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真正被愛著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我有一個認識很久的男性朋友,可以稱得上是發小的程度。我這個發小的性格呢,從小到大從老師、家長那裡得到過最多的評價就是,渾身都是刺。

 

但是這兩年他戀愛以後似乎就變了一個人,就像愛情小說裡管家會講的,“好久沒看到少爺這樣笑過了”。

 

倒不是說他立刻就變成了一個讓人如沐春風的人,而是他女朋友在場的時候,他確實更愛笑了;講話也不再咄咄逼人,好像以前的戾氣都被好好地收起來了。

 

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人感覺到被愛,就好像刀找到了刀鞘。”

 

後來我反復琢磨他這句話和他最近的變化,突然明白過來。這種“被愛”的感覺,不就是被容納的感覺嗎?




容納與被容納

人與人之間最治癒的體驗

 


其實有很多情緒不穩定、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人,本質上是沒有學會如何忍受和消化這些情緒。


在孩童時期,有一種狀態叫做“tantrum”,一種不受控制的憤怒和沮喪的爆發,說得通俗一點,大概是“撒潑”。

 

當小孩子感受到不舒服時(傷心、壓力、受挫、委屈、焦慮等等),他們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感受言語化,也不知道如何靠自己去消化,所以他們就把自己無法承受的負面感受發洩出來,並且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發洩行為。

 

而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替孩子理解到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接納孩子的情緒爆發,並且幫 ta 把自己無法表達的情緒表達出來,孩子慢慢地就能夠習得識別自己內在感受的能力。

 

實際上,“tantrum”這種現象也會出現在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身上。只要一個人還沒有學會承受和消化自己內在的負面感受,就還是有可能把負面感受表現為不可自控的情緒爆發。

 

青少年可能把不被父母關心的失落表現為學校裡的問題行為。成年人也可能把壓力下的焦慮表達為對身邊親人的遷怒和無端指責。

 

但這個問題,卻很難被“講道理”解決。相反它要通過兩件事解決:

 

1. 消化掉那些在記憶中沒有被承認和消化的負面感受;

 

2. 提升忍受壓力/受挫感的能力,學會識別、忍受和消化自己的負面感受。

 

而這兩件事,都可以通過“被容納”這個過程解決。

 


“容納-被容納”是一種動態關係。當我們將一些無法忍受或是無法處理的感受,比如難過沮喪、焦慮和恐懼等投射出去時,關係中的對方會充當我們的“情緒容器(container)”,來承接我們的感受。

 

這當然對做容器的一方有很高的要求。一個人只有情緒成熟度很高,才有餘力在處理自己的負面感受之外,還能出於愛,願意去“接住”別人的情緒,不去做出自己的反應、不去評價,而是保持一種共情性的“承接”。

 

在這個過程中,容器創造了一種情感鏡像驗證。而與此同時,容器也會將我們投射出的情緒溫和而有力地托住,還會幫我們消化和吸收掉這些情緒,再以我們可接受的、安全的方式傳遞給我們。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對方會看到我們的恐慌情緒,會允許和認可,還會幫我們歸納和命名:

“你感受到恐慌是應該的,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這種害怕的感覺”;


他們還會與我們一起經歷這種情緒:

“害怕也沒關係,我在呢。”


當一種感受可以被言語化的時候,它就可以被處理了,哪怕依然會讓我們很痛苦,卻不再是完全不可忍受的。

 

此時,我們的情緒和感受就被“穩穩地接住”了。同時,當容器二次處理了我們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我們會發現直面這些情緒也並沒有那麼可怕。對方接住我們的力量會感染我們,進入我們體內。因此,我們對感受的忍耐力也增加了。

 

我們會在“被容納”中不斷驗證、識別和穩定自己的內在感受,最後,我們將逐漸學會怎麼和情緒相處,體驗挫折和容納情緒經驗的能力也會被提升。

 

這種相處模式早在母嬰時就會發生,就如同前文所說,幸運的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容納者就是 ta 的養育者[1]

 

但很多其他親密關係(朋友、伴侶)在相處中也會出現“容納-被容納”的狀態。我們長大後遇見的某一個人,依然有可能給我們這種神奇治癒的體驗。

 



容納是有邊界的

無邊界的過度容納反而有害

 



心理學家 Bion 指出,健康的容納必須有邊界。它包括以下兩種情況[2]


丨容器與被容納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在容納的過程中,被容納者的情緒和想法被穩穩地接住了,從不安全的狀態中體會到了內在的平靜與安寧;而容器享受著關係中的親密與被需要,ta 的情感表達也變得更加細膩,內心也更加堅韌。這種相互促進的狀態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

這種狀態的容納,並不意味著離開對方無法生存,而是親密的同時,維持著各自健康的空間和邊界。也許沒有一段容納關係可以時時刻刻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但有這樣良性的時刻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丨容器與被容納者之間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未受影響


在這樣的狀態中,一方在關係中得到了治癒和成長,而另一方也維持著穩定,未受明顯影響。年齡/心理成熟度懸殊的兩個人,或者和心理治療師的專業關係中,這種單方面收益的關係更加常見,它也是健康的。

 

但心理學家 Bion 也指出,一旦容納失去了它的邊界,變得毫無底線,就會完全失去它的治癒力量,變成一種對雙方都有害的狀態。此時,容器與被容納者所產生的聯繫對彼此都有破壞作用。

 

比方說,渴望被容納的一方,完全否認自己對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責任,寄希望于另一方完全替代自己解決自己的所有問題,認為對方為自己的情緒付出理所當然,甚至指責對方做的不夠。

 

而容器的容量是有限的,在長時間的情緒漩渦中,任何人都會沒有能力接住高強度的負面情緒,這種超負荷會讓ta將未被處理好的情緒能量再度投射回去。此時,惡性循環就發生了。

 

兩個人的情緒都會在這個迴圈中越來越差,就會變成關係中的混亂與不穩定因素,吵架、冷戰、矛盾等等也就因此發生。

 

因此,必須再次強調的是:

 

沒有人能做到、也沒有人有義務全然地對另一個人的情緒負責,即便是最親密的對象。

 

“容器”在關係中也不可能是時時刻刻的。如果是一段親密關係,則雙方至少在一定的時候交換角色,互為容器。




還沒遇到能容納自己的人?

我們也可以做自己的容器

 



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幸運,遇到那個願意容納、也成功地容納了自己的人。


那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幸運,是不是就意味著沒有機會被治癒了呢?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可以學著做自己的容器。


Step 1 : 設置一個與日常生活空間有區別的“容納空間”

衣櫃、家裡的某一張椅子,點上香薰,播放治癒的輕音樂——當你覺得自己被負面感受埋沒,快要決堤的時候,你就把自己切換到這個私密並且安全的容納空間裡來。把手機關掉一會兒。

在這裡沒有人會評價你,你是安全的。


Step 2 : 有一些自己排解內在壓力的小方法

在這個安全的空間裡,你可以先用一些具體的行為釋放一部分的壓力。比如說撕紙、摔打枕頭、玩破壞類的遊戲等。過高的壓力會讓我們沒有能力承接和理解情緒。

 

  Step 3 : 開始輸出內在感受 書寫、或者錄音,可能一開始你並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你只需要開始自由地、哪怕從幾個詞語開始,輸出自己的內在感受。


Step 4 : 命名自己的感受   流覽自己輸出的資訊,歸納它們,並告訴自己,你有權利有這樣的感受,你會陪伴你自己一起度過它。


Step 5:  安撫自己 撫摸柔軟的東西、泡澡、喝熱湯、做手工、擼貓等等,只要是能幫助你降低壓力感,舒緩你、讓你放鬆的事,都可以在歸納完自己的感受後去做。你會發現,其實你能夠調節過來。   


這個五步的過程,能夠幫我們自己提升梳理情緒、表達情緒的能力,更能夠提升我們面對自己內在負面感受的信心。很多人的問題是畏懼內在負面感受,導致不願意去直面,反而用各種有破壞性的行為去逃避它。 當我們變得更加沉著鎮靜的時候,我們也就能夠忍受和消化種種負面情緒和壓力體驗了。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你的容器,可以把這篇文章 轉發給 ta,如果你還沒有感覺到被容納,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幫助到你。  

 


今日互動

你已經遇到了自己容器了嗎?

被自己容納,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