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34)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靜坐須知 (34)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問:請師示開示靜坐的時間多久合適?如何判斷是否入定,可以靠鬧鐘出定嗎?

師父答:嚇死!肯定不行,鬧鐘出定肯定是不行的。我們下面在住禪當中會講到,嚴禁突然干擾,這個會生病。

然後坐多久合適?是這樣的,剛開始初學的時候,你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這個其實後面住禪也會講到,就是說你一下坐很久,比如我要求我一定要坐一個小時,我一定要了生脫死,我一定要怎麼樣,如果帶三分勉強可以,但是已經五六分勉強了,那就不行了。

所以就是說,你剛開始的時候,或者是身體的原因,比如腿容易痛,腰容易酸,或者是心的原因,剛開始沒辦法坐很久,也沒有關係。你可以一天分個兩三次,每次二十分鐘也好,三十分鐘也好,甚至十幾分鐘也好。

你沒有時間,十幾分鐘總比沒有好吧。你說我很忙,我沒有時間一次坐一個小時,我就一次坐十幾分鐘、二十分鐘,也很好,總比你整天在那裡動盪不安好過得多。

剛開始如果沒辦法坐久,就坐短一點,覺得很好的時候,過一陣子起座,這樣你對每次打坐都有期待,因為你每次都在感覺最好的時候離開法座。

但如果是說你每次坐到腿疼、腰痛、頭痛,呲牙咧嘴——我不想坐,但我是個出家人,我一定要坐下去,要不然的話都對不住這件袈裟……

你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每次坐到很難受的時候再起座,下次看到拜墊就會覺得:哦,要打坐了!就很難受。這個就不叫修行的善巧。

所以,我們要坐到最好的時候,過一下子就起座。這時候打坐給你的是一個很好的感覺。坐不了很長時間沒關係,一定要求我們坐的品質是好的。

我們後面講住禪的正念正知,透過正念正知的方法,我們要掌控我們的心。不是說你念多就一定好,而是什麼呢?你在品質好的前提之下,再念多才是真正的好。

有的人習慣嘴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眼睛東張西望,習慣了;或者有時聽課,一邊聽課一邊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這人很精進,佛號都不斷,事實上他變成一種習慣,習慣什麼?妄想當中有佛號,佛號當中有妄想。

這個習慣養成以後,你臨終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大眾在那助念念佛的時候,可能你在那想:我到極樂世界要做什麼,有什麼事情要做的,我還有什麼事沒交代好……不斷地在打妄想。因為你沒有心一境性,沒有心守在一個境界上的習慣。

我們就算一邊做事,一邊念佛的時候,也是要儘量保持專注而放鬆,放鬆而專注,而不是說我做事的時候,一邊打妄想一邊念佛。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所以,感覺急躁的心快要生起的時候,就是要「寬心」,告訴自己放鬆,對自己要很清楚。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這裡所說的調息,不是說真的讓你去調,而是從息當中去看你的心。如果你心是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跟好的息相相應。如果還不是,但是也沒有粗重的妄想、昏沉,沒有風相,沒有喘相,這個時候就是氣相。所以從呼吸狀態,也可以去看你心的狀態。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所以,感覺急躁的心快要生起的時候,就是要「寬心」,告訴自己放鬆,對自己要很清楚。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這裡所說的調息,不是說真的讓你去調,而是從息當中去看你的心。如果你心是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跟好的息相相應。如果還不是,但是也沒有粗重的妄想、昏沉,沒有風相,沒有喘相,這個時候就是氣相。所以從呼吸狀態,也可以去看你心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深入經藏依次第修學。」很多人都是現在靜不下來、聽經會打瞌睡,或只要我一講經他手就癢、手就痛,都快要講完了他還在摳手,沒病都快摳出病了,那是「業障」。很多事情,讓你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學佛修行。不要以為人生有幾十年,可以好好讓你修好幾十年。這幾十年,你要做好多事情,讓你分心、讓你沒有辦法學佛。
Thumbnail
最近我在靜坐時有了深刻的體悟,那就是念頭與方法之間的空隙距離。當我開始有念頭浮現時,我能夠意識到這些念頭的存在,然後運用方法將自己帶回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在打坐之前要處理好雜事,放下雜念。文章先介紹打坐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後演繹了一個10分鐘的放鬆禪體驗。最後,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總結,並預告了下一次課的內容。
Thumbnail
1月初工作非常忙碌,某天中午用餐時,打開YT看到一則影片,影片中提到準提咒,讓我想起多年前讀書看的《了凡四訓》,可能機緣到了,1月中之後,我開始白天持咒一星期五天,每次108遍,到了2月份加入文殊菩薩心咒,工作前先持咒,六日基本上放假,3月份再加入睡前靜坐15分鐘。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以前,靜坐是修行者的事,是宗教性的聯想。 現在,靜心冥想,不拘泥於外在形式,不受限於地點姿勢。 這是ㄧ種生活,ㄧ種態度。 讓生命質量提升,利己利人的美好習慣。 世界的混亂與吵雜,來到ㄧ個世紀天花板,同時正繼續在穿透這個天花板… 為了圖ㄧ個安歇片刻、求ㄧ份喘息生存,貪ㄧ時開心歡樂,聰明的人類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深入經藏依次第修學。」很多人都是現在靜不下來、聽經會打瞌睡,或只要我一講經他手就癢、手就痛,都快要講完了他還在摳手,沒病都快摳出病了,那是「業障」。很多事情,讓你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學佛修行。不要以為人生有幾十年,可以好好讓你修好幾十年。這幾十年,你要做好多事情,讓你分心、讓你沒有辦法學佛。
Thumbnail
最近我在靜坐時有了深刻的體悟,那就是念頭與方法之間的空隙距離。當我開始有念頭浮現時,我能夠意識到這些念頭的存在,然後運用方法將自己帶回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在打坐之前要處理好雜事,放下雜念。文章先介紹打坐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後演繹了一個10分鐘的放鬆禪體驗。最後,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總結,並預告了下一次課的內容。
Thumbnail
1月初工作非常忙碌,某天中午用餐時,打開YT看到一則影片,影片中提到準提咒,讓我想起多年前讀書看的《了凡四訓》,可能機緣到了,1月中之後,我開始白天持咒一星期五天,每次108遍,到了2月份加入文殊菩薩心咒,工作前先持咒,六日基本上放假,3月份再加入睡前靜坐15分鐘。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以前,靜坐是修行者的事,是宗教性的聯想。 現在,靜心冥想,不拘泥於外在形式,不受限於地點姿勢。 這是ㄧ種生活,ㄧ種態度。 讓生命質量提升,利己利人的美好習慣。 世界的混亂與吵雜,來到ㄧ個世紀天花板,同時正繼續在穿透這個天花板… 為了圖ㄧ個安歇片刻、求ㄧ份喘息生存,貪ㄧ時開心歡樂,聰明的人類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