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鎖

一針-avatar-img
發佈於與孩子之間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發現我看不到兒子的帳號了。

當下發現的時候,內心有衝擊跟失落,睡前輾轉難眠,內心各種小劇場浮現,開始無止盡地評價自己是一個如何如何的媽媽。

人嘛,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有各種感受的,不要求自己不會有情緒也太折磨人!我能選擇的,就是先照顧自己,等我情緒好一點之後,再決定我想要怎麼應對這件事情。

後來,我決定開口問兒子這件事事情。同時我在想,要怎麼問,不會讓孩子覺得被指責,彼此也可以連結渴望。

我想讓孩子知道,我尊重他的同時,同時我還是想關心他。

有一日,跟他吃晚餐的時候,我開口了。

「問你喔,媽媽突然看不到你IG帳號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媽媽不會生氣,你願意跟我說嗎?」

兒子突然害羞地說:「因為......我把你封鎖了!」

我說:「哦,是什麼原因想封鎖我呢?」

他停頓了,感覺在思考。

我說:「因為你擔心寫的東西被媽媽看到嗎?」

他說:「有一點。」

我說:「如果10分,大概有幾分擔心呢?」

兒子回說:「3分。」

我心想,這分數也不太高啊,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不想讓我心情不好,所以分數有修飾過XD 我兒子是溫柔的雙魚男啊。

我決定開始同理他的擔心。

我說:「其實啊,我也曾經封鎖過阿公。」

兒子:「真假?為什麼?」

我:「因為阿公的想法跟我很不同,管東管西的,總覺得他看我寫了什麼,我會有壓力。」

兒子聽我這麼說,當下又進入思考模式。

我決定跟兒子表達,我對於“知情被封鎖”的想法。

我必須要說,當我決定跟兒子直球對決、核對封鎖之前,我是有各種不安的。

若我的內在不穩定,變成說教模式、或者解決問題模式時,或許一個不小心,或許會讓青春期的孩子更不容易對我坦誠他的害怕。

於是,當我聽到兒子坦承,他封鎖我時,我的心情有一部分是踏實的。

我寧願孩子勇於表達他的擔憂,這樣我還可以陪伴他的擔憂。

因此,當孩子願意坦承他的想法時,我想繼續維持這樣的互動。

我問兒子:「封鎖媽媽之後,內心感覺安全一點嗎?」

兒子說:「會啊。」

我回:「嗯,你說出你的顧慮,很真實啊!媽媽可以理解你封鎖我的原因,你可以維持封鎖,媽媽接受喔!每個人有自己的界線,如果需要保持一點距離,封鎖或許也是一個方式!」

這一次的#封鎖事件,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第一次經驗這樣的事情,我也在過程中學習回應自己、回應孩子。這陣子多虧了陳雪如心理諮商師的新書#隱性孤單給了我支持,我大量參考其中各種相對應的提醒跟心理建設,陪伴自己用平常心的心態回應孩子的成長。

雪如心理師在書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跟父母設立界線,分清楚哪些想法是自己的、是父母的,有時候孩子會非常堅持想要保守自己的隱私,不想要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秘密,這是非常正常的歷程,這不代表孩子偷偷摸摸地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面對於被孩子封鎖IG的行為,我決定撇除“媽媽的角色”去評價自己,也不想從“不信任”的感受去解讀他的行為。我想從中理解孩子的感受,陪伴現階段的兒子去創造他想要體驗的安全,接納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自己,如此一來,感覺我更放下了自己身為母親的焦慮,創造出我想要給予自己跟孩子的接納。


#照片是兒子這陣子常邀請我一起玩的牌卡

#男孩每個階段玩的東西都不同啊

#成長一瞬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針的沙龍
18會員
31內容數
推廣薩提爾模式,熱衷自我療癒/自我整合/伴侶關係/離婚 等相關主題 ➤對話陪伴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nXZnpDzYx3iKCgfi6
一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剪紙,曾是我童年最喜愛的樂趣之一。當時,爸媽忙於工作,我經常獨自一人玩耍,我喜歡拿起色紙,剪出隨心所欲的形狀,享受那種打開色紙後的驚喜與歡樂。 ​ 幾年前,我曾帶孩子去台北旅行,無意中在街頭遇見了士毅的剪紙作品。那是我第一次認識「楊士毅」這個人。當時,士毅的作品是一個大型的立體創作,他利用剪紙的
Thumbnail
2024/09/11
剪紙,曾是我童年最喜愛的樂趣之一。當時,爸媽忙於工作,我經常獨自一人玩耍,我喜歡拿起色紙,剪出隨心所欲的形狀,享受那種打開色紙後的驚喜與歡樂。 ​ 幾年前,我曾帶孩子去台北旅行,無意中在街頭遇見了士毅的剪紙作品。那是我第一次認識「楊士毅」這個人。當時,士毅的作品是一個大型的立體創作,他利用剪紙的
Thumbnail
2024/08/28
最新一集 #崇義開始說,我們邀請到陳志恆老師來分享他選編的著作:[中學生]《幸福的正向練習:晨讀10分鐘》 在錄製這集節目之前,我收到崇義老師的訊息:「憶甄,下一次錄音你來負責開場、引言、介紹來賓以及結尾。」 當下我愣住了,心想崇義老師的心臟也太大顆了吧!我這麼佛系的主持調性,他竟然敢把
Thumbnail
2024/08/28
最新一集 #崇義開始說,我們邀請到陳志恆老師來分享他選編的著作:[中學生]《幸福的正向練習:晨讀10分鐘》 在錄製這集節目之前,我收到崇義老師的訊息:「憶甄,下一次錄音你來負責開場、引言、介紹來賓以及結尾。」 當下我愣住了,心想崇義老師的心臟也太大顆了吧!我這麼佛系的主持調性,他竟然敢把
Thumbnail
2024/07/18
在接觸薩提爾模式之前,我的性格與現在有很大不同。 ​ 過去的我做事吹毛求疵,對結果有很高的期待,只要不符合我的期待,情緒就會波動很大。性格非黑即白,多半只有是非兩種選擇。 ​ 性格容易焦慮,曾經有嚴重的腸躁症,每次吃完飯就要找廁所。如果再加上壓力,每天至少跑五六次廁所是常態。這種情況從小學開
Thumbnail
2024/07/18
在接觸薩提爾模式之前,我的性格與現在有很大不同。 ​ 過去的我做事吹毛求疵,對結果有很高的期待,只要不符合我的期待,情緒就會波動很大。性格非黑即白,多半只有是非兩種選擇。 ​ 性格容易焦慮,曾經有嚴重的腸躁症,每次吃完飯就要找廁所。如果再加上壓力,每天至少跑五六次廁所是常態。這種情況從小學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家長往往因為太過堅持某種信念,或者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文章探討了家長教育中的困境和需要放手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家長往往因為太過堅持某種信念,或者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文章探討了家長教育中的困境和需要放手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