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中年研究所】中年人,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我輩中人》

raw-image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心理學大師榮格

《我輩中人》的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大學教授;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本書便是作者紀錄中年覺醒,成為照顧者的心情。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

他在這本書中,從「通往大人的路」寫下中年人夾在東西方文化、上下世代間的窘境,因為體驗過上半生的精彩與失敗,學到哪些是無需看重、可放手;儘管會感嘆,但跌倒的經驗,讓中年人更聚焦回自身所喜歡、所需要留在生命裡的是什麼,然而終究有些人,到了中年仍然沒有長大。在「照顧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他用身為照顧者的第一人稱,同理著每位有照顧經驗的人和自己,照顧很苦,不該是他人口中評論好壞的行為,照顧者值得愛自己,光榮圓滿地完成照顧之路。

閱讀這本書,引領剛步入中年的我,跟著思考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對於感到中年危機或迷惘的人,值得閱讀。我在本書中所獲得的學習與體會分享如下。

①中年危機,促發中年的暫停與覺醒

作者寫道,中年階段所有的東西都在流失,只有心靈可以填補。使人不得不回頭問自己要的是什麼,唯有心靈獨立之後,才能思考生存的意義。雖然這看起來應該是在生命初始就要思考的問題,但到了中年才有餘裕、氣力與膽量去面對,不再隨波逐流。

小時候我很羨慕他人有舊傷,認為是很酷的象徵;長大後才知道,其實不用急,人生會有很多很多的舊傷,有些可修復,還有更多是需要學習共處或放下的傷;若是沒有跨過去,傷造成的疼痛,反而會卡住前行的步伐。當我還卡在傷裡面時,總以為是自己過於懦弱或沒用。多年後回頭看,佩服那時的我能帶著傷往前,無論是用走還是用爬的,終究通過了生命的關卡。有些直到現在還等待出土的傷,透過歲月的醞釀,傷似乎變得沒有這麼可怕,也可能如作者所說,是中年的我累積膽量和智慧,得以有勇氣去多看幾眼。就像承認父母不如我所想,但我仍對他們有愛。

集體主義年代成長的你我,步入中年需要發掘個人的價值、信念,好跨越中年危機,走出自己的路(圖/PIXABAY)


②不再等待他人的賞識、疼愛、改變命運

不用等待父母、伴侶、上司、世界的認可,中年的我們,等久了寧願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當最疼愛自己的父母、作為最願意與自己商量的伴侶、成為挖掘賞識自己才能的上司;因為活越久,發覺還有誰比我更懂我。當伴侶以為我又無限迴圈來到同樣關卡時,唯獨我自己知道,對於這個關卡我有新的詮釋、回應與收穫;可以試著解釋給對方聽,不過就算他聽不懂也沒關係,我是最需要懂,也最想要懂的那個人。

③成為大人,還是老小孩

作者認為中年人不再大聲呼喊要改變世界,而是做些踏實的事。就像齊柏林導演累積二十多年空中攝影的經驗,籌備一年,拍攝三年,誕生《看見台灣》紀錄片,帶動台灣人民與政府改變對待土地的方式。有大人,相對也有步入中年的老小孩,忙著要別人為他過去的傷、現在的苦負責,活在自己永遠是最美好的夢幻世界裡。

叛逆青春時期的我,從批判大人與社會中,反定位自己想要處在的位置;活到四十歲,不再這麼在乎他人如何,是承認世界總會有黑有白,與其評論外界,不如成為想要世界中的一員,更為實際。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對人、對社會,誠實、有感受且務實主義的實踐者。就算任性,也是對自己耍賴,不外推生命責任給他人,行有餘力多點付出,好好報答滋養我的土地與社會。

結語:成為自己喜歡的大人

相信你我或多或少都有過對成年人、長輩、上司等不滿意過,那時的我們嘴上說著對方有多糟,等到我們身處同樣位置時,有做得比較好嗎?中年的我偶爾就被年少時自己說過的話打臉,提醒著我別以為自己老,觀點就會比較好。如果不懂得尊重異己,那也只是拿著年長的權柄說著迂腐的話語,智慧沒有因為歲月而累積。身為中年人,我想為下一代、上一代還有自己,留下什麼?

《我輩中人》推薦給,想要直視、整理自己生命中的擁有與缺憾的人,用完整的個體狀態,走向下一個人生階段,平靜圓滿。

------------‐‐------------------------------------------------

謝謝你看到這裡,我是也木心,喜歡透過寫作整理、反思生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點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

⭐如果你對於這邊的文章們有共鳴,歡迎追蹤加入沙龍,互相交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