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集|退出遊戲:當我們無法真正逃離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陣子想起「感情問題,一律建議分手」終極解迷因,確實這是種自主性的展現手段,進一步以此類推:

  • 感情問題,一律建議分手
  • 工作問題,一律建議離職
  • 婚姻問題,一律建議離婚

而當代心理諮商強調案主的自主性,隨著社會逐漸接受在有毒且難以挽回的感情、工作和婚姻關係中,選擇分手、離職或離婚已成為被普遍認可的解決方案。不過如果更進一步:

  • 存在問題,一律建議離世

這或許有點驚世駭俗,撇除隧道視野不談,其思路是相同的,可觀察出社會逐步接受的程度依次遞減:分手>離職>離婚>離世。這現象或許與選擇的影響範圍相關,自主性是否必須隨著外在影響的強弱而妥協呢?而下個問題是:

如果有「理性的離職」、「理性的離婚」,是否有「理性的離世」?

我們在一些書籍中能看見離職、離婚後可能更好的狀態,離世最不同的在於,沒有人能在離世後回來描述是否更好或更糟,換個問法:

「死後」是否比「死前」更好或更糟?

這是個兩難的問題,如果死後比死前更好,那麼活著是否只是受苦?如果死後比死前更糟,那麼是否活著只要享樂就好?

  1. 未知的恐懼與希望:死亡是未知的,預期死後更好帶來希望,但也可能引發風險;預期更糟則帶來恐懼,但兩者都基於無法驗證的假設。希望與恐懼的兩難在於,我們無法確定哪一種預期是正確的
  2. 生存本能與解脫矛盾:預期死後更好會與生存本能衝突,而預期更糟可能增強對生命的堅持。這裡的兩難在於,追求解脫和保護生命的衝突,讓個體在面對死亡時陷入無法解決的內心矛盾。
  3. 信仰與懷疑矛盾:宗教信仰帶來死後更好的預期,但懷疑仍可能干擾內心平靜,讓信仰與理性之間產生張力:是否應該全然相信死後更好,還是應該保持懷疑態度?這樣的矛盾讓個體無法完全從信仰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形成信仰與理性之間的兩難。
  4. 現實痛苦與未知的選擇:面對生活中的極端痛苦時,預期死後會更好可能促使個體尋求死亡作為解脫。但這裡的兩難在於,個體對死後狀態的確定性不足,可能讓他在最需要做出決定時陷入猶豫。相反,若生活中充滿幸福與滿足,預期死後可能更糟的想法可能引發對死亡的極度恐懼,甚至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感到焦慮和無助。
  5. 生命價值與虛無矛盾:從虛無主義或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生命可能被視為沒有固有意義,死後的狀態可能與生命中的經驗無關。如果預期死後沒有任何狀態(即徹底的虛無),那麼這意味著任何「好」或「糟」的討論都是無效的。這裡的兩難在於,如果我們預期死後是虛無,那麼如何看待當前的生命?虛無可能引發對生活的冷漠,但也可能推動個體追求即時的快樂和意義,形成對死亡的無所謂態度。
  6. 行動困境:預期死後會更好或更糟,可能會影響我們在生前的行為。預期死後更好的人,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選擇放棄努力,接受死亡來獲得解脫;而預期死後更糟的人,則可能極力避免死亡,甚至可能過度延長痛苦以保持生命。這種對未來狀態的不確定預期,讓我們在做出生活中的重大決策時陷入兩難:我們應該積極面對痛苦,還是應該準備接受死亡?

這裡有個隱藏的前提是:

死後是持續以某種形式存在,還是徹底的虛無?

這又陷入了兩難,如果是死後是徹底的虛無,那麼可能必須承認一切無意義;如果死後持續以某種形式存在,則會陷入更好(天堂、解脫)或更糟(地獄、輪迴)的上一個問題。跳到下一個有趣的問題:

自殺是他殺嗎?

現代心理學、醫學和社會價值觀通常不認為自殺是一個理性的選擇,但隨著安樂死的討論,相關思考開始深入。我們常將自殺歸因於外在因素,如基因、憂鬱症或霸凌,但這也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相信自殺必定是外在因素的結果,那麼個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如果自殺總是受到外在力量的影響,是否意味著自主決定的空間被削弱了?

如果我們將自殺歸因於必然存在某種外在因素,而否認自殺有可能是自然發生的(即不需任何具體因素的影響),這是否也間接否定了自主性與自由意志的存在與可能性?

我們是「被活著」嗎?

我們沒有選擇出生的權利,是否也無法自主選擇死亡?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狀態只是被動的存在,在功績社會中我們是「被自由」的,「被自由」實際上是對自由的否定;「被自殺」實際上是對自殺的否定;以此類推「被活著」實際上應該是對活著(存在)的否定。

「被活著」不僅指我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延續生命,更深層次的意涵是,我們被社會、文化、制度所束縛,在這些規範之下所謂的自主性,其實是被強加的假象。在這種情境下,「很多人三十歲就死了,到八十歲才埋葬」的說法,暗示著這些人在精神層面早已喪失了對自我生命的掌控。他們不是主動地活著,而是隨著外部的推動,在一個既定的框架中僅僅維持生存。「被活著」反映了現代人被迫接受生命的既定模式,實際上與真正的存在和自由背道而馳。

我們能真正「離開」嗎?

當我們回到「離職」、「離婚」等現代生活中的選擇時,會發現社會似乎為我們設置了許多「退出機制」,讓我們能從不滿意的情境中脫身。然而,一個關鍵問題隨之而來:這些退出選項是否真的提供了我們渴望的自主?還是它們只是一種假象,將我們從一個困境引向另一個困境?

例如,離職後,我們可能面臨的是失業的焦慮和經濟壓力;離婚後,孤獨感和生活上的挑戰接踵而至。這些選擇並非真正的「解脫」,它們只是對生活中某一部分的暫時修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發現,退出並不意味著完全的自由或幸福,而只是面對新一輪挑戰的開端。

而自殺作為終極的「退出選項」,表面上看似是一種徹底的逃離,卻同樣無法保證真正的解脫。死亡的未知性讓我們無法確定這樣的選擇是否會帶來平靜,或只是另一種痛苦的開始。與其說自殺是終極的解決方案,不如說它揭示了我們在面對生活抉擇時所面臨的深層困境:不論是離職、離婚,還是面對生命本身,我們無法確定任何選擇能帶來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這樣的結論告訴我們,無論多麼看似極端的選擇,本質上都涉及對生活複雜性的妥協和面對。即使我們可以離開一段關係、一個職位,或在某種情況下選擇離開生命,我們仍然要承認:真正的自由或許不是在於逃避,而是在於如何面對這些抉擇之間的張力,並在其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平衡點。

真是個政治正確的藍藥丸結論,瑞克附和道:「The answer is don't think about it.」。

avatar-img
101會員
438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湊あくあ將於2024年8月28日從hololive畢業
「廢話文學」作為網路語言的獨特現象,以幽默和誇張手法吸引了大量關注。本文將探討六種典型的廢話文學技巧,並透過實例展現其語言藝術。廢話文學從口語到網路文字的轉變,揭示了其獨特的溝通功能和社會價值,同時推動了新型語言形式的發展。
面對中年焦慮和社會壓力,我們是否能透過重新定義生命優先順序,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減少痛苦耐受,增加快樂耐受,或許能讓我們在快節奏社會中更輕鬆享受生活。放慢腳步,擁抱內心的平靜,挑戰傳統觀念,尋找自我滿足的新路徑。
探討幸福的虛無性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比起主張生命沒有意義的哲學,主張生命有意義的哲學似乎更接近虛無主義。適應理論揭示幸福感的短暫性,期望理論闡明期望對幸福感的影響,而社會比較理論強調幸福感的相對性。這些理論共同表明,幸福感的追尋或許只是幻影,挑戰了我們對幸福的傳統理解。
簡樸生活不僅是物質上的節約,更是一種精神追求。透過減少外在干擾和物質負擔,我們可以減輕選擇焦慮,提升自我覺察,並培養感恩與滿足。簡樸生活幫助我們專注於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需求,找到真正的內心平靜。這種方式鼓勵我們珍惜現有,體驗生活中的簡單與美好,從而有效應對焦慮。
應對焦慮的正念策略包括「接受」和「當下」兩個關鍵要素。接受意味著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所有內在體驗,無論它們是愉快還是痛苦,不試圖改變它們。當下則強調回到此時此刻,從而減少對過去和未來的憂慮。透過這兩者,我們可以更有效地保持內心穩定,並逐步緩解焦慮感。
湊あくあ將於2024年8月28日從hololive畢業
「廢話文學」作為網路語言的獨特現象,以幽默和誇張手法吸引了大量關注。本文將探討六種典型的廢話文學技巧,並透過實例展現其語言藝術。廢話文學從口語到網路文字的轉變,揭示了其獨特的溝通功能和社會價值,同時推動了新型語言形式的發展。
面對中年焦慮和社會壓力,我們是否能透過重新定義生命優先順序,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減少痛苦耐受,增加快樂耐受,或許能讓我們在快節奏社會中更輕鬆享受生活。放慢腳步,擁抱內心的平靜,挑戰傳統觀念,尋找自我滿足的新路徑。
探討幸福的虛無性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比起主張生命沒有意義的哲學,主張生命有意義的哲學似乎更接近虛無主義。適應理論揭示幸福感的短暫性,期望理論闡明期望對幸福感的影響,而社會比較理論強調幸福感的相對性。這些理論共同表明,幸福感的追尋或許只是幻影,挑戰了我們對幸福的傳統理解。
簡樸生活不僅是物質上的節約,更是一種精神追求。透過減少外在干擾和物質負擔,我們可以減輕選擇焦慮,提升自我覺察,並培養感恩與滿足。簡樸生活幫助我們專注於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需求,找到真正的內心平靜。這種方式鼓勵我們珍惜現有,體驗生活中的簡單與美好,從而有效應對焦慮。
應對焦慮的正念策略包括「接受」和「當下」兩個關鍵要素。接受意味著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所有內在體驗,無論它們是愉快還是痛苦,不試圖改變它們。當下則強調回到此時此刻,從而減少對過去和未來的憂慮。透過這兩者,我們可以更有效地保持內心穩定,並逐步緩解焦慮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生沒有選擇權,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 真的太多人沒有選擇權,你只能順應這個世界, 但是因為我們想要操控我們的世界, 所以我們必須先學會潛行,你要潛行、要儲備能量、要提升自己, 你才會起來操控你自己的世界, 你自己沒辦法操控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你就只能在別人的世界裡面;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不論我反覆思索幾次,我都得不出一個自己滿意的答案。 也許,一切就是這麼的沒有理由,我只是在那個恰巧的時機,迎來了生命的終點。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人生某個階段,感覺自己好像「卡住」了?原因可能是:在夢想(期待)與現實之間兩難、家庭與職場之間的不平衡,或是人際之間的複雜衝突……
Thumbnail
跟我對話過的人,多少聽過我提過如何跳脫命運,親手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一次,我想寫成文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讀。
Thumbnail
人生沒有選擇權,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 真的太多人沒有選擇權,你只能順應這個世界, 但是因為我們想要操控我們的世界, 所以我們必須先學會潛行,你要潛行、要儲備能量、要提升自己, 你才會起來操控你自己的世界, 你自己沒辦法操控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你就只能在別人的世界裡面;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不論我反覆思索幾次,我都得不出一個自己滿意的答案。 也許,一切就是這麼的沒有理由,我只是在那個恰巧的時機,迎來了生命的終點。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人生某個階段,感覺自己好像「卡住」了?原因可能是:在夢想(期待)與現實之間兩難、家庭與職場之間的不平衡,或是人際之間的複雜衝突……
Thumbnail
跟我對話過的人,多少聽過我提過如何跳脫命運,親手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一次,我想寫成文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