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0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影評】《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亞細亞的孤兒



反正法律是他們設的,隨便他們翻起翻落(註)

我們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


註:臺灣台語中反覆無常之意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前言

不知道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妳,會不會偶爾也注意一下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呢?

在開始撰寫此文時正逢接近日本的盂蘭盆節(お盆),剛好與日本友人聊到要回老家掃墓祭祖的事,談話間突然被熱愛文化與歷史的友人隨口抽問了歷史上的今天,但同樣對於歷史與文化一樣有興趣的我,一時間還真的是答不上來呢?(汗笑),原來是「終戰紀念日」啊,但嚴格來說,這天不僅僅跟日本有關,因為這「終戰」的「戰」指的是所謂的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相信這個歷史上的今天對日本人來說,乃至是當年與之對立的同盟國、佔領區﹑殖民地人民來說都是別具特殊意義的一天。

那麼對於當時的臺灣人來說,這天的到來又是種什麼樣的感受與體驗呢?

臺灣作為當年大日本帝國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統治時間最久,這長達半世紀的愛恨情仇,讓當時部分臺灣人痛恨日人,視日人為外來的異族政權,但相對的也有受到皇民化運動影響,或一出生就接受日本教育的人們,精神與國族認同上,已將自己視為日本人,加上當時臺灣與日本民間的交流已屬相當的頻繁,因此當時臺灣人對於終戰日的到來,也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多數在心情上,應該也是相對複雜與忐忑不安的吧?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去年於二二八紀念日前夕推出的4K數位修復版經典臺灣電影《悲情城市》與不知是正好還是電影宣傳特意安排?也於今年終戰紀念日的周末於公視首播的臺灣二戰懸疑劇集《聽海湧》《Three Tears in Borneo 》,這一舊一新的兩部影劇,內容皆對於當年戰後與戰時臺灣普通老百姓的身分認同、轉換與心境有所詮釋,就像《悲情城市》電影開頭一幕,收音機裡不斷傳出昭和天皇宣讀的《終戰詔書》玉音,宣布接受美英蘇中四國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搭配主角之一的文雄(陳松勇 飾)一邊抽著菸,時而上香祈禱;時而喝茶;時而催促幫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新生兒的到來,但同時似乎也象徵著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動盪年代,大部分臺灣百姓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與忐忑不安的內心感受吧。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電影背景 & 簡介

《悲情城市》上映於1989年,背景設置在戰後1945年至1949年間的臺灣。這段時期對臺灣來說,是一個充滿動盪與變革的年代,剛從日本統治時代下解放,卻又陷入了國民政府的強權統治之中。二二八事件和隨後的白色恐怖深刻地影響了整個臺灣社會和無數家庭。

故事主要圍繞在一個生活於臺灣北部九份的林姓大家族為展開,描繪了家族成員在戰後所經歷的苦難與掙扎。林家在面對政治迫害和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經歷了不同的命運和挑戰,電影透過林家四兄弟的故事為主線,以一個家族的命運,展現了大時代的社會變遷與人們的掙扎。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主題探討&解析

《悲情城市》不僅僅是一部家族劇,其背後更深層次地探討了戰爭、歷史事件、政治迫害與個人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命運糾葛。電影展示了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個人如何被歷史的洪流所裹挾,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而家庭內部的分裂與衝突,正是這種歷史巨變下的縮影。

二二八事件的隱喻

電影通過家庭的悲劇故事,反映了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社會造成的巨大影響。電影中人物角色所呈現的痛苦與迷茫,正是那段歷史的真實寫照,此外導演侯孝賢在影片中巧妙地融入了許多政治隱喻,像是電影中不斷有人被舉報為漢奸、打鬥場景和走私菸品的交易等,一方面暗示了二二八事件中的導火線天馬茶房一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國民政府接管後,臺灣本地人的失業率急劇上升,人民為了生存不得不鋌而走險。同時,電影也展現了當時社會秩序與法治的混亂,茶樓中的打鬥、走私、槍擊等情況,警察都無力管控,社會陷入嚴重的失序狀態。

歷史與個人命運

《悲情城市》通過二二八事件及其後的白色恐怖時期,展示歷史巨變對個人命運的深遠影響。林家四兄弟的命運隨著政治風暴而劇烈改變,他們無法逃脫歷史洪流的摧殘。電影強調了歷史不僅是國家或社會的事件,它同時也是無數個人生活的集合,每個人在歷史中都扮演著無奈的角色,承受著無法避免的痛苦。

家族的瓦解與凝聚

家族關係在電影中具有重要地位。林家作為一個傳統的台灣家庭,隨著歷史和政治的變遷,從繁榮走向破碎。電影探討了家族如何在壓迫中分崩離析,但同時也展現了親情的力量,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家族成員之間依然維持著微弱的聯繫與支持。家族的破碎象徵了臺灣社會的變遷,而家庭成員的痛苦則反映了整個社會在動蕩中的艱難。

沉默與表達之間的矛盾

電影中的主角之一文清(梁朝偉 飾)是一位聾啞人士,他的沉默不僅是個人的生理狀態,更象徵了整個時代的無聲抗議與無力表達。這種沉默與當時社會的壓抑形成了強烈對比,觀眾可以感受到角色內心的掙扎與無言的痛苦。同時,電影也探討了表達的無力,許多角色即使能夠說話,也無法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痛楚和恐懼,這反映了整個社會在高壓統治下的壓抑氛圍。

記憶與遺忘

《悲情城市》觸及了集體記憶與遺忘的主題。電影通過家族的命運,表達了臺灣社會對於二二八事件的集體創傷。許多人選擇遺忘這段痛苦的歷史,而電影則通過細膩的敘事提醒觀眾,遺忘不代表傷痛的消失,反而可能加深社會的裂痕。電影強調,面對過去、承認創傷是走向和解的必要步驟。

人性的脆弱與抗爭

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對政治壓迫和個人痛苦,有些選擇順從,有些選擇抗爭,但無論是順從還是反抗,他們最終都難逃命運的擺布。這反映了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脆弱,同時也探討了人們如何在困境中尋找一絲希望和尊嚴的抗爭過程。

愛與失落

儘管充滿悲劇,《悲情城市》中的愛情與親情依然表現了人性中的希望與堅韌,特別是文清與寬美(辛樹芬 飾)的愛情,是對抗殘酷現實的最後堡壘,儘管最終無法改變命運,卻為電影增添了一絲人性的光輝。

政治與道德

電影中還探討了政治和道德之間的矛盾。許多角色被迫在忠誠與背叛之間做出選擇,而這些選擇往往是由外部壓力強加的,導致角色們的內心陷入痛苦和道德困境。這種政治與道德的衝突,反映了當時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倫理困境。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電影的藝術手法

導演的作品風格

導演侯孝賢是臺灣電影界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以深沉的反思和獨特的敘事手法著稱,他經常採用緩慢而細膩的敘事節奏,讓觀眾在靜謐的畫面中感受角色內心的波動。

拍攝手法

侯孝賢擅長運用長鏡頭和自然光,他不急於推動劇情,而是讓鏡頭緩慢地捕捉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精心設計的長鏡頭來捕捉角色的真實情感與環境氛圍,增強了影片的沉浸感,這種手法在《悲情城市》中得到了極致的體現。

色彩與光影的運用

《悲情城市》中的色彩與光影處理也十分考究。導演運用昏暗的色調來表達角色內心的絕望與無奈;悲痛與沉重,而自然光則象徵了希望與救贖。光影的運用也非常巧妙,特別是光線的進出,象徵了角色命運中的光明與黑暗,這種細膩的表現手法也讓影片更加觸人。

音樂與氣氛營造

除了影像之外,音樂與音效也是這部電影的重要元素。低沉的背景音樂與靜默場景的結合,營造了無比壓抑的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悲情城市》的音樂是由來自日本的電子音樂團體神思者(S.E.N.S.)製作,電影中的音樂雖然不多,但每一次出現都恰到好處地強調了鏡頭當下場景的氛圍,音樂與畫面完美結合,帶給觀眾深刻的情感衝擊。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觀後感

在第一次觀看完《悲情城市》後,有種沉浸在電影那深沉而細膩的情感張力之中久久揮之不去之感。侯孝賢通過冷靜的鏡頭語言與緩慢的敘事節奏,將二二八事件這段沉重的臺灣歷史與角色的命運巧妙交織,讓人感受到歷史與個人之間的緊密連結。整部電影充滿了無言的悲傷與隱忍的痛楚,特別是文清的沉默,不僅是生理上的限制,更象徵了一個時代無法言說的壓抑。

每個角色的命運都像是被歷史推動的棋子,無法掌控自己的方向,顯示了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渺小與無助。同時,電影中的親情與愛情,儘管面對殘酷的現實,依然在破碎的世界中提供了一絲安慰與溫暖。這種脆弱而堅韌的情感對比,使得電影的悲劇性更加撼動人心。

透過這部電影不僅讓人反思臺灣的歷史與社會創傷,也讓人重新思考個人與家族在面對歷史時的掙扎與堅持。這是一部充滿張力與深度的作品,通過細膩的情感表達與歷史反思,引領觀眾對於人性、命運與歷史的更深層次探討。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後記

老實說《悲情城市》敘事節奏非常緩慢加上主題較為沉重,觀眾需要投入足夠的耐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情感張力,對於現代觀眾來說,這種慢節奏的影片或許需要投入更多的專注力,但相對來說,這種手法使得電影更具深度和層次感且能帶來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鳴,每一個細微的鏡頭都在講述一個更大的故事,我個人前後不含片段認真地刷了完整的兩次,雖然這兩次觀影間隔有將近有7-8年之久,但不變的是那種觀影後彷彿與電影角色們一同承受歷史重量之感。在細品《悲情城市》後,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確實配得上是臺灣人一生必看的經典之作,這也許也是我決定把第一次中長篇大論V文獻給它的原因了吧。


九份仔反冷了,芒花開了,全山白濛濛,像雪

Photo Credit:《悲情城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悲情城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浮遊案內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