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應:人性的脆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是由一群素昧平生的受試者聚集在一起,在模擬監獄底下扮演著獄警與囚犯,而這個過程卻超乎人們想像。


監獄實驗的演變

原先預計執行兩週實驗,但才短短幾天,內部的環境已經變得十分惡劣。

白天,扮演獄警的人無止境地羞辱扮演囚犯的人,並下達各種羞辱性的指令,包括性暴力、言語攻擊以及無止境的禁閉。

這些囚犯也失去了抗爭能力,放棄抵抗與希望,態度消極,對任何要求都不再抵抗,順從命令只為避免更進一步的懲罰——然而即便順從,懲罰也不會停止

而這樣的轉變過程卻只需要五天,就連作者自己也難以置,甚至不得不中止實驗。


新囚犯的反抗與集體壓力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實驗進行到中期,有個扮演囚犯的人情緒崩潰,提前被釋放後,有新的實驗對象進來扮演囚犯。

當他報到時,獄警“駕輕就熟”地將他“押解”到牢房內,就像對待真正的犯人一樣。

新來的囚犯馬上認識到這環境的惡劣與不合理,於是他開始絕食抗爭,希望爭取權益,認為獄警的行為是錯誤的。

眼見新人“不懂規矩”,獄警開始嚷嚷:“看來有人不守規矩,那這樣的話所有人就陪他一起受罰,直到他改正為止。”

接著便是無限制的伏地挺身、報數等事情去消磨人的心智,而其他囚犯並沒有意識到需要團結抗爭,而是勸說新人趕快遵守命令,以免受到更多懲罰。

從這情況可以看出,囚犯沒有多餘心力去理性思考如何改善當前處境,每天應付毫無意義的指令、被中斷的睡眠與惡劣的生活環境,已消磨光他們的客觀思考能力,苟活一天是一天。


獄警的自白

實驗結束後,作者提到一位扮演獄警的自白。這位獄警也是“嚴格”控管囚犯的其中一人,他說:

一旦你穿上制服並被賦予角色,且有人對你說‘管好這些人’,你就會變了個人,不再是穿休閒服的角色了。當你穿上卡其制服、戴上墨鏡、拿著警棍時,你就真的變成獄卒。那是你的戲服,穿上它,你就得照著劇本演。

在獄警的視角下,他們之所以對囚犯態度惡劣,最大的理由是因為要“管好這些人”,也就是對當下環境的“掌控感”。因此,為了“掌控”局勢,他們需要“嚴格”對待每位囚犯。

對囚犯的暴力與污辱,就成了掌控局勢的手段之一,不論是否合理,在他們眼中,這手段是為了避免囚犯暴動的問題,邏輯上說得通,也就不會因道德問題而感到愧疚,這也是常見的邏輯自洽。

獄警與囚犯的人格差異?

在實驗開始前,作者有對受試者執行不同人格測試,目的是為了確保不同角色的人格平均表現沒有巨大落差,這邊列出幾項人格測試量表如下:

  1. F-scale authoritarianism 權威性人格量表:用以測試受試者是否對權威抱持順從且不具批判性,獄警的平均分數4.8而囚犯平均分數4.4差距不大。
  2. Machiavellianism Scale 馬基維利量表:用來衡量一個人在人際互動中運用權謀來獲得實際好處的程度,獄警平均分數 7.7 ,囚犯平均 8.8無顯著差異,也無法用來預測囚犯在監獄的表現狀況。
  3. Comrey Personality Scales 孔氏人格量表:用以測試受試者的八大人格特質,包含信賴、守序、愛整潔、服從、活動力、穩定度、外向性、陽剛性、感同身受能力。這份測試獄警和囚犯的平均分數相同,可以互相取代,也就是說在實驗開始前,這兩類人並沒有預先存在的個性取向。


實驗後的有趣發現

  • 全程接受實驗的囚犯,「服從」(接受社會現實)、「外向性」及「感同身受的能力」,分數都高於提前釋放的囚犯
  • 好獄警(對囚犯相對友善)的「感同身受能力」分數是最高的,在獄警的平均表現裡面屬於非典型
  • 最殘酷的獄警,分數表現一般且平均,唯獨「陽剛性」的分數低於其他所有獄警。
  • 全程忍受實驗惡劣環境的人,權威性人格量表平均分數來到7.8,遠高於提前釋放的囚犯(3.2),也解釋了留下來的囚犯對權威又更好的適應性。


個人經歷:遊戲中的角色扮演與道德考量

想到自己的一段過往,當時在玩國戰手遊,不同聯盟有各自群組,我在該聯盟內屬於“幹部”之一,主要負責管理聯盟後勤。

由於被賦予了後勤官的角色,我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聯盟資源,像是設計表單、規定聯盟稅率及資源使用項目。

而經手的資源量極度龐大,就忍不住拿來升級自己的東西,這件事其實正常來說不合理,算是公器私用。當下說服自己的方式是,為了更好處理後勤問題,升級與後勤相關的技能是合理的(當時的聯盟會長也同意此操作)。

這件事影響深遠,雖然是遊戲,但卻可以從中看出人性的脆弱面。這段合理化的過程細部拆解如下:

  1. 發生行為:挪用資源升級
  2. 感到不安:由於挪用了聯盟資源,受到道德譴責
  3. 定義問題:挪用是為了解決“後勤相關”問題
  4. 感到穩定:因為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沒有道德問題

同樣的拆解方式也適用於獄警對囚犯的惡劣態度,先定義問題並將行為解釋為解決問題


結論

從這些例子可知,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我不認為人性本善或本惡,更多時候是環境影響的結果。

我們能理性思考也是因為外在環境沒有強加一個角色在我們身上,去規範我們的行為並奪走我們的思考空間。

我們應警惕人性在環境面前的脆弱,當被賦予角色且擁有權力時,我們將不再是原本的自己,會迅速適應新角色,為了解決問題而跨越道德底線。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能對抗環境影響的人少之又少,共勉之。

avatar-img
6會員
6內容數
不定期更新文章,記錄所見所聞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rong1997 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最近看的書「路西法效應」所引發的一些想法。書中透過監獄模擬實驗探討了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提出了道德標準是否浮動的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面對職業倦怠時的心路歷程。他深入探討了人們為什麼會感到急躁和緊張,以及如何透過適度比較來尋找人生的平衡點。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實際的例子和觀點,對於面對倦怠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在過去接受教育的年代,就被教育努力勤奮的美德 雖然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但在剛出社會的時候,當時我認為我找到了我的「天職」 自工作寫程式後,便開始了自己的「勤奮」職涯,也經歷了不少事情 最後得到了實務經驗,以及疲累的身心 自此我對於「勤奮」產生懷疑,只是當時沒意會到這件事情 隨後進入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最近看的書「路西法效應」所引發的一些想法。書中透過監獄模擬實驗探討了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提出了道德標準是否浮動的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面對職業倦怠時的心路歷程。他深入探討了人們為什麼會感到急躁和緊張,以及如何透過適度比較來尋找人生的平衡點。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實際的例子和觀點,對於面對倦怠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在過去接受教育的年代,就被教育努力勤奮的美德 雖然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但在剛出社會的時候,當時我認為我找到了我的「天職」 自工作寫程式後,便開始了自己的「勤奮」職涯,也經歷了不少事情 最後得到了實務經驗,以及疲累的身心 自此我對於「勤奮」產生懷疑,只是當時沒意會到這件事情 隨後進入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不過代價是,我也因此失去「投入」帶來的收穫,亦先預設了個案或家屬是怎麼樣的人,也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預設案家的一切都會傷害我,因此我要著裝上陣去應對。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你常常覺得人生沒有選擇嗎?常常都是覺得被迫的嗎? 都是因為別人這樣、環境那樣, 所以自己只能有這樣的結果? 最近才終於慢慢理解了受害者模式, 以前身邊的人常常有這種模式, 從小到大我也不知道這是一種模式, 即使大學學過類似的心理學, 可我身在其中, 自己運用的淋漓盡致, 還渾然不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權威原理」是影響力的第五大武器,人們傾向於相信和服從權威的意見或指示。益處包括從權威人士那裡獲得實際好處和訊息,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盲從導致的誤判。史丹福監獄實驗展示了權勢對人行為的影響,強調了社會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善用「借權威」的能力尤為重要,尤其在健康議題等關鍵決策時,請多方求證以避免誤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囚犯困境告訴我們,背叛是正常的,因為是最佳利益之所在,而重複發生的賽局,才有機會達到利益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說在有長期價值的時候,短期的利益能夠被忽略。因此在商業上要保持合作,避免背叛,需要找到雙方有共識的長期價值。
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不過代價是,我也因此失去「投入」帶來的收穫,亦先預設了個案或家屬是怎麼樣的人,也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預設案家的一切都會傷害我,因此我要著裝上陣去應對。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你常常覺得人生沒有選擇嗎?常常都是覺得被迫的嗎? 都是因為別人這樣、環境那樣, 所以自己只能有這樣的結果? 最近才終於慢慢理解了受害者模式, 以前身邊的人常常有這種模式, 從小到大我也不知道這是一種模式, 即使大學學過類似的心理學, 可我身在其中, 自己運用的淋漓盡致, 還渾然不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權威原理」是影響力的第五大武器,人們傾向於相信和服從權威的意見或指示。益處包括從權威人士那裡獲得實際好處和訊息,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盲從導致的誤判。史丹福監獄實驗展示了權勢對人行為的影響,強調了社會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善用「借權威」的能力尤為重要,尤其在健康議題等關鍵決策時,請多方求證以避免誤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囚犯困境告訴我們,背叛是正常的,因為是最佳利益之所在,而重複發生的賽局,才有機會達到利益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說在有長期價值的時候,短期的利益能夠被忽略。因此在商業上要保持合作,避免背叛,需要找到雙方有共識的長期價值。
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