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華人文化的「乖」是服從控制,還是傳承複製呢?


事件本身沒有好與壞,是我們下意識地根據經驗或知識來判斷的。什麼意思?人類的成長需要備受呵護,而不像小羊或小鳥在出生後幾天,就能夠獨立行走或飛行。在人生是白紙的情況下,我們接受各式各樣的價值觀,例如:「這樣做才乖,那樣做才對」,一次次的提醒,要乖。猶記小時候一位大師拍著我的頭說:「要乖喔!」從那一刻開始,「乖」似乎就像如來佛的金箍咒,綁住我這個孫悟空。所謂的「乖」是什麼意思?遵照大人的指示行動,該問候長輩就得喊出口,該完成的事情就得馬上做,不能有個人藉口或意見。只有「乖」才能得到稱讚,一旦「不乖」,心裡就會自動出現「罪惡感」,形成自我內耗,只因為個人意願與長輩相左。不能折衷嗎?難,很難,難上加難。


直到看到阿滴「與蔡康永的對談」(置頂的視頻),「乖」在英文中最接近的詞彙是「obedient」(服從),因為「我們服從家長/長輩,所以,被稱讚」,想想就覺得詭異。與其說「乖是服從,或接受控制」,更傾向「複製價值觀,以傳承文化」來形容「乖」,怎麼說?


不排除「乖」有控制他人的可能性,但絕大多數的家長/長輩則傾向「傳遞自己認為對的文化價值觀」,但「對的文化價值觀」是否適合孩子或他人,則會因人而異,因國情文化而有不同。舉例而言,小時候不懂,當「華人的團體主義」碰上「西方的個人主義」時,摩擦就容易出現,像是「長輩希望小輩主動問候,遂教導我們碰到家裡熟識的親友時,要『具體稱呼+問候』;西方則是根據自己的習慣,講『Hi,大家好』」。曾有一次,脫口而出「Hi,大家好」的時候,母親跟我說:「你在跟誰打招呼啊?」只得摸著鼻子,重新向在場的長輩,以「稱呼+問候」唸一遍,當時覺得超級煩,幹什麼!幹什麼!都在幹什麼!


現在我懂了,這是在團體文化下的生存技巧,以「尊重和他人建立關係」,因為「有關係就沒關係」。沒有人喜歡被稱為「喂或忽略」,自家長輩可以,但其他人則不一定。當時的社會並沒有考慮「自己想不想或要不要」,只有「他人會不會認為我們沒有家教」的問題。當然隨著西方個人主義的普及,「個人的感受大於團體意識」,但在過渡時期的我們該怎麼做呢?


嘗試理解他人的想法,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選擇,而不是「非黑即白」。以前的我不喜歡爭辯或衝突,但只要出場辯駁時,就是衝著「壓倒性的勝利」(「輸贏」的二元思維)。但現在的我學習聽完和聽懂他人的立場,隨著經驗累積,會發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每個人在選擇時都有自己的立場,不管他人是否認可,而非我們想像中「跟自己的想法不同,就是『盲從』或『迷信』的貶低思維」。以前只憑大腦直覺判斷就下定論,沒有發生大事,真的是幸運,怎麼說呢?


當我們只以直覺判斷時,言論就只有「認同、不認同」兩種立場,若遇大事而孤注一擲,如股票投資,那實在是太可怕了!現在我們要學習的是,理解「每個人做選擇都有他/她的依據,只是他/她有沒有覺察或願不願意說出來。」在團體中詢問意見或決策以前,需要「腦力激盪或集思廣益」,為什麼?就是想要了解大家看事情的面向,「多元」才能朝向「周全」。只是「讓大家願意自我表達的前提是,信任的關係和安全的環境」。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以前,需要建立信任關係,重點是讓相互了解彼此的行事規則和個性,誰都不想貿然地得罪他人!


簡單回顧自己「乖」的經驗,才赫然發現自己在選擇上的轉變,以「吃不吃牛肉」為例,經歷「服從長輩的命令、受到外界動搖、承諾重於一切」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吃牛肉」,始於母親獨斷的命令,不知道原因或為了什麼而做。但在「和牛」當道的飲食下,來到第二階段,對「不吃牛肉」這件事情開始動搖,於是想方設法,以尋求不同的意見。


第三階段則是「無意間與外婆訂下約定」。當時因為對「吃不吃牛肉」的決定動搖,而跟外婆說:「想開始吃牛肉,因為新聞媒體都報導和牛很好吃,可是,我沒有吃過,根本不知道它的滋味!」外婆當時跟我說:「不要吃牛肉。」我問她:「為什麼?」外婆說:「以前家裡有一頭牛,從年輕到老都一直幫我們耕田,不管晴天或雨天。可是,它老了,走不動了,沒有辦法耕種,長輩就想要把它賣掉,不然養不起。我曾經祈求不要把它賣掉,但沒有用。還記得老牛被拉出去的那一刻,眼睛泛淚地看著我,說『捨不得,別這樣對我。』牛是我們的家人,不要吃牛肉。」她邊說邊掉淚,當時的我感受到外婆的悲傷,就跟外婆說:「好,不吃牛肉了!這是我們的約定。」外婆跟我說:「乖孫,牛是我們的家人!」


或許有人覺得因為對外婆的承諾而「不吃牛肉」,令人難以理解,以及與作者自己「體驗人生」的觀點似乎有點出入。乍看之下,跟自己秉持的信念相左,只是想問問大家,有必要體驗所有的經驗嗎,比如「田蛙、竹蟲或兔頭的滋味」?顯然沒有必要,以及殘酷的事實是,我們永遠沒有辦法體驗所有的人事物,否則,不會有「我的100件夢想清單」或「死前要做的99件事」等標題。就是因為「時間有限,生有涯」,想當然耳,我們也不需要苛求自己「應該、一定或必須要」要做什麼,重點不是達到「目標結果」,而是在過程中盡力而無悔。曾對「人是如何排出自己的生命順序」感到疑惑,直到「公主病」後,體驗到「生死掙扎」,才理解「人生有限,必須取捨」的道理,什麼意思?


白話的說,我們都知道「一出生就邁向死亡」,但何時會「壽終正寢」,誰也不知道。根據目前「112年簡易生命表」及「第11次(2019-2021年)國民生命表」,我們的平均壽命是80.23歲,詳情請看「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高於全球逾7歲 又以『這縣市』最高」這篇報導。若以30、40、50歲的年齡來看,仍有50、40、30年可活,需要取捨嗎?不用,仍依自己「想做什麼,做什麼」的方式活,輕鬆自在且愜意,何樂而不為!


然而,在「公主病」確定中又帶點不確定性的狀況下,我聽到「答答答,生命倒數的聲音」,突然了解「對我而言,生命中的什麼是最重要」,莫名地有種迫切感,想完成想做的事情,即使困難重重也沒有「錢途光明」,做與不做都是個難題?!當現在懂了,邊做邊思考「錢」的解決方式,如同「與蔡康永對談」(置頂的視頻)在31分02秒提及「該怎麼面對來自家人的否定?」,而不是傻傻地陷入「二選一」的窘境。


人生有很多難題,重點是「讓自己活得好一點」。我們可以選擇怨恨父母要求我們乖,陷在「非黑即白」的二選一困境中;也可以選擇將「父母要我們乖是,教導我們在團體社會的生存之道」,這可能是最保守最煩人的選擇,不一定適合我們,但至少讓我們活著「找到適合自己的行事思維」。人非聖賢,不只父母,你我都是凡人,讓自己活得自在舒服,就是最好的禮物。只是我們都得經歷過主觀認定的「歪路」,才能成就現在自在舒服的自己。別怕,你不是孤獨行走,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是服從也是陪伴,我們相互理解和依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