,或是參考別人的看法。如吃美食前先看排隊人潮、看電影時先看網路評價,都是社會認同原理的影響。
Thumbnail
什麼是「承諾與一致性」原理呢?簡單來說就是:指我們一般都對自己做出的承諾有認同感,儘管有時明知發現承諾是錯的,但也會持續保持行為。 〝言出必行〞這是我們從小到大所學習到的價值觀,因此,只要我們承諾了,我們就會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它會札在我們的心中告訴我們,我們要去實現它。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一個「互助」的社會,所以每當有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覺得有一種「虧欠感」,虧欠感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只要有人先幫助過我們,我們就會想要回報他們,而且不管這個幫助多麼的〝渺小〞,都會在你心中種下一棵種子,讓你日後更容後答應他的請求。
Thumbnail
《影響力》大多都是來自於作者的親身體驗,儘管從參與式觀察學習到千百種讓人順從的策略,但大致可歸納為六個基本類型。每個類型都是從一種能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心裡原則衍生而來,因此,這些順從策略才具有左右人們行為的力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影響力,決定你是有價值的成員,還是只能遊走在邊緣。
Thumbnail
你對工作滿意嗎?會不會覺得雖然很努力,卻沒有獲得上司信任?或總覺得無法在工作上發揮所長,獲得更高報酬呢?推薦這本《影響力習慣》,只要掌握書中的秘訣,你也能成為職場上的高影響力玩家。
Thumbnail
拖延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無意識行為。需在事前建立相關認知,提升警覺,給予適當回應。
Thumbnail
權威原理告訴我們:「人容易受到環境制約,盲目地服從權威,甚至因此犯下惡行。」 而最常見的象徵:「頭銜、衣著、身份標識」更是讓我們輕易的相信與服從,但盲目服從有時候容易被利用,甚至於來危險。 因為我們必須先問自己兩個問題,並進行思考: 1. 這個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 2. 這個權威與事情相不相關?
Thumbnail
喜好原理(Liking)指我們大多數人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歡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包含: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接觸與合作、條件反射與關聯。 防範機制:自己超乎尋常迅速地喜歡上了對方?只要這種感覺,我們就該警惕了。
Thumbnail
一般來說,在我們自己不確定、情況不明、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我們最有可能認為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想要降低是自己犯錯的風險,而去仿造別人的行為,或是參考別人的看法。如吃美食前先看排隊人潮、看電影時先看網路評價,都是社會認同原理的影響。
Thumbnail
什麼是「承諾與一致性」原理呢?簡單來說就是:指我們一般都對自己做出的承諾有認同感,儘管有時明知發現承諾是錯的,但也會持續保持行為。 〝言出必行〞這是我們從小到大所學習到的價值觀,因此,只要我們承諾了,我們就會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它會札在我們的心中告訴我們,我們要去實現它。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一個「互助」的社會,所以每當有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覺得有一種「虧欠感」,虧欠感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只要有人先幫助過我們,我們就會想要回報他們,而且不管這個幫助多麼的〝渺小〞,都會在你心中種下一棵種子,讓你日後更容後答應他的請求。
Thumbnail
《影響力》大多都是來自於作者的親身體驗,儘管從參與式觀察學習到千百種讓人順從的策略,但大致可歸納為六個基本類型。每個類型都是從一種能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心裡原則衍生而來,因此,這些順從策略才具有左右人們行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