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複述資訊來學習思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urge.sh/learning-how-to-read),針對如何撰寫筆記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建議。盧曼認為,撰寫筆記時,應當留意筆記的目的不是「摘錄」(excerpts),而是「複述」(re-description)。當我們「複述」讀過的內容時,這個動作將引導我們注意作者在文本中可能沒有將什麼說出來,或是作者的論述是與什麼概念相對等問題,因而就能漸漸地掌握作者的思考「框架」。

為了思考作者的思考「框架」,我們需要發揮想像力。這個過程不是平順的,卻是學習的過程必經之路。重要的不是對錯或合理與否,而是持續地思考,這使得閱讀不僅只是單純地閱讀,而是刺激思考的活動。盧曼說「你要找到那些值得紀錄的東西並學會閱讀」,這是我們學習閱讀、撰寫筆記的關鍵。

一個在大學兼任通識課教學的打工仔 偶爾寫點教學或自學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的進展,加速了學習流程的順暢,但可能不會改變其本質。
以前我還是學生時,總覺得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就一股腦地想要全部寫出來,「想到哪就寫到哪」,頗有成就感。然而,當我開始兼課教書、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才意識到有關聯的資料必須經過梳理,才可能變成有邏輯的內容。無論是當年的我,還是現在的學生其實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今天傍晚上課時,與同學們討論一個我自己曾面臨過的問題:關於撰寫報告,我們都學過方法,但為何我們在寫報告時,還是感覺到很困難?似乎我們也不易寫出讓人感覺有趣、有創意的內容? 我請同學們回想撰寫報告的經驗。一些同學們表示,關於如何撰寫報告的格式,以前在高中時都有學過,但當自己要操作時,還是覺得很困難。
在學習活動中導入AI,關鍵在於認知到「學習體驗」所包含的諸多環節,如何提問、如何分析、如何檢核等,皆是構成完整的學習流程不可或缺的東西,而AI應該被用來強化這些體驗,不是取代其中的某個環節。學習所涉及的所有環節,沒有任何一個可被AI取代。
科技的進展,加速了學習流程的順暢,但可能不會改變其本質。
以前我還是學生時,總覺得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就一股腦地想要全部寫出來,「想到哪就寫到哪」,頗有成就感。然而,當我開始兼課教書、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才意識到有關聯的資料必須經過梳理,才可能變成有邏輯的內容。無論是當年的我,還是現在的學生其實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今天傍晚上課時,與同學們討論一個我自己曾面臨過的問題:關於撰寫報告,我們都學過方法,但為何我們在寫報告時,還是感覺到很困難?似乎我們也不易寫出讓人感覺有趣、有創意的內容? 我請同學們回想撰寫報告的經驗。一些同學們表示,關於如何撰寫報告的格式,以前在高中時都有學過,但當自己要操作時,還是覺得很困難。
在學習活動中導入AI,關鍵在於認知到「學習體驗」所包含的諸多環節,如何提問、如何分析、如何檢核等,皆是構成完整的學習流程不可或缺的東西,而AI應該被用來強化這些體驗,不是取代其中的某個環節。學習所涉及的所有環節,沒有任何一個可被AI取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選譯筆記是每位熱愛閱讀的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幫助你在浩瀚資訊中提取精華, 提升理解與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透過選譯筆記,你能以計劃性的方式累積專業知識。 ▋進階技巧1 - 精準紀錄觀點 選譯筆記不同於完整翻譯, 重點在於摘錄文章中引發你共鳴的觀點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選譯筆記是每位熱愛閱讀的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幫助你在浩瀚資訊中提取精華, 提升理解與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透過選譯筆記,你能以計劃性的方式累積專業知識。 ▋進階技巧1 - 精準紀錄觀點 選譯筆記不同於完整翻譯, 重點在於摘錄文章中引發你共鳴的觀點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