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的黑白切情懷
小時候家中黑豬肉的滋味令人懷念,尤其是母親在節日前夕忙著處理的半顆豬頭。那半顆豬頭像是我們家過年餐桌上的主角,每次燙煮的過程都讓我興奮地守在廚房門口,等待那一鍋飄著香氣的豬肉熟透。母親將它精心分割成頭骨肉、豬頰肉和骨仔肉,每一塊都帶著肉香與油脂的完美比例。那時候的豬頭肉,軟嫩得讓人難以抗拒,是家人圍坐一桌時的重頭戲。這份記憶深植心中,成為日後對黑白切的「要求」。
然而,隨著長大,外面的黑白切味道再也無法比擬家中煮食的溫暖。也許是家裡的黑豬肉滋味較濃,豬肉新鮮而少有腥味,使得在外用餐時,一旦嘗到白豬肉,那股淡而無味的口感總讓我難以下嚥。成長過程中,黑白切與各種豬內臟料理逐漸成為童年記憶中最親切的味道,不論是豬肝、豬肚還是豬尾,這些部位的滋味與口感,都成為生活中一種特殊的情懷。
《台灣豬.黑白切》:滋味與歷史的交織
這本書以台灣的豬肉文化為主題,透過黑白切的料理形式,帶出一段段屬於台灣人飲食生活的縮影。書中描述的豬肉料理細膩而深刻,不僅僅是探討料理的方式,更探究其中蘊含的飲食文化和歷史淵源。在作者筆下,黑白切不再僅僅是豬肉的料理,而是許多台灣家庭對於「豬」的情感投射。豬肉在台灣扮演的角色,不僅是食材,更代表了一種鄉土的歸屬感與人情味,甚至成為人們在記憶中繫著故鄉的一種味道。
翻閱書中那些關於豬肉的介紹與製作過程,我不禁想起那些年母親用心燉煮的豬頭肉、家人團聚時的溫馨場景。如今的台灣,雖然黑白切小店逐漸減少,但每一家小店的背後,似乎都在默默保留著這份傳統。這不只是食物,而是一代代台灣人的記憶與生活痕跡。
回憶中的味道重現
當我來到桃園這家小攤,終於找到一份接近兒時記憶的滋味。點了骨仔肉,像小時候母親料理的那樣,每一口都充滿彈性,少了醬油膏的干擾,反而讓豬肉的原味更為突出,吃起來清爽又帶著熟悉的香氣。這滋味讓我不禁回想起兒時,那是母親在家中以簡單調料烹煮出的美味,是那麼樸實卻深刻。這攤黑白切的骨仔肉,也讓我重新拾回這段遺失已久的記憶。
此外,我還點了軟排飯。原以為會是幾小塊豬軟排,沒想到竟然是一長根橫放在飯上,那豪邁的呈現方式讓我驚喜不已。軟排的肉質柔嫩,燉煮得軟爛入味,幾乎不需要費力咀嚼,肉香隨著滷汁的濃郁滋味一同在口中散開,這豐富的口感讓我彷彿回到家中,享受母親親手燉煮的味道。這種久違的感動,讓我更加理解書中所說的黑白切魅力——那是對生活的體驗、對歲月的回憶。
味道裡的情感延續
《台灣豬.黑白切》讓我體會到,不論時間如何流逝,記憶中的味道始終留存在心底。那熟悉的豬肉香氣,承載了我們與故鄉的聯繫,提醒著我們:即便世界再大,心中的「家」永遠在那一份熟悉的黑白切裡。
或許這些在餐桌上看似尋常的豬肉料理,不僅僅是飽腹的食物,更是一段段難以忘懷的回憶。正如書中所說,「味道是流動的時光,串起了我們與過去的聯結。」
上群米粉湯/黑白切
桃園區慈文路68號