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2-1】語音、語音學和音韻學

根據研究,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先叫「爸爸」的比例,比先叫「媽媽」還多。你知道這其實也和語音的特性有關,因為在發音難度上,ㄅ[p]的發音比ㄇ[m]相對簡單。


語言、語音和語音學


raw-image

生活中充滿各種聲音,傳達不一樣的訊息,例如代表天氣變化的風雨聲、代表危險警告的汽車喇叭聲等。還有一個我們很常忽略的聲音──「語言的聲音」。比起後來發展出來的文字,聲音可說一開始就和語言結合在一起,語言必須依附於聲音,才能傳遞人們心中的想法。因此,我們要瞭解一個語言,首先要從它的聲音(語音)入手。

從上面敘述我們可以知道語言是透過聲音「傳遞」訊息的過程,既然是「傳遞」,則一定有訊息發出、訊息傳遞、訊息接收三個階段,而這也是語音學(Phonetics)學家所關注的三個次領域:

1. 訊息發出──生理語音學(Articulatory Phonetics,發音語音學)

人類可以發出數以千計的聲音,原因就是我們發音器官非常複雜。生理語音學主要就是研究不同語音如何透過我們的發音器官產出,包含發音部位、發音方式等等。

2. 訊息傳遞──聲學語音學(Acoustic Phonetics)

這個領域主要研究語音的物理性質,包含語音的波形、頻率、音強等,藉此將語言中不同語音進行分類。

3. 訊息接收──感知語音學(Auditory Phonetics,聽覺語音學)

這個領域主要研究語音的接收器官,以及解讀語音的心理機制,探討人類是如何區分、詮釋不同類型的語音。


此外,由於科技發達,語言學家可以透過電腦精確地記錄、分析語音,例如透過醫學儀器來觀察人們發音時發音器官的變化(因為圖片有點血腥,這裡就不放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用「vocal」 、「laryngoscopy/喉鏡」去搜尋);此外也可以用電腦儀器將語音的物理特質轉化為視覺圖像,例如下面是維基百科上,單詞「nineteenth century」發音的聲譜圖。



語音學和音韻學


有關語言聲音的研究,除了這個語音如何傳遞以外,還有一批學者專門研究語音之間的組合規則、變化規律等,這就是所謂的音韻學(Phonology,聲韻學)。相比語音學家研究較注重單一語音的特性,聲韻學家更強調語音和語音之間的關係以及語音在時間影響下的線性變化等。

語音組合規律,包含語言的音節結構、語音的結合改變等。舉英語複數型為例,英語複數的「-s」有很多種形態與唸法,例如「dogs[dɑːɡz]」、「books[bʊks]」、「churches[tʃɝːtʃɪz]」等,到底要發哪個音,取決於單字單數型的字尾發音,這個後面的章節會進一步說明。不過由此可見,語言的聲音並不能夠任意排列,其組合有一定規則限制。

此外,音韻學也關注語音變化,舉例來說,你會發現我們日常說的華語沒有「ㄏ一」這個音,但有「ㄒㄧ」這個音,因為華語語音的發展上,發「ㄏ一」的語音都演變成「ㄒㄧ」。這個現象叫做「顎化現象」(詳細現象容後再說)。但並不是所有語言都有完整的顎化現象,例如日語的「ひ(hi)」、臺語的「戲hì」在語音發展上沒有華語這麼快,就還保留這種沒有顎化的發音。


語言的聲音學什麼


講到這裡,你會發現語音的發送與接收非常複雜,就連語音怎麼組合都有所限制,甚至還會隨著時間改變念法,感覺研究語音的學科非常複雜,這對我們學習語言有什麼幫助呢?

其實,關鍵就在於先前「用語言學學語言」提到的「後設認知」概念,我們學習這些規則,無非就是想要讓我們的發音更加精確。瞭解發音原理,我們可以知道如何微調發音器官,來發出該語言正確的發音;瞭解語音的組合規律,在連續的口語中,就可以發出更接近當地母語人士的語音。畢竟大多數人學習一門外語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與人溝通、講得更加地道。

由於語音學和音韻學並非完全兩分,所以接下來的文章並不會特別區分兩者,而是就個別語音規則進行介紹,希望讓讀者可以運用在語言學習上。我們首先會介紹一個跨語言萬用的國際音標符號(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IPA),教大家如何區分不同的語音,並且瞭解這些語音是怎麼發出的、發音時我們的發音器官有什麼改變。藉由講解這些特質,我們可以精確地定位一個語音,進而發出更標準的發音。

接下來會就是介紹常見語言中的語音流變現象,來說明我們的口語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得更加複雜。但抽絲剝繭之後,你會發現很多規則是跨語言共有的。瞭解這些規則後,相信我們的口語發音一定會變得更加流利。



聽到這裡,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還請你持續鎖定【用語言學學語言】這個專題系列,藉由學習語言規則,讓你可以檢視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果,最後更快速地學好一個語言。此外,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作者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喔!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建議:

[1]:竺家寧 著,《語音學之旅》,(臺北:新學林出版,2018),〈第二章:語音的生理性質〉、〈第三章:語音的物理性質〉。《語音學之旅》是竺家寧教授寫給語言學初學者的一本通論書籍,內容相對淺顯易懂。其中第二章、第三章介紹語音的生理與物理性質,分別可以對應到生理語音學與聲學語音學。書中內容簡單,且列舉生活中不同語言為例,讓對語言現象有興趣的入門者可以輕鬆閱讀。

[2]:謝國平 著,《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19),〈第五章:語音學〉、「第六章:音韻學〉。本書第五章主要從語音學的三個次領域──生理語音學、聲學語音學、感知語音學──來介紹語音的不同特性,且書中對於電腦儀器如何記錄、分析語音有詳細的說明;第六章則是說明聲韻學的基本內容,並且介紹一些常見的音韻規律。

[3]:林燾、王理嘉 著,《語音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9),〈緒論〉、〈第一章:語音的形成〉。這是一本專門介紹語音學的書籍,其中緒論說明為什麼要學習語音學、第一章則從聲音的特色、語音的傳播與接收來說明整個語音傳遞練的過程。本章對於發音器官與接收器官的結構、功能描述較為詳細,有興趣研究的人可以參考此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佚名:語言、歷史與生活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