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文化的衝突與觀念之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探討的主題是關於思想觀念問題,新舊的文化衝突,以及長輩跟新生代的觀念衝突

以工作來舉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他的經驗及技術要去學習,而作為新生代的我們進入到職場,跟著前輩學習,如果遇到了當下不能理解的事情,我們詢問到,有些前輩會告訴我們觀念以及為甚麼這樣做,絕大部分的人則是告訴你這樣做就是最快的,至於為甚麼這樣做,他們也是別人指導並且照著做,一直到現在這樣。當你再次詢問,可能只會得到它們不理解你,以及你為甚麼不能照著做就好的一臉疑惑。當然對於你來說,年輕人就是需要多學多問,並且學習最快的方式是理解,而不是照抄,這樣不管做甚麼都不會有變。職場文化可能也有差,但是撇開工作,今天在生活中,老一輩的人遇到新的事物也是需要學習,有些人可能選擇逃避學習,畢竟不需要這些東西其實也可以過生活,但是我們對於生活以及日新月異的科技何嘗又不算是前輩了呢?當生活上它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有對他們理解過並且耐心教學過嗎?如果沒有,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的不理解,所以知道自己也是這種人的時候,不要要求事事都要他們能理解你的思考,換個情境的時候,你有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嗎?

理解一樣東西不難,最難的是,將你理解的東西,不厭其煩地告訴前來詢問的人。

提升思考能力,換個角度思考事情,發人深省,幻想魔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厘頭Jas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如何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幫助身邊的人過得更好。作者認為大多數人都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應該預設每個人都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並且根據內心想法去行動,而不是取決於人情或眼光。
本文探討如何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幫助身邊的人過得更好。作者認為大多數人都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應該預設每個人都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並且根據內心想法去行動,而不是取決於人情或眼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瞭解新世代員工的工作價值觀與期待,並提供認同鼓勵和促進關係建立的實踐建議,以營造更具包容性和創新性的工作環境。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Thumbnail
1.世代差異: 不同世代在工作態度、價值觀和溝通方式上存在差異 年長一代偏好面對面溝通,年輕一代更喜歡使用即時通訊工具 年長一代重視穩定工作和長期發展,年輕一代追求工作生活平衡 2.公私領域切分: 遠距工作使工作與生活界線模糊,容易造成壓力 建議設立固定工作時間,下班後關閉工作通知
Thumbnail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每個年代,都有去反思傳統價值觀是否合理的機會,通常欠缺的是與還在傳統框架下生活的人,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溝通。近期聽到幾個有感的議題,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Thumbnail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人們越來越認為應有權活出真實的自己,道德一直都是被文化塑造的。通過雙向溝通, 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一代。人需要接受並認同自己,這樣培養出的養分才是最珍貴的,我們應向這個方向前進。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瞭解新世代員工的工作價值觀與期待,並提供認同鼓勵和促進關係建立的實踐建議,以營造更具包容性和創新性的工作環境。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Thumbnail
1.世代差異: 不同世代在工作態度、價值觀和溝通方式上存在差異 年長一代偏好面對面溝通,年輕一代更喜歡使用即時通訊工具 年長一代重視穩定工作和長期發展,年輕一代追求工作生活平衡 2.公私領域切分: 遠距工作使工作與生活界線模糊,容易造成壓力 建議設立固定工作時間,下班後關閉工作通知
Thumbnail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每個年代,都有去反思傳統價值觀是否合理的機會,通常欠缺的是與還在傳統框架下生活的人,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溝通。近期聽到幾個有感的議題,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Thumbnail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人們越來越認為應有權活出真實的自己,道德一直都是被文化塑造的。通過雙向溝通, 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一代。人需要接受並認同自己,這樣培養出的養分才是最珍貴的,我們應向這個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