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是激勵,還是賄賂?重新理解外在獎勵

說白了,外在獎勵本質上就是賄賂。

外在獎勵 = 賄賂

你本來不想投這個候選人,但他以金錢作誘因,買到你的一張選票。

小孩本來不想看書,但大人以獎品/獎狀/獎金作誘因,買到他們看幾本書。

大人的期待是:本來沒興趣的小孩,看了書之後發現,其實書還滿好看的。


外在獎勵 = 自貶身價

不過也有這種可能--

你本來沒想好要投哪個候選人,有人以金錢作誘因想買你一票;
於是你知道,喔,原來他是不夠格的候選人。

小孩本來對看書沒有特別的好惡,大人以獎品/獎狀/獎金作誘因,想買他們看幾本書;
於是小孩發現,喔,原來看書是件大家不喜歡的事情。

外在獎勵 = 內在動機殺手

又或者--

你本來就想投這個候選人,但他以金錢作誘因想買你一票;
於是你知道,喔,原來他是不夠格的候選人。

小孩本來就喜歡看書,但大人以獎品/獎狀/獎金作誘因,想買他們看幾本書;
於是小孩發現,喔,原來看書是件大家不喜歡的事情。

外在獎勵是把雙刃劍

以獎勵看書這項行為來說,在第一種情況,原先對讀書沒有興趣的孩子,可能為了外在獎勵,才接觸書本,而開啟了閱讀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外在獎勵確實有些幫助。

但,孩子很精明,如果大人太過積極的推廣,就傳達了一種訊號:讀書好無趣啊!

而對原本就喜歡閱讀的孩子,或漸漸喜歡上閱讀的孩子來說,外在獎勵成了一種干擾,越早移除越好。

許多心理學研究顯示,當外在獎勵過於頻繁或重要時,將會削弱內在動機。換言之,如果我們只是為了獲得獎勵而進行某項活動,一旦獎勵不再存在,我們對該活動的興趣也可能隨之消失。

激發內在動機才是長遠之計

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

當我們試圖鼓勵某種行為時,應該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比如說:想鼓勵孩子閱讀,可以試試順應他們的興趣、給予足夠的自由閱讀時間、與孩子討論他們讀的書籍內容... 等等,這比單純給予外在獎勵更能培養他們對閱讀的愛好。


動機——看懂行為背後的驅動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