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為何越來越多人玻璃心傷不起?

玻璃心這個名詞,不算新也不算舊

我特別上網查,大概是2014年在台灣流行的名詞,形容一個人的心,敏感而脆弱,而且很容易受傷,幾乎是一碰就碎。而且在一開始使用就極為盛行,感染力非常強,不僅說明這個名詞好懂,而且大家都心有戚戚焉。

即便一個敏感、內向的人,心就該像玻璃一樣碎嗎?我個人不認為先天上就能讓一個人的心如此脆弱,更多的是我們的教育環境推波助瀾了一把。

自行繪製

社會環境對失敗不寬容,有恥辱與好面子的文化

我可以大膽地說,好面子這件事在亞洲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我這裡不是說歐美文化就不愛面子,而是日本、韓國、台灣甚至大陸等地方,面子在他們的價值觀中地位非常重,導致讓國家、社會、家庭蒙羞者,大概就是他們最可恥的事情了。

日本有最明顯的"恥辱"文化,如果一個人的成敗被認定是讓日本社會蒙羞的原因,這個人通常會有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其實日本的自殺率曾經非常高。我腦中還時不時想到,小時候看日劇,有些日本武士因為失敗了,高喊:「日本天皇萬歲!」然後切腹自殺,以死謝罪。

在華人社會就是"好面子"文化了,這大家從小體驗得再熟悉不過了,打腫臉也要充胖子,然後為了要有面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把人比下去,導致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競爭。那個誰誰誰家的孩子上台大,那個誰誰誰家裡開賓士,永遠層出不窮!

台灣文化可謂是日本和中華文化融合的影子,玻璃心最嚴重

我就說說我這個世代的成長環境。我大概出生在1980年末,當時台灣漸漸脫離貧困,我父母輩只要肯透過勞動,不敢說發家致富,但溫飽絕對不成問題。然而社會上的階級明顯,於是他們把畢生的希望寄託在小孩身上。

從小,兒童美語、公文數學、各式各樣的才藝班,只要有能力,全部給孩子用上,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更常常灌輸「父母現在沒有辦法出人頭地,都是因為教育水準不足,只要你用功念書,將來就飛黃騰達」。要知道台大醫科,永遠一年最多就那一兩百人,這樣的賽道太擁擠了。

每個小孩從小就被教育,如果考試成績低,會讓父母在親戚面前蒙羞;如果不乖,會讓爸媽在學校裡丟臉。而小孩不就該開心地成長嗎?這導致小孩害怕失敗,害怕讓父母親蒙羞,導致沒有正確理解「犯錯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只想掩蓋錯誤。作弊也好,撒謊也罷,盡其所能地讓自己看起來正確,好討家長歡喜,成為乖小孩!

最後那些天生敏感內向,又懼怕失敗的人,玻璃心就練就而成了

如標題所述,這就是玻璃心練就而成的原因,而在台灣特別嚴重。我有時感慨,其實不該用「孩子要乖、孩子要贏、孩子不能錯」來要求孩子。遇到像我這樣外向又頓感的,極端的就是叛逆小孩;遇到內向而敏感的,就可能變成玻璃心娃娃。整個文化與環境無不偕同催化。

希望整個社會漸漸對於失敗更寬容,認為小孩不是用來跟人比較的「財產」,不應該只重視孩子的成敗,而是他們有沒有面對挫折的勇氣。這樣我們的下一代,玻璃心會漸漸消失,至少讓敏感者變成棉花心,雖柔軟但不易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Only Two 翁立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