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讀管理有何用?從軍中事出發

無論是與師長或同儕聊天,經常聊到同一話題,我相信許多讀商管學系的人也會擁有同樣疑問,就是「讀管理究竟有甚麼用?」

關於這項問題,若直接搜尋大學科系官網,可能會找到「培養商業思惟」、「培育通才的管理知識」之類的答案,而對我來說,讀管理的一大收穫,是「訓練如何思考問題,並運用最少資源解決。」

關於「如何思考問題」,非常直接反映在各種商業分析工具,如大家耳熟能詳的SWOT分析、五力分析,亦或是管顧產業最喜歡的MECE,皆是拆解問題、分析現況的方法,不過這些商業分析工具雖提供了很好的架構,然而是否能提出獨到精闢的見解,就需要不斷訓練,也是個人自身的本事了。

「運用最少資源解決問題」,則是另一大學問,直接展現於供應鏈管理、流程管理、物流管理等作業管理中,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資、行銷等,使用最少的資源達成最大的效益是每間公司都想追求的。此類的管理課題也更偏向量化的計算,如台灣半導體之父張忠謀所說:「沒有辦法數量化的東西就無法管理。」

上述種種或許聽來抽象,就以我在軍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例。當初在義務役新訓之時,我們班被分配到洗衣班,負責於清晨時收齊全連要送洗的衣物,搬到一樓,好讓洗衣公司的貨車載走,下午時再把送洗回來的衣褲發回至各寢室之同袍床位上。不禁讓我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加速發送衣服的流程。

因此,我思考的命題是「達成發送衣物之目的,同時減少洗衣班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

針對此問題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對外針對上游(洗衣廠商)和下游(同梯同學)尋求資源,對內則是針對內部(洗衣班同學)進行改善。

對外部分,我先詢問每天來載送衣服的大哥是如何處理大量衣物,以及是否能幫我們依寢室分籃,但可惜的是,因廠商是以機器大批混和清洗,即便我們寢室分籃送出,廠商也無法依據當初的分類送回。

既然無法往上游進行改善,就往下游進行思考。在既有流程中,洗衣班須在早點名即和前將各寢室(寢室皆位於二、三樓)的衣物搬下一樓集中,一大清早搬運重達幾十公斤的衣籃下樓並不容易,也增加集合遲到的風險。因此,我思索洗衣班在前一天將空籃放置一樓,再請其他同學將各自要洗的衣服帶下樓放於籃子中,能有效的降低洗衣班的工作量。所幸,在徵求幹部的同意後,弟兄們也相當願意配合,從此,洗衣班的主要任務轉變為將洗好的衣物發送即可。

另一方面,洗衣班內部的發衣流程雖無明確的改動,但我們洗衣班也找出有效率的分送方法:先將集中的衣物集中於人數最多的一寢(我們將寢室稱為一寢、二寢、三寢,一寢在二樓,二三寢位於三樓),再由部分同學負責將衣服分寢室裝籃,部分同學則直接分發衣物至一寢的各床位上。當分好的二三寢的衣物足夠成籃時,便直接搬至二三寢發送,以減少閒置人員,增加發衣服的效率。

當然,有人閱讀至此一定會想,即便沒有讀過管理學,也能夠想的到這些。這話自然沒錯,許多非本科系出生的企業家同樣能將公司經營的有聲有色,這些企業家我願稱之為「天生的管理者」,屬於天才類型,然而像我資質平庸者,就得從管理理論和個案的經驗中學習了。

所以,若有人問我,讀管理到底有沒有用,我的答案必然是肯定的,而對於那些學了四年仍認為管理學無用者,自然是相當可惜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