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幸福的定義是什麼?追求幸福反而回適得其反

本文重點

  1. 幸福不等同於積極的心態,也不等同於沒有消極的想法,而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
  2.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過度自我評價可能引發焦慮和壓力,導致人們忽視生活中的小確幸,進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
  3. 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正向情緒的頻率,而非偶爾感到強烈快樂的時刻。珍惜日常中的小確幸有助於提升整體幸福感。
  4. 擁有有意義的人生比單純追求快樂更能帶來持久的幸福感。
  5. 活在當下,珍惜目前擁有的事物,能幫助減少對外部事物的依賴,提升幸福感。


對我來說,幸福不等同於積極的心態,也不等同於沒有消極的想法。幸福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特別是對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當前狀態,頭腦越平靜。所謂「萬般煩惱皆因心動」,就是頭腦在一刻不停地設計未來或追憶過去。我越是活在當下,越能感受到快樂,感受到滿足。而如果我試圖抓住當下快樂的感受,想要一直保持快樂的狀態,快樂就不會持久。因為,這時我的心在動,欲念在動,希望依附於一個外部事物,欲將一個短暫的情景變成永恆。
—— 納瓦爾.拉維肯(Naval Ravikant)


幸福和人生目標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很多人會把兩者混淆。其實追求幸福不一定能讓我們擁有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過度追求幸福可能適得其反

在現代社會中,幸福常被許多人當作生活的目標去追求,然而許多心理學研究顯示,過度專注於追求幸福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當我們不斷評估自己的幸福感時,可能會給自己施加壓力,甚至感到焦慮。

面對生活挑戰或壓力時,許多人會覺得人生不如意,甚至把這種不如意視為失敗。這種過度評判的心態會讓他們陷入焦慮,無法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我們可能為了追求更高強度的幸福而忽略周圍的小確幸。這種心態不只是影響情緒,還可能使我們對生活失去熱情。


幸福的頻率更重要

除了過度評價自己的幸福以外,我們對幸福的定義也可能有存在誤解。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一種強烈的快樂感受或特別時刻,但事實上,幸福是取決於日常生活中,正向情緒出現的頻率,而不是偶爾的強烈感受。例如,人們在生日派對或婚禮上可能會感覺非常快樂,但如果這種快樂時刻並不是頻繁地出現,而日常生活卻是充滿壓力和負面情緒,那麼整體的幸福感仍然會很低。

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像是每天早晨的陽光、朋友的關心或一杯熱咖啡的香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其實能夠累積成長久的幸福感。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開放的心態,將重心從追求幸福強度轉向尋找日常的小確幸時,會發現整體幸福感有顯著地提升。


意義感的重要性

追求人生的意義,通常會比單純追求快樂更能夠帶來長久的幸福感。由於擁有有意義的人生,能夠提供更強烈的滿足感,使我們在面對挑戰時,仍然可以找到動力和勇氣。

在工作中,那些追求目標和意義的人更容易成功,也不容易辭職。他們明白自己的工作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工作帶給他們的意義,與自己的價值觀、目標更加相近,因此感到更滿足。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行為能影響他人或改變世界時,內心會變得充實,而這種充實的感覺源自於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認可。


減少欲望與活在當下

過度追求幸福,會使人們產生對外部事物的欲望,如果無法滿足就會導致不幸。減少對外在事物的依賴、活在當下,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現狀並保持內心平靜。

當我們學會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而不是渴望未來的成就,或是物質上的享受時,我們內心會變得更加富足。生活中有許多值得珍惜的事物,以及那些簡單而美好的時刻,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而不是未來或過去的憂慮時,我們的幸福感自然會提升。


捷思筆記訂閱方案

訂閱「捷思筆記」,避免錯過高價值、實用的知識筆記。

  • 月訂閱方案:$99 / 月。
  • 年訂閱方案:$999 / 年,現省 189 元!
  • 兩個方案皆享有首次訂閱享第一個月 1 元體驗優惠!


訂閱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