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
作 者|蔡佳璇、葉品希
總策劃|哇賽心理學
出版者|親子天下
本書由兩位諮商心理師共同創作,兩位分別是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和哇賽心理學Podcast客座來賓,大眾會找諮商心理師可能會認為是心理產生疾病才會找專業幫忙,比如:憂鬱症,但其實生活上遇到人際問題也是能找專業幫忙,像是夫妻、親子之間的關係產生緊繃;自己有道門檻怎麼跨也跨不出去,倘若跟朋友傾訴還是解決不了內心那道檻,尋找心理師也是管道之一。
本書將討論: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交流、直面自己,需要勇氣、家人有時會傷人。用三個主標寫出19道練習,為你指引人生難題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說道:大眾所接觸的心理學都在談童年經驗,但其實這只是其中一部分,並不是全貌。除了童年經驗,遺傳、教育、長大後的人際關係等等許多印素,都和心理方面有關。哇賽心理學Podcast除了說書,也將心理知識透過聲音帶到Podcast讓更多人了解:「噢!原來是這樣!」
而書中的19道練習,我將舉出網紅在亮麗的舞台上背後的壓力環境、失戀後學習更強大的力量、負面情緒並不是壞事與各位分享,覺得書內和你發生的情形相似,也能買來閱讀,慢慢找出屬於你的答案。
有時聽父母說:「在網路還沒發達時,我們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透過書寫信封來傳遞情感」,之後網路越來越發達,人們之間的互動大多只在社群網路世界裡;越來越多人開始創立自媒體,為了追求數字,失去了原本自我;網路上的酸民們留言也毫無客氣各種酸言酸語,讓創作者們看了更加受傷,自己的心血被人貶低產生出更多情緒與糾結,難以排解。
根據澳洲研究機構調查,有8%澳洲人民,將近130萬人,遭受過酸民的仇恨、攻擊言論,其中又有四分之一的人曾因此就醫,也有四分一的人工作受影響。更重要的是,調查發現酸民在網路上騷擾或攻擊行為,造成澳洲37億澳元的損失,大約是台幣750億,可見酸民言論並非小事!
而網路酸民們會以匿名者來攻擊創作者,因為匿名亂講也不會知道是我,怎麼樣批評都無所謂。那為何網路界會有越來越多匿名酸民呢?
有些人認為:酸民們因為有自卑心所以才會攻擊別人,比如:因為沒錢,所以仇富;交不到女朋友,所以仇女,作者認為並不是全部酸民都會這樣,仇富的人,只會仇富,不會攻擊其他主題。書中討論的是什麼事情都要來酸一下,稱為「酸民隊長」,從一些研究發現這些酸民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例如:
許多心理學家紛紛對酸民隊長人格特質感到好奇開始研究,最後研究出四種黑暗面人格傾向:「心理病態」、「自戀」、「馬基維利主義」跟「虐待狂」,下列來解釋「心理病態」和「馬基維利主義」這兩種特質意思:
看到這些特質,你可能會覺得「身邊朋友如果有這些特質好可怕」作者也說:人的構成非常多面向,對他人的感受也是整體性的,因此並不是具備這些人格特質就一定會多黑暗。
難到酸民隊長就沒有同理心嗎?那也不一定,要看哪種面相同理。有心理學家把同理心分成兩種:「認知同理」與「情感同理」;認知同理是知道某個行為會造成別人有什麼感受,例如:考試考差、被指名道姓羞辱,發生這些行為會感到不舒服;情感同理則比較像共感,可以感受到別人的愉快和不愉快,例如:你雖然考試考得不錯,但看到好友考差了,你也跟著心情不好。換句話說,酸民隊長並不是沒有同理心,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會使人痛苦,但也因為這麼做反而讓自己愉快,才表現出一般覺得沒有同理心的行為。
而當自己或你是旁觀者看到支持的人被酸民冒犯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會也不要回應;旁觀者則是將留言轉換給予當事人支持。前面有說道:越攻擊,酸民就越開心,如果你反擊或者表現出痛苦;旁觀者繼續只和酸民論戰,反而會正中他們下懷。也許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委屈,什麼都不能講,作者說:冷處理是較好的做法,面對酸民隊長的攻擊,你和旁觀者都沒有回應他,對他而言反而是最大的受挫,久而久之就會停止這樣的行為。
也許你看到自媒體網紅們上班時間很自由會感到羨慕,但其實做自媒體背後的工作環境十分高壓、不停追著流量數字跑,也更容易收到酸民們的留言。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會產生憂鬱症,而網紅可以透過自媒體拍成拍片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但假如你看到網紅很勇敢自我公開揭露傷疤,自己也能這麼做。要注意得的是,公眾人物會公開通常是在穩定情況下錄製影片,也有團隊們的陪伴,倘若你在無適當的準備下自我揭露可能會帶來二次傷害,要記得先好好保護自己,你的挫折與心情,需要留給懂得你的人。
提到憂鬱症,會想到的是:失去樂趣和動力、做不了任何事情;心情非常低落,甚至反覆出現自殺意念。作者說:並不是所有憂鬱症會到這個程度,程度不嚴重,醫生可能會診斷為非特定性的憂鬱症。網路上有個名詞叫「高功能憂鬱症」指的是外在表現好像不錯、假裝沒事,內在卻感到相當痛苦。這種症狀比較像持續性憂鬱症或輕度憂鬱症;另外,還有個名詞叫做「微笑憂鬱」指的是這些人成功地將情緒問題隱藏在微笑面具背後,有點像是用陽光的一面還掩蓋內心的陰影。但這兩種名詞都不是正式的醫學診斷名詞,只是一種狀態,主因是大家對於憂鬱症想像太偏於重度,很多憂鬱症患者依然可以工作賺錢、維持學業。當你看到看起來很陽光的朋友,當他遭遇挫折需要支持,千萬別質疑他:「你明明過的很好,憑甚麼鬧情緒?」
即使不是網紅,許多人也開始經營社群媒體與大家分享生活,也因此會被網路上互動所影響,此時可以試著以下方法著手調整自己:
俗話說相愛容易分手難,當一方不在愛對方,便會提出分手結束這段關係,因此有人會產生「一定是自己不夠好,才不值得好好被對待」的想法。要知道這不是事實,只是想法,剛分手大腦就比較會容易跑出負面想法。作者說:不用逼自己一定要馬上放下,而是更能認識自己的機會,梳理自己對於感情的需求跟期待,釐清自己在追求的、喜歡的是什麼。
大家常有個迷思:愛的越深就越難走出,失戀後馬上就得面對從兩個人變成一個人,心理就會多出許多空缺,但真正影響一個人,是他本身對於情緒與壓力的應對方法,但也不表示這個人抗壓性較差。書中舉出五個規劃方式,讓自己不一直沉浸在失落中:
以上五種方法很常聽到,你也會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實際碰到了,這五項方法就會立馬煙消雲散,練習與自己對話、整理思緒,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放不下的是恐懼和自我價值,而不是前任,透過重新整理這些愛過的感受,也認識並接納自己的需求,便能夠對關係和自己有一份新的了解。
在某個我們覺得很糟糕的情況下,心裡的內心戲就會跳出,也腦補許多事情,反而造成痛苦,例如:工作出差錯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要是老闆開除我,我就沒錢了,沒有薪資,也養不活自己和家庭,該怎麼辦?對還沒發生的事感到憂心忡忡,甚至覺得這個想法就是事實,開始憂慮、活的心好累。這就不是一般自我對話,而是反芻思考。那該如何釋放負向思考呢?作者說心情不是由行為決定,而是想法決定,意思是,覺得沮喪、難過,就會想發洩情緒;想跟別人訴說,得到一些安慰、認同,但如果一直丟負向情緒,就很容易淪為抱怨。假使你有負向想法情況,可以藉助書寫問題,主動營造具體的空間與距離,將困擾的想法寫下來,可以更具體地知道它只是個想法,並不等於自己;改變人稱是指第一次先用第一人稱「我」來描述不開心的事情;第二次用「你」寫下同個事件,最後用「他」來寫同個事件,透過改變人稱作者說大部分人會覺得事情變得更客觀了,更減少情緒的部分。
在上台報告前,會跟別人說:「我好緊張,也怕失誤」,大部分人都會回「不要那麼悲觀,你可以的!」從小到大身邊的人總鼓勵我們要樂觀,但悲觀就一定不好嗎?作者說:適度的悲觀對我們可能也有正面幫助,有一種悲觀叫做防禦性悲觀,當遇到事情,會先想到最壞的結果,但他們會極力希望消除內心對於挫敗的焦慮感,回過頭想:如果我不想要這樣的結果,那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呢?另一種悲觀叫消極悲觀,是大多數人對悲觀的概念,一件事情想到最壞的結果,一直深陷下去產生焦慮。
多數人認為樂觀的人對自己產生自信,悲觀的人較容易焦慮,但在心理學研究發現:防禦性悲觀的人表現沒有比較差。研究內容是:邀請一群人填寫問卷,把有防禦性悲觀特質的人選出來參與實驗,接下來隨機分成正向、負向與放鬆組,研究人員請會給每一組一些情境故事,並請他們寫下來在那情境可能發生的情況。最後結果是正向組表現並不好,反而是負面組表現最好。這個實驗結果真的顛覆了我的三觀。
與其假裝樂觀,不如接納自己的真悲觀,書中舉出四步應用防禦性悲觀特質好好接納自己悲觀的狀態:察覺自己有負面情緒時,可以先接納自己有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整理對結果有憂慮的原因,區分哪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針對自己可以控制的,提升或調整,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行動計畫;最後試著實踐行動計畫,並滾動式修正。
在網路上看到女強人家庭事業樣樣兼顧,讓你不禁羨慕,但她們其實也有脆弱的時候,人的心是肉做的不是鋼鐵,在堅強的人,也會想休息的時候,而書中標題就在提醒你【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休息並不是就此停止,而是整頓好自己再重新出發。
我很喜歡書中一開頭的標題:獨處,就是享受與自己親密的對話,學生時期,吃飯上廁所都會和較要好的同學陪同,沒有一起去會覺得怪怪的,或者生日當天,沒人記得我生日,就會感到孤單、難過,也會想著:孤單寂寞覺得冷。
而孤單其實就是警鈴,在跟你說:「我現在好孤單、好難過,你快去了解到底麼了?」,身邊若沒有可以傾聽的對象,可以學習與自己相處,雖然這句在網路上看了上萬次,但作者經常聽到:靜下來大腦就會開始胡思亂想、自己一個人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滑手機、睡覺、打電動,看似可以消除負面情緒,但我認為只是短暫不去想它而已,反而會深陷更大的漩渦中。
其實你有沒有發現到,不管是悲傷、事情不順心閱讀心理書都是提醒你:察覺、書寫下自己的情緒以及整理,除了和信任的人傾訴,自己也要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當未來再度遇到負面情緒,就會更加勇於面對,不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