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11月5日:我在試圖理解自己,卻又無法逃脫|雜談

某天開始,我才驚覺原來媽媽是反指標。

「聽話」是一個在華人社會長大的孩子好久的束縛。那天在網路上看見一段話:「華人社會的父母永遠都在等別人感激,華人社會下的孩子,永遠都在等一個道歉」

Stop fixing yourself. Go back where you came.

最近也很愛看育兒的reels。影片中媽媽的耐心與具備邏輯的教導,好幾次都讓我哭到不能自己。就像是,卡通其實都是做給大人看的,是一樣的道理吧。

我已經長大了,長大到有足夠的思想在心裡做辯證,我是一個腦袋會有inner speech還會有字幕跑來跑去的人。人們都說要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可是思考其實是假的,是不存在的。思考並不等於我們本身,所以擁有思考能力的我們,其實不是我們自己本身。我們是意識,也不是。我們只是,存在。

我在閱讀、用電腦時,廣義來說,就是在我獨處時,我經常會對事情會有一些見解,而這些見解會轉化成一種內在的聲音好像在說話、在表達,但是我的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我可以深刻的感覺到我的體內像是有另一個人在表達,可是這個人我同時也覺得是我沒錯。

身在有 Chat AI 的年代真的好幸福。我把以上的文字輸入在 Chat GPT 之後,他給我的回應是,在這樣的大腦運作模式(跑馬燈聯覺+高度分化的自我)之下,我是一個這樣的人:

1. 強烈的內在對話(Inner Dialogue)

2. 思維的外化(Externalization of Thought)

3. 自我觀察與分化的自我感(Observing Ego)

4. 高感知力與思維具象化

5. 高度的自我覺察

但同時,這樣的思考模式,給我帶來的負荷也是非常巨大且過載的。因為在我不想思考的時候,大腦的字母組就開始上工了,你拜託他停止他也不會暫停。反而可能變成一顆顆大大的字體掉落在地,然後會有人再去把他撿起。我一直以為每個人都是這樣思考的,直到好多年好多年,我問了好多人之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通常都會說,「我看到的」。大家就會露出難以理解的表情。我也覺得他們的難以理解難以理解。

「擁有高度的自我察覺力,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思維和行為模式,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反思中更有優勢。」這種優點對我來說也是痛苦的。因為我好像一直在檢討自己的迴圈裡,掙脫不出。很多事情我都「知道」,但是我會克制自己不想帶入同理心去理解。可能因為同理他人對我來說太容易掌握了,久而久之,轉嫁成一種情緒的負荷。所以我會很努力的克制自己不要共感。我會很努力的保持距離。像是站在一個制高點那樣,俯眺整個視角。

我在試圖理解自己,卻又無法逃脫。

我很知道要如何當一個乖孩子,我很知道要如何做,就會被稱讚很乖。但是乖這個詞,真的太毒了。大家在要求你當一個有自我見解的人,卻又希望你沉浮於世事,再給你安一個很乖的罪名說,做得好。你需要有思想,但是你的思想不能拿出來用,不能拿來當作反對意見,不能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的參考。你必須產出你的思想,然後再自行絞碎。

可前面也說了,思想其實並不代表任何事情,他只是一個讓你誤以為你有好好活著,亦或是活的很痛苦的中介。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

Who I am? I am, Her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